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救援工作制度

应急救援工作制度

应急救援工作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减少财产损失,保障公众安全、维护公司声誉和社会形象,使公司在面对突发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并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或可能造成的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也适用于“事故预案”未覆盖的紧急情况,各事故部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和控制,其它情况下,参照本预案中类似的预案予以应对。

2.应急管理原则2.1应急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2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3 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强化一线员工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4 科学实用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 分级响应: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3.应急指挥机构3.1指挥机构: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中心,下设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任总指挥、公司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的救援工作的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事故发生现场,协助和指挥全公司统一行动。

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不在时,由安全管理部经理任总指挥组成临时指挥部,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夜间发生事故时,可由夜间值班领导小组组成临时指挥部,由值班组长任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发生事故时以下列分工和程序进行;在其他公司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均有责任有义务立即赶赴现场组成临时指挥部,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3.2救援指挥部职责:3.2.1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启动和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信号;3.2.2负责指挥和调整各义务消防队、各救援队的工作;3.2.3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3.2.4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发出救援请求;3.2.5负责确定事故调查小组的成员名单;3.2.6负责确定事故善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处理小组的成员名单;3.2.7负责确定事故后的组织正常生产小组的成员名单。

3.2.8负责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安排的临时性工作,接受上级领导的指挥和调遣。

3.3职责及分工:3.3.1救援指挥部职责:1、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启动和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信号;2、负责指挥和调整各义务消防队、各救援队的工作;3、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4、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发出救援请求;5、负责确定事故调查小组的成员名单;6、负责确定事故善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处理小组的成员名单;7、负责确定事故后的组织正常生产小组的成员名单。

8、负责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安排的临时性工作,接受上级领导的指挥和调遣。

3.4指挥部人员职责分工:(1)总指挥—总经理,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发布和解除救援信号。

(2)副总指挥—各主管副总,负责人员救护,工程、设备抢险和抢修,事故救援工作的现场指挥。

(3)各车间主任:协助事故属地部门负责人,组织装置生产调整或停工、受伤人员救护、现场火灾险情的扑灭、泄漏源切出等工作;并根据指挥部指令,做好本车间运行装置的生产调整或停工安排工作。

(4)生产部经理:协助副总指挥担负救援指挥命令的传递、各救援队伍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讯任务;负责事故处理时公司各运行装置的生产调整调度或开、停车调度工作; 负责本公司车辆调度以及工程抢救和救护人员或其他应急用车的调度工作;担负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工作。

根据风向、风速、水沟分布,判断扩散方向和速度,汇同质检人员开展扩散区气、水采样等环境监测,并及时汇报指挥部,必要时根据扩散区域人员分布情况通知其他厂区或周围村庄群众撤离;做好防止污水外排及现场造成污染事故的预防,负责事故废物的跟踪和处理。

(5)安全管理部经理: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确定救援方案,配合专职消防队,组织义务消防队伍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负责现场劳保用品和防毒用具协调工作;组织现场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现场警戒工作;负责指引各救援车辆到达指定地点。

(6)公司各安全员:配合专职消防队,组织义务消防队开展现场火灾险情的扑灭、受伤人员救护及其它抢险救灾工作。

(7)品管部、技术研发部经理: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检测工作。

(8)项目、设备管理部经理:负责组织工程、设备抢修,以及抢修中方案确定和抢修后施工验收工作;负责组织对事故现场用电设备、临时配电箱等电器设施进行断电。

(9)产品经营部及财务经营部经理:负责将事故现场可能危急到的物资疏散到安全位置,将厂区内可能危急到的人员疏散到大门以外;负责救援所需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根据通讯联络与环保队对周围环境的检测情况,按照指挥部指令,组织周围公司或村庄的群众进行撤离。

(10)人力资源管理部、商务管理部经理负责事故舆情监控及对外信息发布工作。

除安全管理部人员外,检查现场无关人员严禁现场拍照,并对相关网站进行检查,避免公司负面舆论。

(11)XX消防队队长:负责指挥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开展现场火灾险情的扑灭、受伤人员救护及其它抢险救灾工作。

根据通讯联络与环保队对周围环境的检测情况,按照指挥部指令,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工作。

