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分析篇一:1)人的不安全因素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注重对职工开展安全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技能及其它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部分劳保用品,消防器材、设施等,但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等方面有不足,易出现操作失误、协作配合不够而导致的事故。

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不善。

1违章作业方面(1)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误操作;(2)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3)各作业环节之间,如罐装和储罐之间,储罐和卸车之间,在缺乏有效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4)思想麻痹、粗心大意。

2安全管理不善方面(5)未制定严格、完整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管理力度不够;(6)对储运货物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以及储运安全知识缺乏了解;(7)对储运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流程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检验分析和评估;对生产设备设施存在的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上岗操作前未经过必要的培训,或没有定期复训,容易出现违章作业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没有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2)主要危险、有毒有害因素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毒有害因素:1火灾、爆炸危险由于液化石油气是甲A类易然易爆物质,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泄漏,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存、充装的生产类别均为甲类。

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残液罐均为压力容器,在储存及充装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压力管道,若控制不当,造成这些设施超压,会发生物理爆炸事故;事故后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若遇火源,还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在烃泵房、灌瓶间内,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会挥发形成的可燃蒸汽,由于通风不良,容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窒息及中毒危害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可引起窒息事故,如烃泵房、灌瓶间泄漏的高浓度液化石油气可能使操作或检修人员发生窒息事故。

液化石油气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中毒。

3触电危险运行中使用了一些电气设备,若这些设备保护接地不好或失效,可能导致设备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4车辆伤害在生产经营液化石油气中,运输车辆的进出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引起车辆伤害。

3)物质危险性、有害性分析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主要的危险物料是液化石油气,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具有以下特性:(1)易燃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修订本),液化石油气属甲A类火灾危险品。

这类物质闪点低,极易燃,在空气中只需很小的点火能量即可点燃,且一经点燃,就会产生迅猛的混合燃烧,燃烧速率很快,因此,液化石油气是燃烧危险性很大的物质。

(2)易爆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下限较低,约2%左右,若遇火源便会发生爆炸。

从数量上考虑,1 m3压力为的液化石油气可气化为250 m3的气体(标准状态),在空气中又可形成2500~12500 m3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如遇火源,将在较大空间内发生强烈爆炸,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

因此,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很大。

(3)易蒸发液化石油气的沸点低,在常温下具有较大的蒸汽压,容易通过蒸发形成引起燃烧的最低蒸汽量,从而增大火灾的危险性。

此外,液化石油气的蒸汽压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升高时,蒸汽压将随之迅速增大,蒸汽压越大,危险性就越大。

(4)易扩散液化石油气一旦泄漏,将迅速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急剧膨胀,并伴随空气流动向四周扩散,有可能形成较大范围的可燃、可爆蒸汽云团,遇火源后发生爆炸。

液化石油气气体比空气重,静风条件下,泄漏的气体容易积聚、滞留在充装站的低洼处,如不及时处理,将十分危险。

(5)易产生静电易燃易爆气体如发生小孔喷射,因流速极快,可产生高电位静电,特别是气体中含有其它微粒物质时,其静电危险性更大,遇闪火会引起爆炸。

此外,液体在管线系统(如高压液体流过过滤器、弯头、尖凸表面)、储罐等设施内流动时易积聚静电,另外,测温、测液位、取样作业以及快速装卸也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消除措施不力,也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6)热膨胀性液化石油气热膨胀系数较大,温度每升高10℃,其体积膨胀增大约4%,如果容器充装时未予留足够容积,温度升高时,液体膨胀可能造成容器破裂,液化石油气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另一方面,当温度降低时,液化石油气的体积会收缩,容器内会出现负压,若缺少防护设施,易导致容器变形损坏。

(7)毒性液化石油气属微毒物质,有轻度麻醉作用,当空气中液化石油气浓度较高时,接触人员会出现头晕、头痛、兴奋、恶心、嗜睡、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麻醉、昏迷、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另外,泄漏后的液化石油气会急剧蒸发,造成人员冻伤。

(8)液化石油气含有杂质的危害液化石油气中常含有硫化物、水等杂质,硫化物易腐蚀设备和管道,而且易结冰造成堵塞,引发事故,因此,应去除液化石油气中的这些杂质。

4)生产经营及贮存过程危险性分析液化石油气是易燃石油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形成爆炸气体的可能。

