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现代设计的发
形态的、人情味的、浪漫的作品。前者以德国的布劳恩公司产品为最典型
代表,而后者则可以以鲁吉· 可拉尼Luigi Colani的有机形态式的 设计为典范。
德国战前战后初期都有不少设计是基于有机形式的。影
响来源。
战后德国设计上的重要发展之一是设计理论的发展。战后一批 新的青年理论家提出应用美学,或者技术美学的理论,这是现 代美学发展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贡献,第一次把设计体现出来 的形态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所谓技术美学,主要是衡量产品和设计美的各种要素和可能性 因素综合理论体系。
从西柏林平面设计的探索开始,一批以西柏林为中心的设计家 创造出一个新的设计流派来,称为“新德国设计”( New Ger - 贴n Design ) ,以非正统德国理性主义为中心,他们的家具 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都具有生动的特点。这场运动的精 神领袖是克里斯提安·邦格拉博(christian Borngraber )
战后德国能够把理性设计、技术美学思想变成现实的关键是建立 干50 年代初期的乌尔姆设计学院(Ulm Institute of Design , ulm)。
德国的设计与设计理论从乌尔姆学院时期开始,已经从简单的 提倡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转向单纯的科学性立场上来了,这是一 个非常重大的理论的转折。乌尔姆把数学、信息理论、控制理 论、人体工程学、社会学、试验心理学作为设计工作的范围, 成为设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德国人对于设计的科学技术性和艺术性双重因素始终是困惑的。 德国设计中的一对比较长期的互相依存、又互相抗衡的因素是理 性主义设计系统和艺术性、表现性设计系统的关系。
德国的设计正因为有这样一个争议的背景,因此也就产生出完全不同体系的两种设计 风格来,一种是理性主义的、系统化的、冷漠的、工业化的产品;另外一种则是有机
乌尔姆要求学生必须接受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社会政治 三个大方面的训练 。 比尔在1957 年辞职,学院经过一段很短的时间选择,任 命阿根廷出生的建筑家托玛斯· 马尔多纳多(1922-)接任 院长。 马尔多纳多认为训练的基础应该是:l )市场学;2 )研 究能力;3 )科学与技术;4 )生产知识;5 )美学等五 大方面,目的是为工业文明服务。
汉斯· 古格洛特(Hans Gugeiot , 1920-1965)和迪特· 兰姆斯 (1932-)
德国设计现状
青蛙设计
德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走两条道路:德国式的理性主义, 主要为欧洲和德国本身的市场;国际主义的、前卫的、商业家有伯纳德· 斯坦恩(Rernard Stern)、斯皮克曼和尼古拉· 奥托等等。强调人情味道,强调 设计的风格特点,强调个性和文化品味,具有艺术的、幽默的 特色,在沉闷的德国设计之中,西柏林平面设计非常突出。
希特勒需要的是一个它所钟爱的、象征强权政治的新古典主义。 因此,德国从1933 年以来,新古典主义逐渐成为国家性的主导 风格。
包豪斯的风格被不少人描述成为布尔什维克主义、共产党风格。 从纳粹政府上台以后,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陷人全面的停滞。
为了进一步打击纳粹反对的现代主义艺术,纳粹政府于1 937 年 把全国各个博物馆中的大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集中干慕尼黑,举 办、了臭名昭著的黑画展(the degenerateart )。
纳粹政府为了标准化和一体化,因此大力推行标准化运动,这 一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把包豪斯的理性主义理想变成了现 实。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提高国民经济水平, 因此,纳粹政府虽然厌恶包豪斯的现代主义立场,但是却全面 地通过行政手段来推行标准化。
第三帝国时期比较重要的德国产品设计是斐迪南· 波什 ( Ferdlnand Porsche)于1934 年开始着手设计的大众汽车 ( Volkswagen, 1936 prototype)的设计
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德国的现代设计在1933 年前后开始遭到纳粹政权的扼杀,其 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这一年4 月份包豪斯设计学院被强行 关闭。
1933 年元月,阿道夫· 希特勒上台,德国进人纳粹时期,也就是 所谓“第三帝国”时期,这个时期从1933 年一直延续到1945 年,在德国纳粹被盟军彻底打败之时结束。在文化上、设计上都 显出德意志民族主义、古典复兴主义的强悍特色
东德和西德统一以后,西德的设计面临如何改造落后的东德设计 问题。
学院在1968 年因为财政问题关闭 。
系统设计的确立
西德现代设计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系统设计 (the inception of system design)。 系统设计的潜台词是以有高度次序的设计来整顿混乱的人 造环境,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比较具有关联和系统。它 的使用首先在于创造一个基本模数单位,在这个单位上反 复发展,形成完整的系统。模数体系是系统设计的关键。
战后西德重要的设计人物之一是汉斯· 沙隆(Hans Scharoun , 1893-1972 )
乌尔姆设计学院
1949 年,平面设计家奥托· 艾舍(1922-)提出建立战 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 。 1953 年乌尔姆设计学院建立 。 1955 年才正式招生 。 校舍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 克斯· 比尔(Max Bill , 1908-)设计的,他同时担任第一 任校长。
德国自从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民族主义情绪是相 当高涨的,这种德意志民族主义精神曾经一度迷惑过不少人,包 括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内。这些人所希望的是德意志民族主义 的、哥德风格的、中世纪的温情脉脉式的、甚至是具有某种合理 的功能主义的美学内容,因此,一旦希特勒上台,大力主张古典 复兴风格,推崇新古典主义,几乎所有这批人都顿时感到失望。
纳粹政权对于设计的干预是全面的、独裁式的,比如,纳粹对 于印刷风格、甚至字体都提出具体的要求。从总体来看,纳粹时 期德国的设计是大倒退。
1945 年夏天,德国无条件投降 。 战后的德国设计界除了应付经济复苏期的基本设计要求之外, 其实已经开始重新考虑一些战前、甚至是20 世纪初期就开始 研究和探讨的设计问题了,比如功能主义的合理性,产品和平 面设计上机械几何形式与有机形式的关系,什么是本世纪初提 倡的“好的外型”的真实含义,设计教育的合理结构应该是什 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