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厦门大学高等代数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厦门大学高等代数

行列式(矩阵的秩,逆阵等)
内积,外积, 混合积
平面,直线方程
n维向量与方程组的解结构
向量空间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相似、对角化) 二次型
空间曲线,曲面 线性变换
2. 课程内容的三种组织模式
国外: 线性方程组与矩阵
实向量空间
n维向量与向量空间 线性变换与矩阵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特点: (1) 丰富的应用实例 (2) 与软件的紧密结合 (3)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1.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历史
2003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非数学专业数学基础 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1995年制定的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 本要求进行修订。此次修订中将“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写进官方文件。文件中并不要求所有学校 将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整合成一门课程,各校具有自主 选择权。
例1: 实对称矩阵的分解问题
问题1:
如何将一个秩为r的矩阵Amn表示为r个秩为1的矩阵之和?
解答:
矩阵Amn的秩为r , 则存在m阶可逆矩阵P与n阶可
逆矩阵Q满足
:
A
P
Ir O
O
O
mn
Q.
令Ti为第i行与第i列的元素为1而其余元素都为0
的m n矩阵,则Ti是秩为1的矩阵,因此PTiQ的秩为1, 且A P(T1 L Tr )Q PT1Q PT2Q L PTrQ.
3 0 0 2 0 0 0 0 0 1 0 0 0 2 0 0 0 00 2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例1: 实对称矩阵的分解问题
若再继续问,该问什么:
矩阵满秩分解定理 设A是一个秩为r(r>0)的 m n 阶矩阵, 则必存在秩为r 的 m r 阶矩阵G和秩为r的 r n 阶矩阵H,使得
维数, 基变换,行(列)空间) 第四章:线性变换(定义,矩阵表示,相似性) 第五章:正交性(标量积,正交子空间,最小二乘,内积空
间,正交集,G-S正交化过程,正交多项式) 第六章:特征值(定义,线性微分方程组,对角化 ,Her-矩阵,
奇异值分解,二次型,正定矩阵,非负矩阵) 第七章:数值线性代数(浮点数,矩阵范数,条件数,……)
行列式
实二次型
2. 课程内容的三种组织模式
一本国外的经典教材国外: Steven J. Leon, Linear Algebra with Applications
(Seventh Edition)
第一章:矩阵与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行阶梯形, 矩阵代数,初等矩阵,分块矩阵 )
第二章:行列式(矩阵的行列式,性质,克拉默法则) 第三章:向量空间(定义,子空间,线性无关,基与
解析几何内容 (几何向量,空间直线与平面,极 坐标,二次曲面等) 都放在微积分内容前讲。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初,部分大学的工科数学 教学内容增加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当 时统称为工程数学。
1.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历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多数重点大学把线性代数 独立设课,成为三门工科数学课程之一:微积分、线性 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微积分
解析 几何
线性 代数
线性代数 与解析几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1.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历史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内容
行列式 矩阵 几何向量 n维向量与向量空间
线性变换
线性代数 与解析几何
线性空间
线性方程组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二次型 空间曲线与曲面
1.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历史
近20年的改革成果: (1) 建成独立课程 (2)扩充与重组教学内容 (3)渗透计算软件 (4) 编入应用实例 ……
3. 课程内容的主线与核心
线性代数的起源之一是解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 的求解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线性代数课程内容的全部.
它的核心是矩阵(对角化), 主要方法(手段)是线性变 换(初等变换)。
线性代数的教学应该是依照它的主线, 讲出核心和基本方法(教学思想)。
例1: 实对称矩阵的分解问题
实对称矩阵A
这样A就表示成了r个秩为1的矩阵之和.
例1: 实对称矩阵的分解问题
继续问:
如果一个矩阵能表示为r个秩为1的矩阵之和,能 否断定这个矩阵的秩为r?
解答:不能断定这个矩阵的秩为r. 反例:
若再继续问, 应该问什么?
A=(1,2,3)=(1,0,0)+(0,2,0)+(0,0,3)
3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谈线性代数课程的建设
李继成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
2015-12
讲座内容
线性 代数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历史 课程内容的三种组织模式 课程内容的主线与核心 线性代数课程的改革
1.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历史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工科数学基础课程 统称为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主要以微积分为主,线性 代数仅占很少的一部分(行列式计算和线性方程组求解, 很少的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讲一点矩阵知识)。
存在正交矩阵 P,使得 A PDPT
P [u1, u2 , , un ], D diag(1, 1, , n )
1
A PDPT (PD)PT (u1, u2 , , un )
2
u1T
u2T
n
unT
1u1u1T 2u2u2T nununT
实对称矩阵的秩1分解
问题: (1) 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是什么? (2) 如何计算矩阵的秩1分解?
应用实例:信号处理,情报检索,图像压缩、恢复,
机械震动,电路,管理等
2. 课程内容的三种组织模式
模式1:
行列式
矩阵
内积,外积, 混合积
平面,直线方程
n维向量与向量空间
线性方程组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相似、对角化) 二次型
空间曲线,曲面 线性变换
2. 课程内容的三种组织模式
模式2: 线性方程组消元法 矩阵
199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非数学专业数学基 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内容做 了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内容主要包括:行列式, 矩阵, n 维向量(空间), 线性方程组,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二次型等.
1996-2000, 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面向21世纪 教改项目:
工科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全国13个院校参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