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险学第08章失业保险精品PPT课件

社会保险学第08章失业保险精品PPT课件

4
一、失业
没有工作就是失业吗?
A. 13岁农村男孩,想到城市打临工。 B. 富有家庭的成年孩子,生活无忧,不愿意工作
。 C. 40多岁的残疾人,想找一份工作做,但没有企
业愿意聘用他。 D. 一个没有工作且想得到工作,但整天只知道玩
儿的人
5
一、失业
国际劳工组织对失业的界定:
一定年龄范围之内的劳动年龄人口,同时满足下 列三个条件视为失业:
失业津贴 预期工资增加额
等待成本 工资收入损失
继续等待 失业陷阱
17
目录
第一节 失业保险概述 第二节 失业保险理论基础 第三节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18
第二节 失业保险理论基础
1 古典失业理论 2 凯恩斯失业理论 3 供给学派失业理论 4 刘易斯的就业理论 5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失业理论 6 货币学派的失业理论 7 新凯恩斯主义的失业理论
根据失业期 限
长期失业 短期失业
10
失业与失业社会保障
对失业与失业社会保障的认识:
失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竞争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劳动 力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实现就业。
充分就业不是指完全消除失业现象,失业率不超过一定程度 就是正常的。
失业社会保障能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把失 业造成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失业社会保障的内容:
失业保险
失业救济
失业预防
就业扶助
11
二、失业保险
什么是失业保险?
指由国家和社会通过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 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物 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理解失业保险
对象——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 原因——非自愿性失业 目的——双重目的 期限——限定较短的待遇领取期限
本人无工作 具有劳动能力 本人正在采取各种方式找工作
我国对失业的界定:
指劳动者在有劳动能力工作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 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6
一、失业
失业的4个特点:
1. 在劳动年龄范围内 2. 有劳动能力 3. 有就业意愿 4. 没有找到任何工作
这些情况为什么不是失业?
出现失业现象
工资自动下降
实际工资下降
劳动力需求增加 劳动力市场均衡
21
1、古典失业理论
理论观点:
劳动力市场均衡时的就业量是充分就业 否认存在大量的、长期的失业 市场上存在失业(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政策主张: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 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如何认识失业保险:
14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各国失业保险发展进程:
早期:互助会(19世纪中叶) 1901年,比利时,政府资助的失业保险 1911年,英国,颁布失业保险立法 1940年,21个国家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1995年,61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70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文件:
1934,《失业补贴公约》、《失业补贴建议书》 1952,《社会保障最低公约》 1988,《促进就业和失业保护公约》、《促进就业和
46岁的香港失业人员陆先生:“当年我曾自杀12次,3次企 图跳楼,9次服毒,更试过一次吞200粒安眠药及镇静剂 。”
2
本章教学要求
学习目标:
掌握失业的特点与类型 理解并区分失业保险的基础理论 熟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内容
关键概念:
失业 失业保险
3
目录
第一节 失业保险概述 第二节 失业保险理论基础 第三节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学》
第8章 失业保险
宋明岷 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
/60
失业了
网友“艾力”的博客:“在失业的日子里,你会感到很无助 ,4个月像4年长,从前一个月收入3万多,现在一个仙也 不值,每天只有支出,没有任何收入,心情越来越差 ……”
网友“Josh888”:“失业最烦是面对家 人 、朋友 、亲戚, 整天有人问你失业的事,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也不想失 业啊……”
认为对失业者的帮助是一项事后的、零碎的措施
22
2、凯恩斯失业理论
社会景
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失业率高达20%以上 古典失业理论难以解释资本主义的失业现象
1936,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理论观点:
理论前提:
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具有刚性 产品市场存在生产过剩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在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100%
2. 失业持续时间:
指劳动者从失去工作到重新就业的时间间隔。
8
失业的类型
失业
自愿性失业 非自愿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9
失业的类型
根据失业表 现形式
根据失业程 度
显性失业 隐性失业 完全失业 部分失业
失业保护建议书》
15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失业保险的发展特点:
失业保险的发展速度较慢 失业保险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16
失业保险制度的问题
失业保险成本迅速上升 失业津贴标准过高,失业者消极对待再就业
等待性失业
含义:劳动者期望得到更好的工作而导致的失业 决定因素:
等待收益
>
12
失业保险的功能
双重目标 保障生活 促进就业
三大功能 维护社会安定 促进社会再生产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13
失业保险的类型与性质
四类说:
强制性失业保险 自愿保险补贴制度 失业援助制度 双重失业保险制度
两类说:
强制性失业保险 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强制性失业保险的性质
(1) 强制性 (2) 保障性 (3) 非营利性 (4) 普遍性 (5) 统一互补性 (6) 促进就业性
A. 13岁农村男孩,想到城市打临工 。
B. 富有家庭的成年孩子,生活无忧 ,不愿意工作。
C. 40多岁的残疾人,想找一份工作 做,但没有企业愿意聘用他。
D. 一个没有工作且想得到工作,但 整天只知道玩的人。
7
失业程度衡量指标:
1. 失业率:
失业率=
失业人数 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100%
我国失业率:
19
1、古典失业理论
学派与学者
学派:古典学派 奠基人:萨伊 主要代表:马歇尔、庇古
理论观点
萨伊定律:供给会自己创造需求 理论前提:
完全竞争市场 工资随劳动力供求变化而发生变动
20
1、古典失业理论
理论:就业的“市场供求决定论”
失业是暂时现象 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