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政民生工作总结

民政民生工作总结

篇一:《区民政局民生工作情况及政策建议》区民政局民生工作情况及政策建议保障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我区民政部门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紧紧围绕解决民生、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各项民政民生工作,充分发挥了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一、民生政策落实情况一是城市低保工作。

2008年,我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所有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全部按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消除了城乡差别。

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380元,并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桂钩联动机制,为低保对象发放物价临时补贴,进一步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今年以来,累计保障低保对象769户11098人次,发放保障金301万元。

二是医疗救助工作。

我们于2008年起草并印发了《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了病种、简化手续,降低了救助起付线,提高了救助标准。

并实行病人到定点医院就医,部分费用先由医院垫付,出院后再由医院和民政局进行结算,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真正让困难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病有所医”的惠民政策。

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群众71人次,支付医疗费用13万元。

三是五保供养工作。

我们始终坚持以巩固自愿前提下的100%集中供养为目标,大力推进敬老院建设,先后建成了上街区敬老院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进一步提升了五保供养水平。

今年,区政府又将敬老院工程纳入区政府为民办理十大实事项目,进一步推进了我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我区共有五保对象62人,集中供养31人,分散供养31人,现行年供养标准为集中供养6384元/人,分散供养3840元/人,累计支出五保供养资金29万元。

四是居家养老助残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区老人的养老问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龄政策落实,居家养老助残工程,以家庭养老助残为主,服务对象自愿申请服务,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养老助残服务项目,实行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相结合。

目前,我们共有爱心服务员57名,全部持有“养老护理员”的等级资质证书,为下岗职工开辟了就业渠道,促进了再就业的实现。

四年来,累计已有360余户家庭享受到了服务,在全区范围内已深得老年人的信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是爱心超市救助项目。

为进一步拓宽救助范围,建立困难群众长效救助体系,区爱心超市于2007年7月20日开业运营,爱心人士可以随时到这里奉献爱心,我区低保家庭凭爱心物品领取本每月可到爱心超市领取价值35元的物品。

今年以来,爱心超市接收社会各界捐物1890件、捐款1910元,为3409户困难家庭发放物品21994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困难群众需求。

六是“放飞希望”爱心助学工程。

该工程于2007年正式启动,主要救助在我区中小学就读的低保家庭的住校生,为他们发放生活补贴。

2009年,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家庭的住校生、幼儿园的幼儿被纳入救助范围,有力的促进了全区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学生92名,发放救助金75200元。

二、民生政策建议在现代民政的大框架下,民政民生工作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城市居民在某些方面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例如农村五保老人可以很好的享受国家提供的五保供养待遇,而城市孤寡老人在这方面确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因此,民政民生工作要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注重城乡均衡发展,在政策上、制度上实现城乡的有机衔接,逐步建立城乡协调的新型民生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民生民政、民意民政、民情民政。

篇二:《2011年xx镇民政办保障民生工作总结》xx镇民政办保障民生工作总结一年来,该镇“致力创造幸福和平,全力服务科学发展”这是民政办向全镇民政干部职工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服务于民政工作,使民政工作更深入人心,更能代表民意,实现民心、民意、民生,民政更精彩,自我镇去年分村以来,为民政工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使民政工作的开展游刃有余,充分发挥了它的功能和作用,为我镇的发展增添了不少光彩。

作为基层民政单位,如何充分履行民政职能,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民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环境,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分三方面来总结一下全年工作。

一、全年主要工作1、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工作为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致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2011年1月1日开始,对镇辖19个村(社区)的城乡低保对象实行了全面的调整和调高,农村低保从原来的其它类每月10元的标准调高到每月25元,自7月1日之后,三类又从60元/月调高到79元/月。

完全实行城乡一体化机制,为了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民政办利用30天的时间对全镇所有村和社区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对每个低保对象进行重新核对,采取座谈、走访的形式,一个不漏、一个不错,对10178个农村低保对象重新核实,对天灾人祸、大并重病家庭造成特别困难的对象纳入农村低保,通过这次认真的工作,最终确定农村低保共4431户,10178人,城市低保共2498户,6152人,总计为6929户,16330人,这次共新增低保204户,204人,通过低保的渠道,解决了我镇贫困群众的生活保障,稳定了社会的秩序。

