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希腊神话的特点:1、思想内容特征:(1)神人同形同性;(2)故事性很强是最主要特征;(3)追求光明,热爱现实生活。
2,艺术特征:三大特征:想象力极强、故事性极强、哲理性极强二、《荷马史诗》1、《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是一部英雄史诗,民族首领从各方面受到歌颂。
2、《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一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成为文艺复兴和十八世纪流浪汉小说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1)英雄形象:阿基琉斯是英勇,自私,残忍,这是西方人民族性格的反映(个人至上)赫克托耳是责任心强、英勇、有正义感一个悲剧式英雄。
东方式的英雄。
奥德修斯:勇敢、大力无穷、很有智慧。
(2)文学内容:英雄和美人事故始终不变的主角,勇气和激情是史诗中永恒的绝唱。
《伊利亚特》重在写民族之间的战争,以英雄业绩为中心,用大量篇幅描写英雄们的战斗,歌颂他们的勇敢、忠诚,充满英雄主义气息。
《奥德赛》则着重描写人的苦难,表现人生的艰厄,人生活在对立面的包围之中,《奥德赛》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着重描述孤身一人的境况下坚持抗争的第一人。
(3)思想基调:积极乐观表现人的主动进取精神:特洛伊交战双方的战斗精神;奥德赛的航海冒险经历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表现人的创造力(4)艺术成就○1结构的精巧严谨:高度集中的叙述方法。
《伊利亚特》把10年的故事集中在最后51天,在51天有突出地描写关键的20多天,20多天中重点又是4天的战况。
《奥德赛》把10年历险故事压缩在40天,具体又只写5天。
○2塑造众多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勇猛执着、非常自我。
赫克托耳:刚毅理智、责任感。
奥德赛:大智大勇、坚韧不拔。
阿伽门农:刚愎自用、专横跋扈○3语言质朴自然:重复手法和套用的手法;比喻手法的大量运用三、古希腊三大悲剧1、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的普罗米修斯》对戏剧的贡献:○1首创英雄悲剧,命运悲剧;○2发明了第三个演员,由此有了正式的对白2、索福克勒斯———“戏剧界的荷马”《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的主题:第一种:认为作者表现的是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第二种:认为表现了“恋母情结”。
第三种:认为表现了“神法崇拜”与“乱伦禁忌”。
第四种:观念是原型批评《俄狄浦斯王》对戏剧的贡献:○1打破了悲剧三部曲的形式,使每一出戏剧都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2增加了第三个演员,是人物对话占主要地位;○3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4发明了活动布景,是人物活动丰富多彩。
3、欧力庇得斯——《美狄亚》;善于描写女性与心理。
四、基督教文化五、但丁《神曲》1、但丁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说他是一流作家?但丁的二重性:三个因素决定了但丁的创造(1)知识结构带有明显的二重性;(2)感情生活;(3)政治生活2.、《神曲》(1)题目:○1他用意大利文写作,没用官方语言拉丁语,不很严肃;○2但丁称体裁高雅的作品为“悲剧”,体裁低俗的为“哀歌”,属于两者之间的称之为“喜剧”;○3《神曲》以悲起始(地狱),以欢乐结束(天堂),因而可称为喜剧。
(2)结构:《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
这三个境界的结构异常均匀、严谨,共9层。
(3)思想内容:○1是一部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2是同时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3表现了反对中世纪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潮。
(4)《神曲》思想意义的二重性:○1进步性:对宗教教会人士的揭露和批判;对知识和人才的崇尚。
○2局限性:他虽然批判宗教教会人士,但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宗教思想;他虽然批判贵族和统治者,但他理想中的王国还是由贵族统治者领导;他虽然崇尚知识,哲学,但同时又认为知识,哲学是服从信仰,低于信仰。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维吉尔不能带他进入天堂,而是把他留在地狱;他虽赞美爱情,却又把贪色的人放在地狱。
