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二、课程描述
中文: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音频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和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等。

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多媒体应用设计原理、掌握常见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培养综合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信息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创新能力。

英文: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s a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digital audio technolog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 anim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 video processing. The goal of the course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 design, to master the use of common multimedia tools and software, and to cultivate the skills of using multimedia softwar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1、总目标
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具体目标
(1)学习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及掌握相关软件(计算机图像处理工具Adobe Photoshop、音频制作工具Adobe Audition、二维动画制作工具Adobe Flash和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的应用。

(2)通过“课程实验”结合案例教学,并布置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课后大作业,使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基本教学内容
1、课堂讲授教学部分:40学时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历史,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有一个整体认识。

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熟悉多媒体数据压缩的相关知识,了解主流数据压缩标准。

教学重点: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数据压缩。

教学难点:多媒体数据压缩
教学内容:
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2.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5.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简述
第二章多媒体音频技术(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声音特性、数字,音频掌握音频数字化、声音文件格式、声音质量评价,掌握使用音频编辑软件Audition处理音频文件。

教学重点:音频数字化,使用Audition处理音频
教学难点:音频数字化
教学内容:
1.数字音频技术(2学时)
1)声音的基本特性
2)声音质量的评价
3)音频数字化
4)音频文件格式
2.音频软件Audition应用(2学时)
1)声音的播放、录制与格式转换
2)声音的剪辑
3)声音的效果处理
第三章图像处理技术(1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颜色概念、颜色模式、图像与图形异同、图像数字化及图像属性,图像文件格式,熟悉数字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应用,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关键技术。

教学重点:图形图像相关的基本概念,图形与图像的区别,图像文件格式,Photoshop 应用。

教学难点:颜色模式,图像数字化。

教学内容:
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4学时)
1)视觉的基本特性
2)彩色空间表示及变换
3)图的类型
4)图像数字化
5)常见数字图像文件格式
2.Photoshop数字图像处理(8学时)
1)图像文件的创建与打开
2)图像的基本操作
3)图层及图层混合模式、图层样式
4)选区及选区操作
5)通道及应用
6)蒙版及应用
7)图形绘制
8)图像修复
9)图像调整
10)文字处理
11)滤镜及应用
12)Photoshop应用
第四章动画制作(1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计算机动画基础,动画设计方法。

掌握Flash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了解Flash中绘制矢量图像的基本方法,掌握颜色设置方法。

掌握文本工具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图像、声音、视频的导入和使用方法,掌握形状补间、动作补间的基本原理及制作方法,掌握引导动画、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了解交互动画制作,掌握动画发布。

教学重点:计算机动画基础,动画设计方法,元件制作,逐帧动画,补间动画,遮罩动画,发布
教学难点:补间动画,交互动画制作
教学内容:
1.动画制作基础(4学时)
1)动画原理
2)计算机动画的发展
3)二维动画的特点与处理过程
4)常用动画制作软件
5)动画文件格式
2.Flash动画制作(12学时)
1)Flash基本操作
2)元件和实例
3)绘图基础
4)逐帧动画制作
5)补间动画制作
6)引导动画
7)遮罩动画
8)视觉特效动画
9)反向运动和骨骼系统
10)3D动画
11)应用声音和视频
12)按钮与AS应用
第五章数字视频技术(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视频原理、视频编辑,熟悉数字视频制作软件Premiere,掌握Premiere导入、预览和编辑素材的基本方法、熟悉Premiere字幕设计器,掌握转场特效
的应用、掌握视频滤镜的应用,掌握影片音频处理功能。

教学重点:数字视频制作软件Premiere的使用
教学难点:视频数字化技术
教学内容:
1.数字视频基础(2学时)
1)电视与电视制式
2)视频数字化
3)数字视频文件格式
2.视频软件Premiere(2学时)
1)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的基本操作
2)字幕制作(字幕的创建、编辑、设置、动态字幕制作、字幕模板、创建和导入
字幕文件等)
3)视频编辑(序列编辑、节目的编辑预览输出)
表1 课程讲授学时及安排
2、课程实验部分:32机时
课程实验共16个
表2 课程实验及安排
课程实验由主讲教师负责,实验室教师及助教辅助指导,每次实验都验收并评定成绩。

四、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上机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课程成绩组成:平时成绩30%
(含到课和课堂表现、讨论课表现、期中考试等)
课程实验30%(作业主要以作品形式在实验课提交)
期末考试40%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参考书:
六、授课手段
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课堂讲解、实例制作和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