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外文言文语段

课外文言文语段

陈公弼传苏轼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习题答案:
雨雪三日而不霁。

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4分)
自己吃饱了而知道百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百姓(他人)的寒冷,自己安逸了而知道百姓(他人)的劳苦。

(4分)(评分标准:饱、温、逸各1分,句意1分。

)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4分)
(他)于是下令拿出衣服发放粮食来赈济挨饥受寒的百姓。

(4分)
(评分标准:乃、发、与各1分,句意1分。

)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

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上。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1、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拿)自己坐的席子送给了王大。

2 我本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我才要的。

3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
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

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
苦、政事得失。

一、解释加点的词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 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联少好弓矢( )( )
二、翻译1.自谓无以加。

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一、1.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2.从前 3.不正 4.事务 5.皇帝自称箭
二、l.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

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省值班休息,经常召见,询问民间百姓
的疾苦、国家政事的得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