在做好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对象的危房改造工作中,为黄板村贫困家庭危房户张亚芬3人,红星桥社区危房户张桂英4人等6户困难群众和低保对象新建和修建危房24间,为住房困难群众争取上级资金达8500万元,为特困对象解决了具体困难。

2、慈善分会、xx乡镇慈善分会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积极开展“助医、助学、助残、助困、助老、应急救助”等六大爱心救助活动,让弱势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关爱,分享改革成果。

六大救助工程的推进实施,为他们度过难关架起了桥梁,特别是今年8月10号,民政办为考入武汉大学的贫困孤儿丁小倩筹资5000元并举行了发放仪式,今年有4位学生得到了救助,慈善助学资金达到2万元,确保了学龄学生和求学对象一个不辍学、不退学,让他们都能安心学习。

全年共救助社会各类群众2120人次,救助金42万元,其中助困助老1295人,发放善款29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坝坨村白血病人张银权治病花费11万元,解决医疗救助13000元,丁字口社区张碧华患胆管癌解决医疗救助4500元,全镇共医疗救助2660人,发放医疗救助款1303万元。

3、残联工作今年5月16日第二十一次法定“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关爱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的实际情况,助残日期间,会同县残联和社区残疾专干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

主要有深入基层到贫困残疾人家中查看危房,协调村委组织人员进行维修,检查残疾人低保发放情况,保障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

全年为解决贫困残疾人崔和祥、田永华等20人及时发放轮椅20辆,白内障免费手术21名,精神病免费服药10名,精神病住院救治3名,脑瘫儿童救治1名,聋儿语训康复救助1名,为残疾人免费体检10人。

积极实施阳光助残工程,帮助2家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危房修缮,安臵残疾人就业10名,充分缓解了弱势群体的家庭经济危机,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二、民政工作深入民心。

民政工作千头万绪,接触的各类人群较多,但是更多接触的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上比较困难,在生活上特别需要关心,每当我们完成一件为民服务办实事的时候,内心就感觉到高兴和轻松,所以当我们深入基层群众时,听到更多的言语就是“全靠您,谢谢您”等语言,其实,靠的是党得政策好,要谢的是街道的主要领导,是他们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发展壮大了地方经济,对地方上的弱势群体实现反哺的良好局面。

2011年12月25日篇三:《八项民政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八项民政民生工程成效显著今年,市民政局在33项民生工程中承担了8项,分别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和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年初以来,市民政局高起点谋划、全方位落实、按时序推进,8项民政民政工程均取得显著成效。

其中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今年民政部门新增一项民生工程。

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不分城乡每人每月给予60元护理补贴。

经过紧张工作,我市已按时完成申报、审核和审批程序,全市共21048名重度残疾人符合享受护理补贴条件。

1-7月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支出资金884万元。

农房保险工作是我省33项民生工程之一,全称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我市从2014年开始实施这项民生工程,今年是第三个年头,除郎溪县外,其余6个县市区都纳入了农房保险试点范围。

今年农房保险试点工作,从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为期一年,由人保公司承保。

2016年全市共有582万户农户参保,保费9207万元。

从2016年4月1日实施起到目前我市共理赔342户,理赔金额174万元,其中,“20”洪涝灾害已经理赔128万元。

市民政局协调承包公司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做好一级理赔预案,确保做到水退人进,第一时间进行查勘定损并及时理赔,最大程度地保障受灾群众的利益。

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孤儿。

另一类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目前我市孤儿保障标准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标准不低于60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

截至目前,实际保障孤儿及困境儿童843名, 1-7月,全市累计发放供养经费400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1篇四:《永宁县民政局民生计划实施工作总结》永宁县民政局民生计划实施工作总结自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10项民生计划以来,我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紧紧围绕10项民生计划涉及的内容,立足本职,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在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工作中,我局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补助标准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一)全面推进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的安排,我县于2006年下半年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为了做好由农村特困救助政策向农村低保政策的过渡,我局按照农村低保政策的要求对原享受农村特困救助政策的对象进行了重新核实,共核实确定农村低保对象2839户4456人,下半年发放农村低保金95万元,月人均低保金17元。

2007年全面推行农村低保政策,实现了应保尽保,低保补助水平也有了提高,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187万元,发放人数为2839户4456人,月人均低保金35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