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荧光油墨
摘要:紫外荧光油墨(ultra-violet fluorescent Ink)是由在油墨中加入
相应的可见荧光化合物而制成的。
其防伪特征是:印刷品在普通光线下看不见,在紫外线下,可发出闪闪荧光。
紫外荧光油墨有隐形和有形之分。
应用紫外光(200—400nm )照射激发而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特种油墨,称为紫外荧光油墨。
根据激发波长不同分为短波和长波。
激发波长为254nm的称为短波紫外荧光油墨,激发波长为365nm的称为长波紫外荧光油墨,按颜色的变化又分为无色、有色、变色三种,无色可显示红、黄、绿、蓝等颜色;有色可使原有颜色发亮;变色可使一种颜色变成另一种颜色。
1950年,Damecom PanyLtd首次将荧光色素用于油墨中,形成实用制品。
近年来,对有机荧光染料用于油墨制备的研究比较多。
关键词:紫外荧光油墨防伪用途
荧光油墨的光致反应机理
物质在一定波长光的照射下,使可见部分的吸收光谱发生改变,从而发生颜色变化;然后又会在另一波长光的照射或热的作用下恢复或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我们把这种可逆的或不可逆的呈色、消色现象称之为“光致色变”现象。
物质可逆光致变色过程可分为两步:成色和消色。
所谓成色即物质在一定波长光照下发生颜色变化;消色则指己变色的物质经加热或用另一波长光照射,恢复原来的颜色。
物质光致变色的两个过程可用反应式简单表示为。
对于多数光致变色物质来说,这是一个可逆的光化学反应,其过程可用()来表示。
物质首先吸收光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发生光变色反应,由物质A变成物质B,这为成色过程。
消色过程则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物质通过吸收热,发生热变反应,由基态直接变成物质A;另一条是通过吸收光由基态跃迁为激发态,发生光变色反应,再回到物质A。
两大特色种类
1、隐形UV紫外荧光油墨防伪
所用材料为隐形荧光油墨,印刷工艺简单。
该油墨印刷出隐形图案或文字,在紫外光照射厂。
呈现出清晰光亮的荧光图案。
色彩鲜艳。
该防伪检测方便,只要有一紫外光源或验钞机即可。
由于隐形荧光油墨是隐形即无色,在印刷时肉眼看不见也即无任何机器识别的跟踪标记。
所以套印起来难度较人,但该种防伪隐蔽性较好,防伪力度更强,日前国内大多数医药包装都采用该种隐形荧光油墨。
2、有形UV紫外荧光油墨防伪
所用材料为有形荧光油墨,印刷工艺简单,套准精确,印刷效果同普通油墨印刷效果一样,但在紫外光照射下,印刷品呈现出异常的亮光,此时,可区别于普通油墨。
紫外荧光油墨在印刷中的应用
此种油墨主要用在证券印刷中。
证券包括的范围很广,除钞票、邮票两种主要证券之外,还包括各种金融凭证,如支票、债券、股票、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1、紫外荧光防伪油墨在邮票印刷中的应用
现在己有许多国家发行了荧光邮票。
如1986年我国发行的‘T.11OM’《白鹤》小型张,在黄色和红色油墨中均加入了荧光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小型张上白鹤的眼睛发黄色荧光,而嘴和脚则发红色荧光,图案十分美丽。
进入90年代,我国荧光邮票开始扩大试验。
为了达到邮票鉴别真伪的目的,到1998年,我国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几乎全是荧光邮票。
荧光邮票大大提高了我国邮票的防伪功能,也使我国邮票在紫外光下十分美丽。
如“1994一21”《中国古塔》,零枚邮票无荧光,但小全张中棕色的铭记“中国邮票,CHINA ”,和面值在紫外光下却能发同色荧光。
又如“1994一10M”《昭君出塞》小型张,不仅图案中黄色、橙黄色能发出同色荧光,而且邮资图白色票边和小型张边饰花纹在紫外光下也能分别发淡蓝色和蓝色荧光。
像具有这种复杂的荧光特征的邮票是难以伪造的。
2、紫外荧光防伪油墨在其它印刷品中的应用
