2019-2020年中考试试卷(地理A卷)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5页,第Ⅱ卷6——8页。
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回答1~2题:1.以上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据图①②的信息,推断A在B的 ____,D在C的 _____A.东北方东南方 B.西北方东南方C.西北方东北方 D.东北方东南方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
据此回答3~4题3下面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4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不同,坡度相同,则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右图为北半球冬至日A、B、C、D四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5~7题:5.关于这四个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地正好位于北极圈上B .B地此时昼夜平分C .C 地的纬度是53°26’SD .D 地一年中白昼时间长于黑夜 6.四地中,可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地区的有:A .A 、B B .B 、C C .C 、D D .B 、D 7.此日过后 A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 .地球公转速度减慢C .乐亭将昼长夜短D .乐亭的昼将变短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集聚可获取规模效益,因此工业不宜分散布局B. 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是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C. 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D. 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台风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降水产生明显影响。
某年广东省持续干旱便与当年台风数量偏少、强度降低有一定的关系。
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有关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广东沿海地区的台风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 .台风能够缓解旱情C .台风在赤道地区气压最低,势力最强D .台风控制地区,气流都辐合上升10.读台风过境示意图,若台风中心位于图中所示位置,判断广州地区受其影响产生的风向为 (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南风11.若台风沿B 线路前进,经广州至湛江。
读下图(天气系统过境的气压变化示意图),判断在此过程中受台风影响香港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A .①B .②C .③D .④下图中,甲、乙两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
读图回答12~13题。
12.此时,丙点的地方时最有可能是A .3时B .9时C .15时D .21时13.图8所示的月份最有可能是百帕1010 1000百帕 1010 1000 太阳高度 台风过境示意图A .1月B .3月C .5月D .10月下图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回答14题。
14.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B .②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C .①洋流的性质为寒流D .④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右图为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 .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 .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D .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16.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B .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C .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D .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17.在图示气候的分布区,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A .西南面B .西北面C .东北面D .东南面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图回答18~20题。
18.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E 处气温比H 处高B .F 处气压比G 处低C .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D .E 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19.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 .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 .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 .环节④的运动方向与下垫面无关20.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 线代表纬线,则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读右图完成21~24题。
21.影响P 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水源B .地形C .交通D .资源22.图中B 地所属气候的成因是A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B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C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D .地形和寒流的影响23.BP 两地实际距离约为A .500千米B .1000千米C .700千米D .900千米24.图幅范围内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A .土地沙漠化B .水土流失C .臭氧层空洞D .温室效应读下图,完成25-28题25.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A.北半球 夏季B.北半球 冬季C.南半球 冬季D.南半球 夏季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 处在10℃以下B. P 处在10℃以上C. P处地势低洼D. 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27.分析某海湾放大图,其中最适宜建港口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28.Q地与北京气候相比较,一年中A.两地都是雨热同期B.Q地气温较高的月份,北京的气温也较高C.Q地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北京盛行偏南风D.Q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北京降水也较多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及其郊区土地利用图,该城市位于东经116°,6月22 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5°26′。
据此回答29~30题。
29.该城市计划在①②③④处的空地上新建一些工厂。
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其中布局合理的工厂是()A.①处建机修厂B.②处建水泥厂C.③处建电视机厂D.④处建化工厂30.从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该城市的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的加工工业②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均衡发展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发展粮棉生产基地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第Ⅱ卷第Ⅱ卷共4小题,共40分31.(10分)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沿河房屋被冲毁,造成特大泥石流灾害。
(1)有人就舟曲县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诱发与导致的原因进行了归结,其中一条是不成立的,请选出此条(在所列原因前面的括号内划“×”即可)并说明理由。
(2分)()一是地质、地貌原因。
舟曲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山体破碎;()二是受2008年的四川汶川“5.12”地震的影响,山体遭到松动;()三是由于前斯的严重干旱,增多并加大了山体缝隙,易形成地质灾害;()四是瞬时的大暴雨,渗入缝隙深部,易形成泥石流;()五是强台风天气使山坡树木连根拔起,促发了泥石流的发生;()六是房屋和工程建设不当及生态环境变化,加大了灾害诱发与受灾程度;()七是地质灾害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预警不及时。
理由:(2)写出两条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4分)(3)分析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季节及其原因。
(4分)32.(10分)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图。
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____线。
乙图此时A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_____________作用。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
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10分)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
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肘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4分)((2).0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3分)(3).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3分)34.(1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4分)(2)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4分)(3)本区地热资源牟富,简要说明其原因。
(2分)乐亭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A卷(1)(×)五(1分)理由:该地远离海洋,受不到台风的影响。
(1分)(画×位置错误此小题为0分)(2)措施: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加强对山区开发的管理;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及时发布预警;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
(任意两点4分)(3)我国约80%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夏季(6、7、8月),因为该时期较多的降水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4分)32.(10分)(1)乙图晨昏线(等太阳高度0°线)散射(各1分,共3分)(2)从太阳直射点向周围逐渐递减(1分)(如答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不给分)先变慢后变快(1分)(3)此时30°N地区太阳高度更大,日照时数更长(各1分,共2分)(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削弱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