(12)保安部部长:负责事故现场道路管制及事故后的现场保卫工作;配合疏散队指引员工疏散到大门以外,防止公司外员工入内。

3.5条件保障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

3.5.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3.5.2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质器材准备,准备各种防护器材和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消防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车间、岗位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5.3凡是应急领导机构及各应急救援队伍组员因公外出、有事必须实行请假报批制度。

3.5.3.1总指挥因公外出、有事,可以委任副总指挥主持应急领导机构的工作,副总指挥因公外出、有事必须经总指挥批准。

3.5.3.2应急救援组各小组负责人因公外出、有事必须经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批准后,并指定该小组负责人,交待好本小组所担负的职责、任务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后,方可离岗。

3.5.3.3应急救援组成员因公外出、有事,必须报请所在组负责人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岗,在成员离岗的同时,救援组负责人要立即进行缺岗补员。

4. 运行机制4.1危险源的监控公司对危险源实施可燃气体报警、高低液位报警、监控录像、安全阀等监测监控方式,根据国家标准定期对监测监控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其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对存放危险源的设备容器、区域,根据其具有的危险特性,分别设置泡沫灭火系统、消防水喷淋、应急注水系统、消防蒸汽,区域内分类存放并标示、设置防火堤,制定巡检制度,岗位人员定时巡检,确保安全。

4.2报警与通讯4.2.1公司报警与通讯设施4.2.2 24小时有效报警方式电话:县消防队:119;声光报警器:现场安置的声光报警器。

消防队出警时,拉动报警器向全体员工报警。

4.2.3 24小时有效联络方式内部:办公电话、值班电话、防爆对讲机;外部:手机;公司要求中层及中层以上领导手机24小时开机。

伤员救护、急救和医疗救援电话:1204.3 现场处置4.3.1事故报警4.3.1.1各岗位/单位如发生一般的生产、设备事故,各单位及时处理的同时,要立即汇报生产部,由生产部报告公司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

4.3.1.2各岗位/单位如发生生产过程中突然停水、电、汽、风、原料中断、停机、泵、停炉等的紧急情况,各部门的应急处理方法按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生产部以及其它部门负责人及公司领导。

4.3.1.3各岗位/单位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环境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人员中毒、伤害等紧急状态或地震、遭遇雷击、洪涝等自然灾害,立即报告生产调度、安全管理部、消防队,生产调度立即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各部门。

4.4事故接警4.4.1车间主任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发布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急救信号和事故预案,按“事故预案”制定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并立即赶赴现场对泄漏事故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根据泄漏的扩散情况组织人员建立警戒区,根据事故灾害的控制情况,发生的大小和涉及的范围决定向公司领导汇报的同时决定是否请求公司支援。

4.4.2一般的生产、设备事故:生产部接到报告后,按事态的大小和必要的信息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4.4.3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人员中毒等紧急状态或地震、遭遇雷击、洪涝等自然灾害事故:生产调度接到报告后,保证在紧急情况时,及时准确地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提供必要的信息,确保公司内部交流和协作。

4.4.4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用水枪掩护抢险作业人员控制泄漏源。

如发生火灾时,按预定的重点岗位作战方案采取有效方式进行灭火,人员抢救。

4.4.5总指挥(副总指挥)根据值班调度的报告,针对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公司的应急系统,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环境污染、有毒有害物的泄漏、人员中毒等重大影响的紧急状态或地震、遭遇洪涝等自然灾害,应立即宣布各方面传达应急状态,立即启动公司应急系统,发布命令和指示,各机构按规定程序投入抢险。

4.5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4.5.1 事故等级颜色:根据公司各部位发生火灾或泄漏的危险及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一级(橙色)、二级(红色)、三级(黄色)三个级别4.5.2各级别所包括的范围一级是指生产装置发生的火灾或泄漏事故;二级是指各罐区、配电室及冷冻机房的火灾或泄漏事故;三级是指其它有可能发生火灾及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场所或部位发生的火灾或泄漏事故。

4.6响应程序4.6.1 发生一级火灾或泄漏事故时,值班人员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向消防队报警,同时通知车间、安全管理部、生产调度,生产调度在接到一级火灾信号后,并迅速通知公司事故应急中心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公司事故应急指挥部各级指挥员和各成员单位负责人赶赴现场,根据各自的分工职责进行抢险救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