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我的宝贝一起成长

和我的宝贝一起成长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如何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

今天我们为您提供一些家长在教子方面的做法,希望对您有所启示,有所帮助。

我的教子行动之一自9月1日开学以来,女儿进入少儿艺校学习将近一个月了,在这短短的几个星期里,我们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体验,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困难。

这当中,看到了女儿在成长,看到了老师在辛勤的教育,也看到了我们自己在学习,在变化。

刚开学的头几天,早上六点我便起床,一边做上班的准备,一边组织着等她起床后要交待她注意的事情。

晚上已提醒她准备好了书包、水壶、交给老师的表格、作业本,但早上醒来后,好像还不放心,还要仔细地检查一遍,生怕哪里还遗漏了什么,把自己搞得很紧张,好像去上一年级的是自己一样。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每一个新学年的开始,总有那么多家长带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把孩子送到校门口……。

前段时候的一个中午,我有事去找老师,顺便在女儿教室的窗台前停留了下来,当我看到他们有板有眼,跟着老师在大声地朗读着“a,o,e”的时候,突然觉得我的女儿已经长大了,是个小学生了。

同时我也在反问自己:“我的女儿是不是全部能做得到呢?”看到偶尔有调皮的孩子在玩手指,仿佛那个是自己的女儿一样,又一阵担心……。

终于放学了,我带着焦急的心情回到家,我有很多问题想和她交流呢。

例如:上学有没有和老师们打招呼、中午吃饭、睡觉怎样?上课有没有专心听老师讲课?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等等。

还好,一切正常,我的女儿也顺利从一名幼儿园的孩子过渡到了一位小学生,我觉得很安慰,心情特别好,这样的心情那怕是,晚上冒着大雨为她去买书套,心也特别甜……。

做父母真难啊。

只是小小一个一年级新生的过渡,我就体会了孩子成长的不易、为人父母的艰辛。

在感受深刻的同时,也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能从教师和家长这两方面中体会这个过程,思考、面对所面临的问题。

我想对自己未来的教学之路也大有卑益。

我的教子行动之二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父母的殷切期望。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一直都是家庭活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父母的教育方法往往密切相关。

那么我们该如何教育好孩子,做一个好的家长呢?1、做孩子学习、生活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我们的一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行为时刻都在影响着孩孩子。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庭邻里间,如何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在工作中,如何爱岗敬业,勤奋勤劳;生活中,如何助人为乐,富有同情心;遇到困难时,如何勇敢面对,不气馁等。

这些,孩子都亲眼目睹,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因为工作的关系,女儿上小学之前一直都是由妈妈来照顾的。

为了让她养成看书的习惯,妈妈有意识地在家里书柜、床头等地方堆满各类书籍,还专门给孩子准备几个小书箱,摆放各种各样她爱看的书籍。

在家里,一有时间,特别是每晚睡觉前,大人都会看书,由此感染孩子。

女儿现在就非常爱看书,这一习惯基本是那时养成的。

上小学后,女儿由我照顾。

我经常带她出去参加体育运动。

遇到问题,不轻易得结论,多思考。

就是希望她受此影响,养成多运动和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此培养她的独立性。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到适度的挫折感。

我的女儿性格很要强,争强好胜。

我对孩子的教育,既积极鼓励她,培养她相信自己、自信自强的性格。

让她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能取得好的成绩;同时又不能让她养成什么时候都必须赢、输不起的毛病。

适当要她经历一定的挫折感,让她明白学习、工作、生活中就是有竞争。

如果不努力,甘于平庸,美好的东西就会离她而去。

明白这些道理,对她将来在实际生活中是大有帮助的。

因此,女儿考试成绩优异时,我就会奖励她各种样式的小贴纸、橡皮、铅笔等,表扬她是最棒的,鼓励她继续加油。

而当她考的不理想时,我很少批评她,只是帮她分析是不会还是因为粗心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告诉她,会做的题目因为粗心没做对,在班上排名必然不能靠前。

同时,及时启发她,是不是后悔?想不想改掉这个小毛病?告诉她改掉这些并不难,那样的话,下次一定考得更好。

这样的效果往往不错。

3、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能展示多方面的能力,对她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一定大有帮助的。

我女儿很小就喜欢跳舞。

我就从那时起,注意培养她的兴趣,进行正确的引导,多表扬,多鼓励。

电视上有舞蹈方面的比赛或表演时,就让女儿来看,来表演,生活中也让她多实践,多练习。

由此孩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四岁开始就报名参加了芭蕾舞演艺班,结果女儿很乐意学习,进步很快。

在幼儿园时,每年都代表军区机关参加录制电视、汇报表演,得到好评。

上小学后,女儿说喜欢弹琴,我就在钢琴和古筝中让她选择。

女儿喜欢古典类的,最后为她报了古筝班。

但同时告诉她,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要学就要学出个样子来。

现在女儿每周的古筝学习非常刻苦。

4、女儿是班级的班长,平时要带领同学们做早操、眼睛操、管理班级等,女儿很高兴,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但有时回家也会说小朋友多,有些不听话,管不好,还有下课和午饭后都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有时间玩了。

