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夹砂管施工方法一.首先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1.形、地物是否与设计相符,施工范围内是否暗涵。
2.施工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影响程度如何,若有严重影响,应设法加以解决,如交通、嗓声、弃土堆置等。
3.施工的水、电等动力来源,施工排水及雨水的排放路线。
4.核对或了解原有管线、建筑物及构筑物对施工有无影响。
二.施工放线1.进入施工现场后,根据设计资料和建设单位交付的控制点,认真校核各控制点高程及坐标,若与现状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和甲方联系。
|2.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物应便于观测。
且必须牢固。
并应采取保护措施,开始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100米设置一点。
3.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水准点测量闭合差允许偏差1CM以内。
三.管沟开挖1.开挖的槽底在地下水位以下时,采取集水坑集水,再用污水泵集中抽水,排至临近污水检查井内,每30米设一集水坑。
抽水时间一直持续到检查井切筑完毕、闭水试验结束为止。
每次开挖的长度以一个井段为宜。
不能太长。
2.按沟槽的断面尺寸要求进行开挖,沟底应平整,槽底坡度要符合要求,严禁超挖。
3.挖掘到槽底标高留10CM由人工清底,并钉立槽底标高桩,若发现超挖,应以碎石及其它骨料夯填。
4.当下一步工序不能进行时,槽底就留15—30深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准备就范时再挖。
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破坏槽底基础。
5.在街道、厂区、居民区及公路边开挖沟槽时,开挖时,应在施工两端设立告示标牌。
夜间悬挂红灯,红灯距现场距离为200米。
?6.施工其间应注意保护与管线交叉的其它地上地下设施。
7.开挖长距离管沟时,注意每隔200—300米留一土堤,以防雨水浸泡或其它事故。
四.沟底及垫层1.管沟底表面应连续、平整,不得有大于40MM的圆石或大于25MM 的尖角石块。
2.在开挖管沟的过程中,如遇到岩石,卵石或硬性土质时,应继续深挖,去掉岩石,卵石或硬性土质。
3.在管子与管子的联结处,要挖操作坑。
管子联结好以后,再用夯填材料立即夯填密实,使管道在整个长度上有均匀的连接支撑。
4.级配石垫层施工时,应注意垫层材料的选择,不能用大于垫层厚度1/2的级配石做垫层材料。
不能用已风化的级配石做垫层材料。
垫层材料应填筑密实。
密实度、宽度和标高苻合规定要求。
5.砂垫层在施工时,因厚度较小,要严格控制标高。
垫层铺完一层后,用平板振动器振夯,直至密实。
}五.管子的装运及存放1.管子应轻装、轻放,避免碰撞。
2.对于直径小于1000MM的管子,可以直接放在平地上,但要注意场地平整,直径大于1000MM的管子。
应放在托架上,不可放在窄小的支撑物上。
3.管子的堆放处,要远留可燃物及火源。
六.下管及铺设①下管前的检查下管前,应对沟槽及管子做如下的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⑴检查沟壁有无裂纹及塌方的危险。
.⑵沟底宽度是否符合下管要求,沟底土壤有无扰动,有无坍塌土方集积在沟内。
⑶沟底标高要符合要求,超挖则应回填夯实,久挖外则应挖至标高。
⑷放好管底中心线,挖好必要的工作坑。
⑸下管时,禁止人员在下管的沟槽区活动。
②下管⑴下管采用机械下管法。
⑵下管时,应注意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⑶起重机的行走行道要畅通,起重机的行道,距离槽边不得少于1米。
…⑷检查管子内壁及端口是否有破损、分层现象,若有就及时修补,修好的管子必须经固化后方可下管安装。
⑸管子在下沟时,通常以逆流方向铺设。
③铺设⑴管子下管后,要进行水平、垂直调整。
若两项同时调整时,将会产生足够的推力引起管子移动,因此要适当地固定支撑。
⑵把管子放在管沟中,使其全部长度均匀地压在垫层上,切勿用永久性垫块为管道调平。
⑶管道穿越混凝土结构物及障碍物的处理管线穿越混凝土结构物时,要在穿入地方对管子包缠一层橡胶带,橡胶带通常为100mm—300mm宽,厚10mm—20mm。
七.“O”型密封圈承插连接安装`1.将管子置于沟边上,彻底清除承插口部位的沙土及泥渣等,然后用手在承口内沿圆周方向滑动,检查是否光滑,插口密封槽深度是否一致以及在搬运、吊装时是否有损坏。
2.在管沟内的承插部位挖工作坑,以免连接时沙土等物进入承插口内,然后将管子下到管沟内。
3.当“O”型橡胶密封圈用水介质接触时,必须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和ZBQ43001—87标准。
4.回填或固定第一根管子时,应在端部留出回填段,该段长以满足下节管子承插操作和搬运为宜。
将下一节管子下于管沟内,两节管之间最小要留300mm空间,以便于操作和检查。
5.两次用布清理和连接区域,并在承口内部涂一层中性润滑脂。
6.再次清理插口密封槽,取一个橡胶密封圈检查其内径和接头,并涂以中性润滑脂。
7.将密封圈套住密封槽的下部,并用力向上提,使其全部落入密封槽内,槽中的密封圈不许有捻。
8.将两节管子的轴线方向找正找直,并使用权插口慢慢接近承口,当密封圈接触到承口时,检查密封圈和其它部位,确保密封圈位置正确并不粘沙土等,然后将管子慢慢插入,当插入一半时,需停下来,检查密封圈的位置,以确保其位置正确,接着继续插入,直至规定插入长度为止,在上一节管子末被回填写或固定之前,禁止一节管插入。
、9.每个承插口连接完毕后,必须随时检查密封圈的位置。
检查工具为一条钢板尺或其它金属条,尺寸应为长大于200mm,宽15mm,厚—,能在承口与插口之间的缝隙内顺利插入。
将金属条或钢板尺插入,沿环向滑动。
检查密封圈是否有相同的深度。
以此判断密封圈的深度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确。
10.承插方法因本次管子管径较大,可采用紧绳器插入,用半圆结构的卡环卡住两节管子,在管道两侧对称布置紧绳器,插入两侧同步操作,以防拉偏。
卡环与管子之间要垫橡胶板。
玻璃钢顶管施工方法一.勘察顶管施工前应对管道沿线进行调查,以便决定适宜的顶管施工工艺,进行后背的结构设计和顶力计算,制定地下水的防范措施,改善土质,选择工具管以及环境影响的估计,勘察的内容包括:土质调查:土的固有特性、土的状态特征,土的力学特性、沿线地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分布状态。
二.顶管工作坑,①工作坑的选择与设计,工作坑是顶管施工的重要工作场所,直接影响到顶管质量,其内部设有后背墙、导轨、排水坑、密封门等设备。
