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卷】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1000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千克,1亿枚硬币大约重()吨。
A. 6B. 60C. 600D. 60002.1千米和1千克比较()A. 1千米大B. 同样大C. 无法比较3.算式517-288的结果()。
A. 小于200B. 等于200C. 大于2004.8008的右边的8表示()。
A. 8个千B. 8个十C. 8个ー5.一辆小车最限坐5人;现有带队老师5人,比赛学生8人,一起参加十一月份的县运会,需要派()辆小车才够用。
(老师是司机)A. 2B. 3C. 46.做一朵花用6分米长彩带,4米长彩带最多能做多少朵?A. 5朵B. 6朵C. 7朵7.下面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A. (63-27)÷9B. (87-23)-17C. 62-(38-17)8.56米长的彩带,剪了7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A. 8B. 7C. 69.如下图所示,()通过旋转后可以重合。
A. B. C. D.10.有8个盘,每个盘里放4个苹果,共有几个苹果?列式正确的是()。
A. 8+4B. 8×4C. 8÷411.下面是我们学校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表,4个班平均植树()棵。
A. 7B. 8C. 9D. 4二、填空题12.一瓶墨水重100克,________瓶墨水重1千克。
13.最高是千位的是________位数。
4083最高位是________位。
14.□÷16=48……O,O最大时,□是________。
15.把48+52=100,100÷5=20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__。
16.在横线上填上“>、<或=”。
54÷6________54÷9 4×4________8+8 7-7________7÷75×9________6×7 42÷6________63÷9 2米________29厘米+71厘米17.笑笑说下面的图形中隐藏着她家的电话号码,请你写出笑笑家的电话号码:________。
18.有18个△,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________份,算式是________。
19.你最敬佩的一位数学家是________,他的最大贡献是________。
三、解答题20.拨出三千九百九十七,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四千零一,并把它们写出来。
21.看图列式计算。
22.每班分得多少个足球?23.想一想,说一说图2中图A、B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1?24.圈一圈,算一算。
是的_______倍,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5.下面是掷骰子20次,记录落地后朝上的点数。
(1)根据上表完成下图。
(2)每个×代表点数出现________次。
(3)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点数________,最少的是点数________和点数________。
26.一(2)班47名同学渡船,小船每次可渡7名,要运多少次才能把同学渡完?【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 C【解析】【解答】解:100000000×6=600000000克=600000千克=600吨。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算出1亿里面有几个1,那么就有几个6克,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2.C解析: C【解析】【解答】 1千米和1千克无法比。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的单位是无法作比较的。
3.C解析: C【解析】【解答】 517-288≈500-300=200故答案为:C。
【分析】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先把各数估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加减,据此解答即可。
4.C解析: C【解析】【解答】 8008的右边的8表示8个一。
故答案为:C。
【分析】8008这个数中有2个8,左边的8在千位上,表示8个千,右边的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据此解答。
5.B解析: B【解析】【解答】解:(5+8)÷5=2……3,2+1=3,所以需要派3辆小车才够用。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用参加县运会的人数除以一辆小车限坐的人数,因为这些人都要去,所以需要派小车的辆出就是把计算得出的商加1即可。
6.B解析: B【解析】【解答】解:4米=40分米,40÷6=6(朵)……4(分米),所以最多能做6朵花。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将单位进行换算,即1米=10分米;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用彩带的总长度除以做一朵花用的长度,所得的商就是最多能做花的朵数。
7.B解析: B【解析】【解答】解:A:去掉括号后就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结果改变;B:去掉括号后仍然是先算87-23,结果不改变;C:去掉括号后先算62-38,结果改变。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8.B解析: B【解析】【解答】56÷(7+1)=56÷8=7(米)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彩带剪了7次,表示把彩带平均分成7+1=8段,要求每段有多长,用彩带总长度÷段数=平均每段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9.C解析: C【解析】【解答】解:C图可以通过旋转后可以重合。
故答案为:C。
【分析】旋转是指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
