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四年科学教案小学教科版(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单元分析:本单元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

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

本单元在整套教科书的总体编排上还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殖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也有紧密联系。

《植物的身体》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后面几课通过细致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

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正确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第1课:观察辣椒植株教学准备:课件、辣椒的挂图、辣椒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如:《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谈话: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

(学生画画)2.展示学生作品:问:你画的是什么植物?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

师板书:8、植物的身体二、学习新课1.研究植物的组成⑴讲述: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图片。

(出示挂图)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看图、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等)指出:你们可以自由结成研究小组,在讲台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⑵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答案。

(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找到答案。

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讨论、观察、交流、思考的时间,让同组的每一个学生达到共识。

同时让各组同学思考:用什么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

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⑶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你解答。

)问:我这有一些辣椒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⑷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辣椒,现在我请大家再来看几幅图。

(用实物投影机出示课本插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请你们小组继续研究这些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5)小结: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板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6)问: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你有办法来解决这道题吗?请你快速找出这道题的答案。

(学生继续分组查阅图书资料,寻找答案。

)学生汇报答案。

讲述:由此可见,在植物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有的植物没有根、茎,或者不开花、不结果(如藻类植物海带、紫菜、海白菜、裙带菜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三、总结评论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四、教学后记:书中呈现的很多植物学生没有见过,如果课前让学生去搜集一些这样的植物,教学效果会更好。

2、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吸水的对比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带根的植物(根要多些)及相关的工具(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教学过程:一、汇报交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你们观察了吗?有什么发现?并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生答自己的发现。

二、设置疑问,大胆猜测师:同学们课前观察的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根的秘密,可是,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了,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植物的根。

教师随机板书。

师出示在课文《高梁情》里也看过对高梁根的描述:高梁的根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一个庞大的活物,等到暴风雨来临时,高梁就能稳稳的站在土地上。

(生可能会答:1、我认为植物的根能使植物很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2、如果植物没有根,我们就能很轻松的把地上的草、庄稼、小树拔出来,大风也会把它们吹倒,甚至吹跑。

)师:看来,植物的根确实能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板书: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师:植物的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还有其它作用吗?它有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活动一: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的实验师: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

(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小组讨论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拔。

)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小组找代表汇报。

师: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封起来?(不封起来,筒内的水会蒸发,水也会减少。

)教师适当点播:1、可用橡皮泥封起来。

2、也可用两个量筒,一个量筒里放植物,另一个量筒里不放植物,让它们的水面相平,然后看看一段时间后水面是不是相平。

3、也可把这棵植物放在量筒里,倒进一些水并在水面处作一记号,然后又滴上一层植物油,最后用棉花把植物固定住,再来观察水面的情况。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水位的变化,那就先把你们的装置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结果。

生把实验装置放在室内向阳处。

(也可以放在室外,视情况而定。

)活动二:引导学生观察根师:课前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的根,发现了不少根的秘密,现在,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再来更细致的观察一些植物的根,看谁还能发现根的其他秘密。

师介绍桌上的材料,提示学生作好观察记录。

生借助工具对各种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

(教师巡回指导)(准备的植物有: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等多种。

培养皿里有:绿豆或豌豆的幼根。

工具有: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汇报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植物的根形状不一样,但数量都很多。

有的根还特别嫩,小根尖端有白色的绒毛。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细致地观察了几种植物的根,发现它们的根都很多,事实上,植物的根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挖取植物时,把很多小根都留在了土壤里,那么,一棵植物的根到底有多少呢?投影资料卡,师进行简介。

师:这么多的根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呢?1、可以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地上。

2、植物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力。

3、就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养分……师:根到底能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呢?(生想起刚才的实验)去看看你们的实验吧!生汇报实验结果:实验发现水位下降了一点儿,说明根确实能吸收水分。

师进一步讲解: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师并板书: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发现,植物的根对植物体来说作用可真不小!四、自由活动师:植物的根还有其他用途吗?(投影:几种植物的根: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人参等)谁能根据图中植物的根,说一说它们的用途?(1、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都能吃。

2、人参可以做药材。

3、地瓜能做淀粉。

4、甜菜能加工糖。

……)师:这节课你的收获多不多呢?(在课本“我的收获”栏里标出)五、拓展活动师:各小组把刚才根吸收水的实验装置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能发现水位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吗?生将装置放在一起观察,发现水位下降的幅度不同。

师:水位下降幅度不同,说明什么?(1、说明根吸收水的多少不同。

2、说明不密封的量筒里的水也在蒸发。

)师:根吸收水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课下同学们继续研究。

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六、教学后记:学生对有些植物的地下部分分不清到底是根还是茎,需要通过一些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自己能辨别。

3、植物的叶(一)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教学准备:1 、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 、分组实验材料: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

3 、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根,了解了根的作用。

那么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板书:植物的叶(一)二、学习新课1 、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1) 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两幅挂图或幻灯片: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树林里跑步。

②提问:人在沙漠中和在树林里,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③提问: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沙漠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2)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

②观察: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 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3) 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 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结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 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学生讨论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样的小孔。

(4)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 除蚕豆叶外,还可用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马铃薯的叶,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很容易找到气孔。

)②讲述:课前,我在各组的显微镜上都装好了像老师这台显微镜上一样的蚕豆叶的切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