A:位置选择:顶管工作坑的位置应按以下条件选择:⑴管道井室的位置⑵可利用坑壁土作后背⑶对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易采取保护和安全的措施⑷距电源和水源较近、交通方便⑸单向顶进时,将工作坑设在下游一侧!⑹便于出土、排水和运输三.尺寸设计:应能容纳安装在坑内的顶管设备和满足下管出土的要求,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矩形工作坑的底部宜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B=D1+S ⑴L=L1+L2+L3+L4+L5 ⑵B为工作坑的底部宽度(m),D1为管道外径(m),S为操作宽度,可取米,L为矩形工作坑的底部长度(m),L1 工具管长度,L2管节长度(m),L3运土工作间长度(m),L4千斤长度(m),L5后背墙厚度(m)。
工作坑深度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H1=h1+h2+h3 ⑶H2=h1+h3 ⑷式中H1顶管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H2接受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h1地面至管道底部至外缘的深度(m)h2管道外缘底部至导轨底面的高度(m)h3基础及垫层的厚度(m),但不应小于该处井室的基础及垫层厚度(m)。
]四.结构设计工作坑的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度。
牢固、牢靠,能全方向地抵抗土压力、地下水压力及顶进时的顶力。
五.密封门构造工作坑上应设密封门,密封门安装在坑壁的表面上,以防止土从坑壁和管子之间的空隙流入坑内。
六.后背墙后背墙是将顶管的顶力传送至后背土体的结构,其强度和刚度应满足传送最大顶力的需要。
对于顶管,我们拟采用装配式后背墙,施工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⑴后背墙宜采用方木、型刚或钢板组装。
组装后的后背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⑵后果背土体壁面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
⑶墙的底端宜在工作坑底以下,不宜小于500mm。
⑷后背土体壁面应与后背墙贴紧,有孔隙时应采用砂石料填塞密实。
⑸组装后背墙的构件在同层内的规格应一致。
各层之间的接触应紧贴,并层层固定。
七.工作坑和后背墙的施工要求:八.接口形式:|对于小于D1500的顶管,采用3—8mm厚的钢板制做的钢套环,连接玻璃钢夹砂管。
钢环的宽度为200--300mm,在工作坑内放置玻璃钢管以前,钢环须在玻璃钢管制造厂时用树脂粘在玻璃钢管的契口上,顶管完成后,按照等强粘接原则在管内壁打磨粘接。
(为外套环)九.顶管设备安装1.导轨安装导轨采用钢质材料制做,安装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⑴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⑵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 mm,顶面高程:0~+3 mm,两轨内距:2 mm以内。
⑶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并应经常检查校核。
~2.千斤顶、油泵安装及操作要点①千斤顶宜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在管道中心的垂直线上,千斤顶合力作用点除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外,其提高的位置,一般位于管子总高的1/4—1/5处,若h值过大则促使管节愈顶愈低,②油泵安装和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油泵应设置有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
油泵应与千斤顶相匹配,并应有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毕,应进行试运转。
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
顶进中若发现油压猛然增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能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③顶进安装与使用方法本次工程我们的顶铁拟用横铁,在顶铁上设锁定装置。
⑴安装后的顶铁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顶铁与导轨和顶铁之间的接触不得有泥土、油污。
⑵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较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应锁定。
⑶顶铁与管口之间应采用缓冲材料衬垫,当顶力接近管节材料的允许抗压强度时,管端应增加环形顶铁。
⑷顶进时,工作人员不得在顶铁上方及侧面停留,并应随时观察顶铁有无异常现象。
十.起重设备下管时应注意:①正式起吊前就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时,检查重物捆扎情况和制动性能,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
《②下管工作坑内严禁站人。
当管节距导轨小于50cm时,操作人员方可近前工作。
③严禁超负荷吊装。
十一.顶进①开始顶进应具备的条件和工具管初期顶进的允许偏差:⑴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过试运转。
⑵工龄管在导轨上的中心线、坡度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防止流动性土或地下水由洞口进入工作坑。
②手工掘进顶管应注意的问题:~⑴自上而下分层开挖⑵管顶以上的允许超挖不得超过。
⑶管道下部135度范围内在正常顶进情况下不得超挖。
③停止顶管的条件管道顶进应连续作业,遇到下列情况应停止:工具管前方遇到障碍后背墙变形严重顶铁发生扭曲现象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顶力超过管端的允许顶力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接缝中漏泥浆十二.顶管测量测量工作应及时、准确,以使管节正确的就位于设计的管道轴线上,在工具管刚进入土层时,每顶进30cm,测量不少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