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

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的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很显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非常重要,而语法是听、说、读、写的基础,扎实的语法知识能够促进听、说、读、写的发展。

这就对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在听、说、读、写中准确地应用。

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法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优化语法课堂教学,既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又能打好语法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优化语法课堂教学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探索,作如下阐述。

一、创设语法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

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语法教学方法倾向,改变单调的一味讲解、枯燥无味的教学状况。

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

而创设语法学习情境教学是极好的方法之一。

在恰当的语言情境之中,学生如临其境,轻松掌握语法规则。

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又能获得语言知识。

而且,这样的语法情境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忘记,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形成牢固的语法知识。

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中的定语从句教学,这是语法教学的重点难点。

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语言情境:“Today is teachers’Day. I found some flowers on my desk when I got to my office this moring.
I bring a flower for you.”然后,老师把这朵红红的玫瑰放在讲台上,顺势向学生展示如下几个问题:(1) What is this? (2) What colour is this rose? (3) What does the rose look like? 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这些问题。

他们的回答大致如下:“This is a rose. This is a red rose. This is a beautiful rose. …”紧接着,老师把这些回答写在黑板上。

再对学生说:“This is a rose. This is a rose which is red. This is a rose which is beautiful.”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句子的特点。

老师迅速把定语从句的结构展示在黑板上。

即:先行词+关系代词+从句。

老师再进行这一语法知识的仔细讲解。

这样,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在情境中轻松地把握这一语法知识,且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精讲精练。

语法教学中我们要确立这一模式:在实践中认知规律,精细讲解,再练习。

这个过程强调了对比、归纳的原则。

实际上就是从没有语法规则的初步认知到有语法规则指导下的进一步实践练习。

最终达到不需要考虑语法规则的自动化实践。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学生明白,掌握这一语法规则,运用自如为止。

这一原则也反映了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逐步掌握语法规则。

如:定语从句中如何使用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作引导词的用法,是很多同学的一大难题。

可以用以下三组句子来进行实践—精讲—精练。

(1)This is the museum _______ I visited last year./ This is the museum ______ I worked last year. ( 2 )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_______ we spent in the holidays./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e studied together in the school. ( 3 ) The reason Tom explain to us is not reasonable./The reason he didn’t come here was that he was ill.指导学生观察句子的特点,对比句子的结构,分析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的功能。

学生能够分清主句都是相同的,而只有从句的谓语动词不同,关系词的选择恰是由先行词在从句中的成分来确定。

因此,关键又取决于从句的谓语动词的类别,即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

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结论:当先行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时,并非都用when、where、where,而取决于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的成分。

当他们明白掌握了这一规律,老师再进行这个语法的精讲点拨,之后再展示相关练习进行精练,学生就能容易掌握这一语法规则,并且运用自如了。

三、发挥语法在在课堂中的交际功能,让课堂充满乐趣和生机。

在传统的语法课堂,通常是老师在黑板上讲解语法规则,语法规则通常是按条款一步一步讲下去。

老师充当的精彩的表演者,学生则像是观众。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呆板,没有生机。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接受刻板的语法知识,缺乏主动性应用语法知识进行语言交流,难以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习语法的目的引导到实用和交际方面。

使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运用,通过运用自然掌握。

比如,学了虚拟语气以后,可由一个学生扮演一个脾气很坏,有很多恶习,又很脏的孩子。

因为没有人愿意与他交朋友,他很苦恼。

这时同学们就可以用虚拟语气对他表示惋惜,用真实条件句给他很多建议和帮助。

A: If you put on a clean suit, you would look better. B: If you had a good temper, I would make friends with you. C: If you gave up smoking, you would be a good boy. 在有趣的模拟交际中,学生体会到和悟出虚拟条件句和真实条件句所表达的感情不同,实现的可能性
也不一样。

学生对这样的情景十分熟悉而且有亲身体验,会有很高的模拟热情。

这种在使用中
的记忆比做大量的语法练习题更有趣,效果更好。

四、提倡探究式学习语法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结合了传统教法和新教法。

也就是先学后教,但老师要布置给学生相应的
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以学案的形式,
或者课件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式教学。

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中Unit1语法 Present perfect tense教学。

先让学生自学自疑以下的句子1. We (study) English for about
five years. 2. They (live) there since 1990. 3. She (not finish)her homework yet. 4. Eric just (come) back. 5. How long you (work) here ?要求学生首先自学归纳句子都用了什么时态?其次探究现在完成时的
结构:have/has done. 要求学生完成这一时态的肯定、否定、疑问、被动语态的句型结构。

然后老师对现在完成时用法进行精讲点拨。

之后,再让学生自主完成现在完成时的巩固案练
习。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又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面对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我们要“优化”英语语法教学而不是采用传统的死抠语法
进行满堂灌的语法教学模式。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
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增强情感体验,获
得知识的升华,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些方法的重要性,
把它付诸教学实践中,并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