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简析: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例题主要分三段进行教学。
第一段根据四幅图里的信息和数据分别填写四张单式统计表,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主要是让学生在填表时感受组别、性别、数量的内在联系,把单式统计表作为教学复式统计表的平台。
第二段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要求:把4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填在一张统计表里。
让学生在填表时体会,表里的每一格都有相应的组别、性别;每个数据填入表格,都要根据它的组别、性别,找到相应的位置。
这一段是例题的教学重点,应着重组织交流。
交流的内容包括:第一,怎样找到各个数据在统计表里的位置?第二,表里的“总计”指什么,它与“合计”有什么区别?“总计”与“合计”交叉的那一格里是什么数?第三段说说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要着重说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它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单式统计表多得多,全面地反映了青云小学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的活动人数,便于组与组之间的比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通过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统一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在具体的学习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听说你们的兴趣非常广泛,谁能告诉老师你都参加过哪些社团?如果老师想知道每组的人数,通常用什么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统计知识,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统计的相关知识。
【设计说明:课前谈话,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二、尝试填表,初识新知。
1、把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航模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书法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乐小
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航模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2、引
导:比一比这4张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4张表都统计各组男女生人数。
)
3、学生观察表格,师提问(生请快速回答):哪组男生最多?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四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师:想快速回答,看样有难度,有办法解决吗? (引出:合成一张表。
)
【设计说明: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体会到单式统计表的不便,真正从内心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求。
】 三、生生互动,探索新知。
1、引导思考:合并后的这张统计表需要反映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师适时出示表格)
青云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年月
2、思考:表头中的“性别”、“人数”和“组别”分别是对哪些内容的概括?
表中哪些空能直接填出,哪些需要计算?如何填写“总计”?
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指名台前讲解。
(着重说说对表头中的“性别”、“人数”和“组别”的理解。
)其他同学可以随意抽几个空让其解释表示的意义。
【设计说明:尽管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这节课的难点。
但是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留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去交流、去讨论,甚至是相互间的争论,让他们的思维在不停的碰撞中趋于成熟,使他们的能力在汇报讲解中得到提升。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
】
四、师生互动,深化新知。
1、谈话:如果现在再让你选择,你是选择4张单式统计表,还是选择这
一张表,为什么?
师适时板书:反映各组情况
反映整体情况
便于比较
【设计说明:通过比较,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
2、揭示课题。
前4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这张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板书:复式统计表)说明:复式统计表包括:名称、制表日期和表格。
3、变换例题表格(组别和性别互换),现在你还会填吗?
青云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年月
先同桌互相说说与刚才那张统计表不同在哪儿,再口头填写。
指名说说不同,着重理解表头。
【设计说明:第一次接触复式统计表,学生容易产生定势。
通过变式,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完善。
】
五、练习矫正,巩固新知。
1、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数据。
教师补充第29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分别说说金牌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练习二十1(1)(2)。
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3、练习二十2。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组织交流。
4、智力题。
你能将统计表填写完整吗?
分小组完成。
五(3)班同学借阅图书情况统计表
年月
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班级最近打算增订一些新图书,你认为应增订哪类图书比较合适?
【设计说明:练习的设计主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1、练习要有坡度,由易到难。
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
提高。
2、练习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觉得身边处处有数学。
3、练习要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其中,不觉得数学的枯燥乏味。
】
六、引导总结,回忆所学。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说明:在回忆中总结全课,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七、拓展训练,迁移应用。
1、课后完成练习二十第一题的第(3)小题。
2、有兴趣的同学分组调查全班同学一星期课余生活时间,并制成统计表。
(要求:同学能看懂)并能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设计说明: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表格、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资料链接
一种表格。
为了实际需要,人们常常要把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工作中所得到的相互关联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整理,归类,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数据排列起来,制成表格,这种表格叫做统计表。
统计表的形式繁简不一,通常按项目的多少,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两种。
只对某一个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的表格,叫做单式统计表,也叫做简单统计表。
统计项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统计表格,叫做复式统计表。
在《统计学原理》上,统计表是集中而有序地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
教学反思: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单式统计表,产生重新设计统计表的强烈需求,进而在多张单式统计表合
并过程中多次进行精细化操作,最终水到渠成地创造出复式统计表的“模样”。
在紧密联系生活的变式练习中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的组成之后,进一步提问,如果把横式和竖式互换一下,将会怎样呢?从而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