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策划书
参赛作品用 A4 纸张打印,作品中不允许出现参赛队员的姓名,如 需提请使用"甲,乙,丙,丁"或"A,B,C,D"等符号代替。报名表请填写清 晰,联系方式应有效、常用(手机和寝室电话等常用联系方式变更请及 时通知大赛组委会)。同时请提交电子版报名表至大赛专用邮 箱:zhanghuayun1234@。如参赛团队出现违规(如抄袭等)行为 将被视为故意作弊,组委会将取消其继续参加比赛和评奖的资格。如 果您对大赛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发送 email 至大赛专用邮箱 zhanghuayun1234@ 进行咨询。 (十一)具体参赛创业策划书可参照附件三
老师授课的方式对同学进行培训 (四)主持人选拔:
为更好的调动决赛气氛,加强大赛的秩序,以院内选拔的方式 选出一位主持人
七、评审方法
一、评委以参赛选手在征稿期限内提交的书面作品为准,按组委会和 评委会制定的评分标准对作品量化评分。每件符合报名要求的作品均 由数名评委分别评分,各评委所给的分数之和,即为该作品的最后得 分。初赛评审侧重于问题发现及对参赛团队的指导,注重评审意见的 收集反馈。 二、评分标准:(见附件七) 三、大赛评比三阶段: (1)初赛: 目的:筛选格式或内容不符合的,抄袭特征明显的方案 (2)复赛: 目的:选出部分极为优秀方案进行决赛评比 (3)决赛: 目的:评选获奖名单,公布大赛一、二、三名。 具体实施: (1)邀请院领导和院系老师参评
决赛陈述和答辩结束后,由评审委员会打分并进行合议。 (二)大赛流程:见图 1。
报名,取得参赛资格 提交初赛设计方案
初赛方案评审,按比例确定进入复赛的参赛方案 复赛准备
复赛参赛队提交复赛设计方案 复赛方案评审,按比例确定进入决赛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修改完善,准备现场陈述 现场陈述、回答评委质疑和观众提问 决赛方案评审,按比例确定最终获奖名单及奖励等级
企业现有的和正在申请的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等): 专利申请情况: 产品商标注册情况: 企业是否已签署了有关专利权及其它知识产权转让或授权许可 的协议?如果有,请说明(并附主要条款): 目标市场:这里对产品面向的用户种类要进行详细说明。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更新换代周期的确定要有资料来源。 产品标准:详细列明产品执行的标准。 详细描述本企业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包括性能、价格、服务 等方面): 产品的售后服务网络和用户技术支持:
(2)第二阶段:复赛
入围复赛的参赛队,可以根据大赛评审委员会提出的点评意见对 初赛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重新提交方案参加复赛。没有参加初 赛的方案不能直接进入复赛。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复赛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给每一个设计方案 进行点评。
(3)第三阶段:决赛
复赛胜出的队伍,可以在得到组委会发出的决赛通知起到决赛方 案提交截止日之前,对决赛方案进行修改。决赛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 进行,由评委会针对进入决赛各队的方案事先提出若干问题,交由各 队准备现场答辩。没有参加复赛的方案不能直接进入决赛。
注明资料来源。
2、目标市场情况
(1)图表说明目标市场容量的发展趋势
(2)本企业与目标市场内五个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主要描述
在主要销售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可以列表说明)
竞争对手
市场份额
竞争优势
竞争劣势
本企业 (3)市场销售有无行业管制,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分析 第四部分 组织与管理 1、企业基本情况: 拟定的企业名称 预期成立时间 预期注册资本 其中:现金出资额及占股份的比例 无形资产出资额及占股份比例 预期注册地点 2、企业主要股东情况:列表说明股东的名称及其出资情况。
创业大赛被社会誉为“比尔盖茨孵化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 点之一。在就业压力和创业憧憬的双重作用下,大学生创业大赛也是 热情高涨,一份份富有创意和市场前景的商业计划书在大学校园里诞 生。
创业大赛不仅为大学生创业者闪亮登场提供了舞台,更重要的 是为他们提供了锻炼能力、转变观念的宝贵机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 “试金石”。
第一部分 策划书摘要 说明:策划书摘要应该尽量控制在 2 页纸内完成。 创业策划书摘要应该涵盖该策划书的所有要点,浓缩所有精华, 并要求简洁、可信、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 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描述(这里主要介绍拟投资的产品/服务的背景、目前 所处发展阶段、与同行业其它企业同类产品/服务的比较,本企业产 品/服务的新颖性、先进性和独特性,如拥有的专门技术、版权、配 方、品牌、销售网络、许可证、专营权、特许权经营等。)
附件三:创业策划书参考格式
攀枝花学院“经管杯”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
项 目 名 称:
创业团队(个人):
日
期:
所在 学院 名称: 参赛者联系电话: 参赛者电子邮件:
目录
第一部分 策划书摘要………………… 第二部分 产品/服务…………………… 第三部分 行业及市场情况…………… 第四部分 组织与管理………………… 第五部分 营销策略…………………… 第六部分 产品制造…………………… 第七部分 融资说明…………………… 第八部分 财务计划…………………… 第九部分 风险评估与防范…………… 第十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一部分 其它………………………… 备查资料清单 ……………………………
三、大赛组织机制
(一)主办单位:
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协办单位:
