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视束损伤
常见病因: 颞叶肿瘤向内侧压迫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顶盖前核损伤
双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辐辏反射存在 即:光反射与辐辏反射分离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顶盖前区与缩瞳核之间损伤
病侧直接、间接对 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对侧正常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2、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 (副交感与交感N病变)
① 动眼神经病变; ② 交感神经病变; ③ 强直性瞳孔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动眼神经损伤
观察:瞳孔扩大、上睑下垂,眼球向上、 向内、向下运动障碍。
光反射: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昏迷患者:瞳孔扩大和光反应消失是检
查动眼神经损伤的最简单方法。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动眼神经损伤原因 脑疝:
无动性缄默:四肢伸直、肌张力低,锥 体征(-)。 脑干上部和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前 额叶-边缘系统损害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二、瞳 孔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瞳孔异常定义
正常瞳孔大小约为3~4mm。 瞳孔扩大:瞳孔直径>5mm 瞳孔缩小:瞳孔直径<2mm 瞳孔异常指瞳孔大小、位置、形态和对光
两侧瞳孔不等大 瞳孔变化情况:
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钝
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对光反应消失
脑疝继续发展
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动眼神经损伤原因
外伤 :如眼眶与眶尖骨折。 脑肿瘤:如海绵窦肿瘤、岩骨尖肿瘤、脑
干肿瘤。 动脉瘤:如基底动脉瘤,交通动脉瘤等 其他:海绵窦血栓形成,颅内手术等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1、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 (E-W核前病变)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视神经损伤
病侧瞳孔扩大 病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对侧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常见原因:
视乳头炎 视神经压迫 高颅压等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视交叉正中损伤
双眼瞳孔直接对光反 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病因: 垂体肿瘤 颅咽管瘤 结节脑膜瘤等
害为主 语言障碍: 零乱、不连贯
感知觉障碍: 错觉、幻觉
继发性妄想 定向障碍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情感障碍
抑郁、焦虑、激惹、欣快、淡漠
意识障碍
意识清晰度下降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3、病程与预后
病程短暂,大多数数小时,数天缓解,极少 大于1月。 预后一般良好。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意识水平下降:嗜睡、昏睡、昏迷(浅、重) 意识内容障碍: 谵妄,意识模糊伴精神症状如错
觉、幻觉、躁动等 特殊意识障碍:
去皮质状态:无意识活动和反应,保持基本的 生命与本能反射活动,有睡眠与觉醒周期。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解剖基础
脑干网状激活系统 正常意识基本条件
大脑皮层功能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其他瞳孔异常——药物
导致瞳孔缩小:拟副交感药物 卡巴胆碱、 阿片制剂。
导致瞳孔扩大:抗胆碱能药物、 三环类抗郁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抗组胺药等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Horner综合征
临床表现: 瞳孔缩小 上睑下垂 出汗异常 眼球内陷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交感神经损伤部位:
脑干:胶质瘤、Wallenberg综合征、 血管性损伤、
中枢性 颅中窝:肿瘤、肉芽肿
颈内动脉:外伤、闭塞/夹层 颈交感链:肺尖癌(Pancoast综合征)
周围性 C8、T2前根:肿瘤、低位臂丛神经麻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 意义及观察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全脑征
➢ 意识、瞳孔及生命征合称全脑征 是神经科重要的观察指标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一、 意 识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概念
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与外界环境的认识和感 知能力。
这种能力的下降与丧失即产生意识障碍。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分类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1、病因与发病机制
几乎所有的躯体疾病、病理生理状态、药物、 成瘾物质都可导致谵妄。
机制: 脑的氧化代谢↓ Ach合成↓
抗胆碱能药物易引起谵妄 与脑细胞中毒、缺血缺氧、局部生理环 境改变有关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2、临床表现
认知功能改变 记忆损害: 即刻、近事记忆损
反射等异常。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神经支配/生理反射
1、瞳孔括约肌:环形肌,由动眼神经的 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缩小 2、瞳孔扩大肌:呈放射状,由交感神经 系统支配。 扩大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瞳孔收缩及光反射通路
光线
瞳孔缩小
视神经
瞳孔括约肌
视交叉 视束 上丘 顶盖前区
节后纤维 睫状神经节 动眼神经 两侧E-W核
3、诊 断
急性起病 意识障碍 全面的认知功能改变 症状的节律变化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3.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去皮质综合征 无动性缄默
共同点:
无目的眼活动 有觉醒-睡眠周期 无意识反应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不同点:
去皮质综合征: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肌 张力高,锥体征(+)。 大脑皮质广泛损害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瞳孔扩大肌的神经支配
下丘脑交感中枢
C8-T2前角 颈上交感神经节
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从
直接
加入
睫状神经节 第Ⅲ、Ⅳ、Ⅴ
、Ⅵ颅神经
上睑提肌、眼眶肌、瞳 孔开大肌、汗腺及血管
颈上交感神经节
瞳孔扩大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瞳孔异常分类
1、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E-W核前病变) 2、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副交感与交感N病变)
解剖基础
上行网状结构 起始于桥脑上段被
盖部,经中脑,进入丘 脑(扳内核、中央中核 等),最后弥散投射到 双侧大脑半球皮质。
ARAS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临床分类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痛刺激 自发动作浅+Fra bibliotek+中重 +
±
深-
-
反射 + ± -
生命体征 无变化 稍变化 明显变化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2.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
表现为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 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 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谵妄状态
神经科全脑征临床意义及观察
谵妄状态
谵妄(delirium):
多种器质性原因引起的暂时性脑功能的 全面紊乱。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认知功 能改变。又称急性脑病综合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