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与主要自然带-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冬寒夏热,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极地气候
极地地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
⑵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或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⑶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不同点:①年降水量,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在700毫米——1000毫米之间,而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大于l000毫米;②最热月均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小于20℃,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大于25℃;③最热月气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8月,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7月(北半球)。
⑶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都有明显的干湿季;最热月均温都在20℃——30℃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地中海气候300-1000
少雨型
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50
5.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形成原因
⑴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后两处虽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
极地气候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注: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气温变化特点为冬温夏凉
从降水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
年雨型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冬雨稍多)
夏雨型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或干旱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1500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末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
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最热月出现在雨季
热带沙漠气候
回归线-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纳米比亚、墨西哥、秘鲁、智利境内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沿岸受寒流影响,干旱多雾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最冷月气温0°-16℃
最冷月气温<0℃,最热月气温>15℃
最热月气温10℃左右
最热月气温<5℃
气温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冷夏热
冬寒夏凉
终年严寒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全球气候与主要自然带
(一)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
2.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
——先理清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全球大陆上气候之大概分布
3.气区
气候成因
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0°-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澳大利亚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仅亚洲东北部)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异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有余、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或东风带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高山、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
4.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判断(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从气温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
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亚寒带型
寒带型
气温指标
最冷月气温 >16℃
不同点是: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月,年降水在500——700毫米之间,但日本等地降水偏多;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大于0℃,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小于0℃。
7.气候资源的评价及综合利用。
气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气候资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目前人类广泛利用气候资源的领域有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旅游和医疗等。应特别关注几种重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
⑴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不同点:①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5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在500毫米—1000毫米之间;②最热月气温,热带季风气候为5月,热带草原气候在3、4月。
⑵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最冷月均温都大于0℃;干湿季不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