因此,在生产、经营、贮存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如何预防和防止火灾、爆炸是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在经营、贮存中存在危险的主要过程及场所如下:1液化石油气卸气区液化石油气专用罐车在卸油过程中若防雷、防静电接地等设施失灵或损坏,一旦产生静电火花,则易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在卸气过程中若操作失误或装置失灵,胶管损坏或脱落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一旦遇明火或静电火花等火源,则易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2液化石油气贮罐区xxxx有限公司的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公称贮存能力为400m3,液化石油气储存量可达160吨以上,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危险性:1)人为因素危险罐区内违规吸烟或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2)设备失灵危险油罐及管道泄漏,通气管阻火器失灵,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3)防雷、防静电装置失灵,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3 液化石油气充装在液化石油气充装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危险:1)管线泄漏,操作失误,一旦遇明火、烟头,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2)违规吸烟、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3)防静电设施失灵,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5)电气设备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分析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所属电气设备不多,容量较小且均为低压电气设备,但鉴于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火灾、爆炸危险特征,电气设备的正确选择十分重要,电气设备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触电和电气火灾。

液化石油气为甲类易燃液体,闪点低,丙烷闪点为-104℃,丙烯闪点为-108℃,丁烷为-82℃自燃点低,丁烯丁烷为-80℃。

爆炸极限范围苛刻(~%),属II A类电气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其使用的电气设备选用必须满足IIA级电气危险场所的要求。

若所选用的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不能达到要求或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措施不到位,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及人员触电等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由于人员较少,各类人员具有一专多能或兼职的可能性,但电气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否则由于电气管理人员(或兼职电气管理人员)缺乏或业务素质不高所带来的隐患将会造成重大损失。

6)静电危害和雷击危害液化石油气为甲类易燃液体,在输送过程中,若流速过快易引起输送管道的静电积累,若系统管道及贮罐缺乏良好的接地,管道法兰间的金属导线搭接不牢或损坏,将会产生静电危险。

操作人员不按规定穿着防静电工作服,也有可能因自身静电引发静电危险。

攀枝花地区雨季时雷击较多,若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雷接地网漏接,则易因雷击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7)作业过程危险性分析1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性是液化石油气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

2液化石油气灌装过程液化石油气灌装过程的危险主要是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灌装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人的失误,致使灌装管线脱落,容易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若钢瓶充装过量,也容易引起钢瓶爆炸事故。

在充装气瓶时,手工操作灌装接头,每灌一瓶卸下后均会跑出少部分液体,如喷在操作工手上,蒸发时从操作人员手上吸收大量的热量易造成冻伤。

另外,不合理的超装,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或烈日曝晒,易使钢瓶爆破。

3液化石油气卸车过程液化石油气卸车过程中,由于操作工的失误,卸车时易导致管线脱落、破损,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卸车过程中,若卸车速度过快,或未设置卸车用静电接地设施或接地设施失效,均会导致静电积聚,从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液化石油气钢瓶储存及装卸过程钢瓶在装卸过程中易受到冲击和震动,使原有的缺陷发生破裂,或瓶阀被撞断,引起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发生火灾及人身伤亡事故。

钢瓶如果受高温、日晒,气体极易膨胀产生很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钢瓶的耐压强度时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5检修过程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烃泵、压缩机、灌装设施及管线出现故障时需要检修,检修过程中也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主要原因有:(1)检修过程中违章动火、违章吸烟。

(2)设备、管线置换不合格,检修时液化石油气的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3)违章作业导致设备、管线破损而使液化石油气泄漏。

6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由于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本身存在的缺陷,可能引起泄漏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引起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1)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超压运行。

(2)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气瓶充装过量。

(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因腐蚀而使壁厚减薄,继续运行而强度不足。

(4)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等不全或失灵。

(5)设计时材料选择不当,施工安装存在缺陷。

8)周边环境分析xxxx有限公司的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位于位于*********,占地面积****亩。

北面是*****,东侧是*****,西南侧为****;北侧有一条乡村公路直达储备(充装)站;在西北侧有零星住户,与液化石油气储存罐区距离******m;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周围无居民区、学校,无甲、乙类生产和储存设施、变配电站等设施。

xxxx有限公司的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在充装区和辅助区中间设置高度为2m的非燃烧体实体分隔墙,整个储备(充装)站周围布置有4米宽的消防通道,在北边和西边设置高度,****分析篇二:1)火灾、爆炸a、卸车时若发生泄漏,如遇到静电火花或其他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b、槽车车体未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或接地装置损坏不起作用。

c、灌装前气瓶检查不到位或过量充装、衡器不准、操作失误、灌装间管路、阀门、胶管出现漏气现象,遇有静电火花或其他火源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