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温馨教室创建与评比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一切的校园设施为学生服务为宗旨,营造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让幽雅的、健康的教室文化,影响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融洽、和谐。
让学生的生命在充满温馨气息的教室里更加灿烂。
二、创建口号:我的中队,我的家
三、创建项目:
1、创造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1)“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
(2)“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
2、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1)教室内展示“温馨教室”主题版面,内有中队特色名称、中队口号等。
(2)在教室门口布置“信息栏”,张贴下发的各种资料、张贴各类班务表格。
(3)板报上布置“荣誉角”,张贴班级获得的奖状。
(4)教室内布置“绿化角”、“红领巾书角”,由队员轮流负
责整理,保证卫生洁具、图书的整齐摆放,绿化无坏死。
(5)定期更换“学习园地”、“黑板报”和“雏鹰争章”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
(6)根据学校活动及班级实际,可适当加以其它个性布置。
3、营造温馨教室,创建快乐中队,争创和谐校园。
(1)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该热情、真诚、公正,不偏袒,讲究实效。
(2)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处于一种非权势的状态,体现出和蔼可亲的一面,师生之间积极相待,交流和谐。
(3)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教师要学会关爱、理解、宽容所有学生。
(4)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回报教师的爱。
尊重教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
(5)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四、评比标准:
1、教室布置主题鲜明——创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温馨环境。
(主题内容要求思想健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理念具有教育意义。
)
2、整体配置。
(整洁美观、和谐统一,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彰显中队建设理念,切合学校工作要求。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能充分体现队性、个性。
)
3、中队角。
(根据各中队特点布置版块内容,构成系列,体现
出中队的特色。
)
4、教室“墙文化”。
(设计醒目、美观,内容有针对性、实效性,具一定创造性。
)
5、教室整洁。
(讲台、课桌椅等摆放整齐。
)
五、注意事项:
1、各种张贴或悬挂物,不仅要求端正,牢固结实,稳妥安全,也要注意高矮适中,即底边与一般学生的视平线等高(指站立着)。
2、布置教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整体设计,可以发动广大同学提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比,选定最佳方案,予以实施。
各项具体布置任务,也尽量发动更多的同学去承担,特别要注意发挥同学的兴趣、特长。
教室布置如需进行大的调整,甚至“更新换代”,一定要经过中队委员会和全体队员讨论,要体现集体的意志。
布置教室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
3、张贴物应主要摆在教室的后方和侧方,正面墙壁切勿张贴一些太显眼的东西,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