据此作答即可。
10.B解析: B【解析】【解答】解:求共有几个苹果,正确列式是:8×4。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共有苹果的个数=盘子的个数×每个盘子放苹果的个数,据此列式作答即可。
11.A解析: A【解析】【解答】(9+4+7+8)÷4=7(棵)【分析】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即得4个班平均植树7棵。
二、填空题12.【解析】13.四;千【解析】【解答】解:最高是千位的是四位数4083最高位是千位故答案为:四;千【分析】四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位解析:四;千【解析】【解答】解:最高是千位的是四位数。
4083最高位是千位。
故答案为:四;千。
【分析】四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位。
14.【解析】【解答】解:⚪最大是15□是:48×16+15=783故答案为:783【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先确定最大的余数然后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即可求出被除数解析:【解析】【解答】解:⚪最大是15,□是:48×16+15=783。
故答案为:783。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
先确定最大的余数,然后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即可求出被除数。
15.(48+52)÷5=20【解析】【解答】解: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8+52)÷5=20故答案为:(48+52)÷5=20【分析】用48与52的和作为被除数除数是5应先算加法再算除法给加法加上小括号解析:(48+52)÷5=20【解析】【解答】解: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8+52)÷5=20。
故答案为:(48+52)÷5=20。
【分析】用48与52的和作为被除数,除数是5,应先算加法,再算除法,给加法加上小括号即可。
16.>;=;<;>;=;>【解析】【解答】解:54÷6=954÷9=69>6所以54÷6>54÷9;4×4=8+8=16;7-7=07÷7=10<1所以7-7<7÷7;5×9=456×7=4245>42 解析:>;=;<;>;=;>【解析】【解答】解:54÷6=9,54÷9=6,9>6,所以54÷6>54÷9;4×4=8+8=16;7-7=0,7÷7=1,0<1,所以7-7<7÷7;5×9=45,6×7=42,45>42,所以5×9>6×7;42÷6=63÷9=7;29厘米+71厘米=100厘米=1米<2米。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横线两边的结果,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1米=100厘米。
17.【解析】【解答】笑笑家的电话号码:7513246故答案为:7513246【分析】这几个数字显示的都是这个数字和这个数字对称的图形据此解答解析:【解析】【解答】笑笑家的电话号码: 7513246。
故答案为:7513246。
【分析】这几个数字显示的都是这个数字和这个数字对称的图形,据此解答。
18.3;18÷6=3【解析】【解答】有18个△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算式是18÷6=3故答案为:3;18÷6=3【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的总个数÷每份的个数=可以分的份数据此列式解答解析: 3;18÷6=3【解析】【解答】有18个△,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算式是18÷6=3。
故答案为:3;18÷6=3。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的总个数÷每份的个数=可以分的份数,据此列式解答。
19.华罗庚;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解析】【解答】解:我最敬佩的一位数学家是华罗庚他的最大贡献是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等故答案为:华罗庚;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分析】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有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等了解他们解析:华罗庚;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解析】【解答】解:我最敬佩的一位数学家是华罗庚,他的最大贡献是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等。
故答案为:华罗庚;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
【分析】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有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等。
了解他们的最大贡献。
三、解答题20.读作:三千九百九十七、三千九百九十八、三千九百九十九、四千、四千零一。
写作:3997、3998、3999、4000、4001。
【解析】【分析】一个一个地数,每次在个位上加一,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21.解:21+9×3=48(元)答:一共要花48元。
【解析】【分析】一共要花的钱数=一辆玩具摩托车的价钱+一只玩具熊的价钱×玩具熊的只数,据此列式作答即可。
22.解:63÷7=9(个)答:每班分得9个足球。
【解析】【分析】每班分得足球的个数=学校买来足球的个数÷平均分给班的个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3.解:A向右平移2格,B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1格,这样可以得到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