我就告诉她,这是老师对她的信任,你应该有这个能力,相信自己。

可以多和老师汇报管理的情况,向老师问问方法。

同时让她试着联合班上其他的许多同学一起做好的榜样,一起管理班级。

不多久,她告诉我,班级管理比原来好很多,更愿意做了。

5、培养孩子关心社会,懂得爱。

从小就启迪和教导女儿要尊老爱幼、关心他人。

吃东西时要让爷爷、奶奶先吃、然后是爸爸妈妈,最后才是自己。

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几年里,一直鼓励女儿多交朋友,遇到问题和困难多关心小朋友。

现在,女儿还真有不少的朋友,她们的关系都很好。

在和女儿外出时,经常碰到有困难或乞讨的老人和残疾人,我都会让孩子亲自上去捐点钱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她非常高兴。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每一次的捐款,除了我捐款外,还要让女儿自己再去拿钱亲自去捐,让她感受社会的责任,懂得社会的关爱。

孩子,是父母的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

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而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还在继续努力和探索中。

我的教子行动之三孩子是家长的手心肉,也是父母的希望。

做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健康的。

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确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至于怎么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每个家长都曾为此烦恼过,我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注重孩子爱心的培养与分享的精神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我觉得必须是有爱心的。

从小,我就要求女儿见到朋友亲人一定要打招呼,礼貌待人,这样可以促进女儿与其它人的联系,亲近。

周末女儿常跟我一起散步。

初次见到那些身体上有残缺的人时,女儿不免提出一些问题,这个时候我都会耐心的跟她讲解,并告诉她不能以貌示人,身体上的不健康是造物弄人,他们跟我们是平等的,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二、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更多的鼓励。

以前,女儿的班主任告诉我说我的女儿上课时极少举手发言,我就奇怪了,女儿成绩并不差呀。

回到家我轻轻地问女儿为什么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才知道原来女儿是怕自己回答错了。

我便鼓励她上课要多举手发言,告诉她即使回答错了也没事的,这样更能加深对这道题目的理解与记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多掌握些知识,多读多看,就不用害怕回答错了。

不久后,热心的班主任老师告诉我女儿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了。

三、自己要有足够的耐心。

每天一下班我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她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不会做的要耐心地讲给她听懂为止,吃完饭马上陪她一起弹琴,临睡前还要陪她看一会儿课外书,可以说自己没有一点私人的空间,所有的家务活都要在女儿睡觉之后才能干。

也曾想着自己太辛苦了随便她算了,可稍不抓紧她就滑滑梯了,我觉得小孩子就像是一匹奔跑着的小马时不时的需要把缰绳拉紧了。

四、培养孩子的兴趣。

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得从简单入手,比如先让她看一些她喜欢看的书、谈一些她认为好听的音乐从中感受到乐趣,再慢慢地养成习惯。

一旦变成了习惯你就不用去管她她也会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

我想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爱好,有了爱好就有兴趣,有兴趣就会坚持,会坚持就会变成特长。

现在女儿每晚都看课外阅读,遇到看不明白的词句就问我,还常常给她外婆讲故事。

写作文对于好玩的女儿来说都是不那么快乐的一件事。

每次作文我都要求她自己先写,如果写得不好,我就会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她。

如她写到百工堰去玩的事,像记流水账一样,我就会问她:首先你看到了什么呀,看到船有没有想到什么呀,坐在船上上又有没有看到什么呀。

这样女儿的作文水平也开始慢慢地提高了。

就像她的班主任说的语文就是要多读、多看、多写,多记。

四、给予肯定。

女儿从大班开始学琴,每天晚上得练半个小时,这对刚入学时的女儿不得不说是种考验。

女儿也曾经想要放弃,特别是遇到一些课程比较难的曲目时就会说:“我要是不弹琴就好了,这样我现在就可以休息了。

”我便跟她讲解弹琴的好处,比如说:“学琴脑子会聪明啦。

”女儿不解问:“为什么?”“因为学琴是左右脑开发的,你现在不是越来越聪明了吗。

”每个小朋友们都喜欢自己变得聪明起来,也希望自己能得到家长的肯定。

家教心得,每个家长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我的教子行动之四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所在,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有出息是每一位家长的理想和愿望。

孩子的健康成长受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孩子从出生起在家中,与家里亲人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下面我就家教的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读书兴趣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做任何事情,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使孩子愿意去做,才能做得好。

儿子小时侯很听爱故事,我就经常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有吸引力的故事,给他讲读,有时候,还把他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编成故事讲给他听,这样不但能增长他的知识,还能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而且帮助他明白些做人的道理。

随着年龄长大,内容逐步加深,还提出一些故事中的问题,让他思考,如果他不懂就再讲读一遍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让他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个方法收益颇佳,不仅扩大了他的词汇量,而且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丰富了他的情感。

在他小的时候就能运用很多形容词来描述他所见到的事物,如见到水杉他会说:“妈妈,我们家种的水杉,就好象一把巨大的伞。

”;见到电视里的火灾镜头会用“浓烟滚滚、烈火熊熊”来形容;要下大雨了会说“乌云密布,大雨就要来临”;看到小鸡、小狗,他说:“动物是是我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到读一、二年级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词汇,我就不再给他讲、读,而是让他自己看书了,他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历史、地理、人物传记┅┅只要有时间,就会随手拿起一本书来读,而且一读起来就很入迷,有时连续叫他几声都听不见;每次和他上街,他总是说:“妈妈,我不要玩,你只要送到新华书店,我在那里看书,回家时再来接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