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学会
(三)组织机构:
组织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常务人员);评审委员会(由经管学院 专业老师组成);指导组(以经管学院各教研室主任为主)(详细内容 见附件一)
四、大赛章程
(一)大赛宗旨:发挥才干,共同创业,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二)大赛目标:将大赛举办成为一项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学 生创业思想的全校性赛事 (三)大赛的基本思路:理论探讨+实践论证 (四)大赛的参赛方式: ①团队(或个人)+项目,即以团队(或个人)为项目主体,提出项目, 书写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项目;(注:团队人数在 10 人以内) ②文案策划,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完成某公司所要求的方案策划, 具体是否实施,与赞助主体相关; (五)大赛的参赛对象:凡在 2007 年 9 月 2 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 制攀枝花学院学生(含本科生、专科生) (六)报名办法:本次大赛可以以个人名义或集体名义参加报名,报 名时应带上报名表到组委会办公室登记报名。(报名表见附件二) (七)报名时间:4 月 1 日至 4 月 6 日 (八)报名地点:组委会办公室,即文科办公楼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
(2)邀请感兴趣的同学现场参与
八、备注:
1、本策划最终解释权归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管杯”创业 大赛组委会 2、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攀枝花学院物流管理学会制 2008 年 3 月 17 日
附件一:
攀枝花学院称 组织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
指导组
成员姓名
主任:彭德惠 副主任:张旭辉 常务人员:彭方志、 陈虎、王宇、杨勇攀、 唐雪梅、张华庆、付 建平 主任:彭德惠 副主任:张旭辉 常务人员:彭方志、 陈虎、王宇、杨勇攀、 唐雪梅、张华庆、付 建平 彭方志、陈虎、王宇、 杨勇攀、唐雪梅、张 华庆、付建平
颁奖
图 1 攀枝花学院“经管杯”创业大赛流程
六、大赛安排
(一)日程安排: (详细见附件五)
(二)宣传工作 目的:将大赛的内容、背景、流程、奖励措施、联系方式等内容
介绍清楚,力求扩大影响,吸引同学参赛,更好的宣传大赛精神(详 细内容见附件六)
(三)专家讲座: 为避免常识错误过多,引导方案方向,增加参选数量。采用专家、
五、大赛赛程
(一)大赛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初赛 参赛同学在取得参赛资格后,自主确定设计的领域和方向,充分
展开研究和设计,并将其研究和设计结果编制成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可以是创业项目方案,也可以是实物,例如软件、工程设计图纸,但 不能写成学术论文。
参赛队伍应充分准备,发挥创新精神,分析研究并撰写设计方案, 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方式递交设计方案,若进行软件设计或工程 设计应同时提交实物。提交同时,参赛队需填写参赛作品登记表(见 附件四)。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初赛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给每一个设 计方案进行点评。
决赛应综合初赛和复赛的设计方案,结合企业和专家的响应与要 求,重点准备现场陈述和答辩,现场陈述需要用 PPT 文本演示,如 果最终方案包括软件、实物、设计图纸等,必须向现场专家展示,陈 述方案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答辩的方式和风格不做要求。陈述
后,参赛队要接受决赛评审委员的质询和观众的现场提问,并在规定 时间内给出清楚的答复。
个平台熟悉创业程序、储备创业知识和经验,以及接触和了解社会, 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模拟创业的尝试与实践,大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生产、操 作、管理技术,积累一定的创业经验,培养一定的创业意识,为以后 真正进行创业作好准备。
二、大赛目的
创业大赛是把专业知识、就业意识、创新意识、投资意识、风险 意识融入校园学生文化活动的比赛;通过比赛的开展,开拓了视野, 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大大增强, 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活动本身也极具挑战性,对于 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第三部分 行业及市场情况 1、行业情况(行业发展历史及趋势,哪些行业的变化对产品利 润、利润率影响较大,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政策限制 等,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 (1)列表说明过去 3 年或 5 年各年全行业销售总额:必须注明 资料来源。 (2)列表说明未来 3 年或 5 年各年全行业销售收入预测:必须
大赛是由攀枝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发起并主办的一项非营利活 动。大赛面向全校学生,其目的在于实现模拟创业的尝试与实践相结 合,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促进学校 创业人才培养,推动创业理念的改革,为学校搭建广泛的创业教学改 革及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向社会企业宣传创业知识和理念的平台,更 好地培养和发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