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及干预

(优选)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及干预


什么是行为问题呢?
儿童行为问题 (childhood behavior disorders) 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 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李雪荣,1987) , 其诊断分类尚未确定(沈渔村邨,1995 )。
儿童行为问题包括行为和情感两个方面 (Walton,1985) :行为问题如攻击、不听管 教、偷窃、逃学、说谎、离家、纵火等,情感 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和人际关系困难等 。
罗学荣等(1995)发现与行为问题有关的主要危险因 素依次为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父母社会经济 阶层低、寄养或全托、儿童出生时(后)疾病、精神病家 族史和母孕期疾病,亦支持多病因模式。
父母三代家族史: 1.精神病史(3.2) 2.癫痫(4.7) 3.多动史(8.3) 4.M.R.史(9.5)
(优选)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 康问题的识别及干预
中国大陆17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4亿。而面对中国 现代化进程的急剧加速和与之相伴随的心理问题的明 显增长,中国精神卫生工作队伍无论在人才和经费投 入上都缺乏足够的准备。
有专家提出,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要 依靠学校现有的工作队伍和网络,在精神卫生专业人 员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逐步实现所有辅导和咨询人员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 保证其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国内外动态
儿童行为问题 ----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WHO在1997年召开的全球心理健 康会议上,呼吁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 理和行为问题 。
国内外动态
儿童行为问题 ----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卫生部在《2002-2010年中国精神卫生 工作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开展重点人 群的干预,……应高度重视儿童少年心理 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使学生心理行为 问义与界限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应 划分为少年期、青春期、青年期 三个阶段,青少年乃是其综合称 呼,是儿童与成人间的过渡阶段。 一般认为小学生为少年期,中学 生为青春期,大学生为青年期。
二、特点
1、是人生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2、发育上的特别过渡阶段 3、特殊的心理与行为本质: 4、社会里的特别分子 5、社会文化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 1.各种心理刺激(6.6) 2.父母不合(6.9)
父母教育方式:1父母不 一致(10.6)2.打骂 (13.1)3.溺爱(20.9)
什么样的行为应被重视呢?
精神心理障碍与躯体障碍比较,是难以 识别。估计全世界约20%的孩子被诊断 为精神、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果他们能 及时得到帮助,就可得到医治。 然而很多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孩子没得到 他们需要的帮助。这与没得到早期识别 有关
三、一般的心理特点
(一)心理内部稳定状态较差 (二)敏感 (三)批判力不足 (四)处在独立意识逐渐形成和最后完成 过程中 (五)好胜 (六)韧性差 (七)自控力尚未成熟 (八)涉世不足,人际关系简单化
四、影响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常 见社会心理因素
(一)文化背景 (二)独生子女问题 (三)家庭的因素 (四)自身个性因素
5.神经症病史(9.6)
胎儿 内环境 不良
胎动 厉害
母孕期:
1.母受孕(2.5) 2.支持系统差(3.2) 3.居住拥挤(5.2) 4.日照X线(6.1) 5.营养差(6.4) 6.精神受挫(7.5)
围产期:1.孕期异常(早产,过期产)(4.1)2.出生时呼吸 异常(窒息)(4.6)3.分娩异常(急滞产,难产)(6.5)
国内外动态
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儿童都 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他们必须处 在发展计划的最中心位置,他们的 健康、能力、知识和精力都将会决 定世界上的农村、城市和国家的将 来。
摘自WHO 文件《新的地平线》
国内外动态
据WHO估计,全球大约有五分之一的 儿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 的情绪或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 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困难、吸 烟、酗酒、吸毒、过早的性行为、少女怀 孕、离家出走、自杀及暴力、犯罪等,其 中只有不足1/5的人得到了适宜的治疗。
什么样的行为应被重视呢?
这个孩子是否在多数时间内愤怒、发脾气? 哭的特别多?对很多事情反应过度?
这个孩子是否回避朋友和家人?是否总是独 处?是否对过去喜欢的事情不感兴趣?
Rutter的定义
A行为指反社会行为,即违纪行为: 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 经常不听管教 时常说谎 欺负别的孩子 偷东西 N行为指神经症性行为: 肚子疼和呕吐 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烦 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 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 睡眠障碍
美国教育界常用的定义
学校学习存在问题 人际关系不好 不合适的行为和情感 泛化的抑郁和痛苦 与学校恐怖有关的躯体症状
婴幼儿期:1.说话迟(3.6)2.过分哭闹(4.1)3.小便控制差(4.3) 4.养育困难(6.9)5.退缩(7.2)6.适应差(7.8)7.生活不规律 (9.2)8.易分心,过渡活动(9.8)9.说话走路较迟(10.9)
学龄期:1.脑电图慢波明显多 2.软症状明显高 3.学习困难,干扰别人,人际关系差 4.情绪行为异常
Kauffman, 1981
何种因素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呢?
涉及发育因素、气质特点、躯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 会因素等。不同时期的主要危险因素各不相同,母孕和 围产期以生物学因素为主,随着年龄增大,在婴幼儿期、 特别是学龄期,社会心理因素所起作用越来越大(王玉 凤等,1990)。
张传芝等(1996)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生 活事件具有伴随关系,且发现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庭 气氛不良以及父母角色能力不足等方面与儿童行为问题 关系更为密切。
国内外动态
2004年中国精神卫生日是:
关注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
主题:快乐心情 健康行为
国内外动态
12-22%美国儿童有精神障碍 7.5百万-1400万
5-9%有明显的功能损害 <20%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甚至很少能看儿
童精神科医生 而很多孩子是可以各种治疗中(药物及其
行为治)得到帮助 ….美国精神卫生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