我国第五套人民币100元、20元采用无色紫外荧光油墨印刷的无色荧光图案,是在正面行名下方胶印底纹处印刷,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下可以看到面额“100”、“20”字样,该图案可供机读。
另外,各种证件、增值税发票也用上了显性、隐性荧光墨等新的防伪技术。
紫外荧光油墨印刷中注意的问题
1、在使用荧光油墨前,必须彻底洗净墨棍、印版等相关部件,以免混入其他颜色,当然最好使用新墨棍。
2、荧光油墨和普通有色墨的颜色搭配时以无色红印油墨荧光效果最好。
无色红印蓝墨或无色蓝印红墨荧光效果较差。
底色的深浅不同,对荧光亮度有较
大影响,油墨底色越深荧光效果越差。
另外要注意,荧光油墨不能与大量普通有色油墨混合配色,并尽量不要与一般的油墨混合使用,否则会失去荧光效果。
3、由于荧光油墨耐光性差,不适于使用在长期在室外使用的印刷品上。
另外,当承印物是透明物体时,在印刷荧光油墨前最好先印一层白色油墨,可提高荧光效果。
荧光油墨不宜使用干燥剂,最好不加罩光油或用透明度较好的亮油。
4、为提高印刷效果,要合理安排印刷色序,纸张印刷时,荧光油墨一般作最后色印,否则会被其他油墨遮盖,影响发光效果。
透明塑料印刷时,情况有所不同。
外印时荧光油墨作最后一色;内印时,作第一色。
荧光油墨用于底色时,如能用同类色进行印刷,颜色饱和度可提高,耐光性也有所改善。
5、荧光油墨并非绝对无色或绝对没有印迹。
在洁白的纸上,即使印上完全透明、五色的光油,也会由于纸和光油的折射及反射系数不同,产生视觉差异,形成油渍和纸张表面光亮度的差别。
无色荧光油墨只有在图案或文字改色块为线条,吸收性较好的纸张(如发票专用纸等)和在有底色能遮住荧光油墨迹的地方才能减少印迹或基本隐形。
6、注意影响荧光亮度的因素。
如纸张,应选择证券纸或无荧光增白剂的纸,这样,荧光的效果较理想。
而在普通纸(有荧光增白剂的纸)上印刷时,荧光效果会明显减弱。
纸张的增白剂含量越多,荧光效果越弱。
故在用普通纸时尽可能选用低增白剂的纸张。
另外,印品墨层越薄,荧光效果越弱;墨层越厚,荧光效果越强,但同时印迹也越明显。
7、注意控制印刷压力。
由于无机荧光物等是晶体发光的,若压力过大,会使晶体破裂,从而使发光亮度降低,所以一般不采用凸版印刷。
而在进行网印、凹印等印刷时,除注意其黏性、连结料、干燥性等特性外,还要注意印刷压力的调节,不宜使印刷压力过大,影响印刷效果。
8、控制印刷速度。
由于荧光墨流动性大,干燥较为缓慢,如果墨层较厚,快速印刷时容易因墨未完全干燥而产生铺展造成糊版。
所以印速不能太快。
荧光防伪油墨研究的积极意义
目前,人们对假冒伪劣产品深恶痛绝,为了打击假冒伪劣而产生了许多防伪方法。
而紫外荧光油墨这类防伪技术的特点是实施简单、成本低、隐蔽性好、色彩鲜艳、检验方便、重现性强和变色多样,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线或包装线需求。
与其它防伪技术结合使用,可产生更好的防伪效果。
荧光防伪油墨的生产和使用,可说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紫外荧光油墨的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传统的荧光材料普片存在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因此,新型荧光油墨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新型油墨在目视条件下往往无色,只有在特殊光线照明下才会显现出相应的颜色,且颜色耐性好,即使是在强的太阳光的暴晒下也不会轻易褪色。
其次,其抗汗抗酯性,耐酸耐碱性都将大幅度提高。
再次,新型油墨应具有易分散,耐摩擦及不溶于水的特性。
此外,由于荧光颜料的耐水性,耐酸、耐醇性能良好,其在医药包装中的应用也会大幅增大。
在泡罩包装一集其他药品包装中都会见到这种防伪油墨的身影,业内人士预计,未来10年荧光防伪油墨将成为医药包装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防伪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