(5)《神曲》艺术特点的二重性:一般认为有两面性:一方面有旧的因素——中世纪的因素;又有新的因素——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因素。
○1表现在结构上:《神曲》追求的是完整、完美、完善,具体表现在篇章结构上。
○2用了象征和梦幻的写作手法,同时又用了现实主义手法。
○3用俗语写作。
○4在修辞手法上用常见的事物来比喻一些难以理解的事物,使形象化的手法。
○5非常注重对环境的渲染和气氛的烘托,把虚构的事件写得真实而具体。
《神曲》的地位和影响:《神曲》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二希”文化合流的名著,它以第一人称写成,诗人的主题意识鲜明强烈,反映出个性解放的要求,它把理性、爱情和信仰合在一起,这是“二希”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它最先为西方人打开了一个奇妙的古代世界;它冲破拉丁文的禁区,而以意大利文写成。
这些都表明了但丁是高高地站在欧洲思想文化发展史的一座界碑上,在他身后中世纪奄奄一息,在他之前,文艺复兴已露出曙光。
《神曲》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西方近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二希”文化合流、碰撞,从而敷衍出许许多多伟大的作品来。
它的入世精神,它的理想寄托,它将现实、神话融于一种艺术构思,以及它那越抽象越概括的典型手法,不仅给西方文学提供了思想模式,而且也提供了艺术的模式。
一部近代、现代西方文学史是从它演化出来的,它是我们研究西方近代、现代文学的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
六、文艺复兴时期1、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2、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被称为佛罗伦萨文坛上的“三杰”。
3、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
4、薄伽丘《十日谈》(1)主要作品:薄伽丘早期作品是一些爱情为主题的传奇故事(2)《十日谈》——“人曲”《十日谈》的问世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3)主题思想:主题一:反教会。
A揭露教会的腐败黑暗;B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C揭露教士的恶性劣迹;D宗教平等;E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主题二:歌颂爱情。
A坚贞纯洁的爱情;B婚外恋;C再婚;D肯定情欲。
主题三:美丽而卑微的女性形象(4)艺术特点:A运用框架式结构;B用讽刺、幽默与对比的手法;C雅俗兼备的语言。
5、弗朗索尼.拉伯雷——《巨人传》(1)、作品介绍:《巨人传》由五部分组成,三代巨人:高浪古杰、卡冈都亚、庞大固埃,一代胜过一代,最后庞大固埃和朋友巴奴日远涉重洋,寻访神瓶。
神瓶的启示是“喝”,即到智慧之泉,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是全书的精神总结。
(2 )、《巨人传》的构成:第1部的主人公是国王高浪古杰的儿子卡冈都亚;第2部的主人公是卡冈都亚的儿子庞大固埃;第3部用大量篇幅讨论巴汝奇要不要结婚的问题,在这里作者对宗教迷信加以揭露和嘲笑,随后庞大固埃、巴汝奇、若望修士一起出发到世界各地寻找“神瓶”。
(3)、巨人特点和象征性:《巨人传》描写巨人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大”,作者用夸张的手法从各个方面描写巨人的巨大性,这些巨人具有象征意义。
○1体魄描写,着重写下体:拉屎放屁生小矮人A巨人的体形巨大,力量无穷;B人与世界在饮食中相逢;C全民性飨宴;D《巨人传》的厨房是观光之地,它是欢快的源泉,代表丰富的事物与筵席的享受。
○2说笑描写:A小说充满说笑精神,从作者到人物,对任何事情都有说有笑,大说大笑,不避粗俗。
B作者以商贩兜售口吻开始,以,放牧人的吆喝辱骂○3知识描写:巨人的朋友巴奴日是智慧的代表,他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者,作者陈他是“老好百姓”。
○4战争描写:小说把战争当做是狂欢节。
反讽:小说的讽刺精神主要表现○5航海描写:○6贯穿情节的媒介:“喝”。
“喝”象征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渴求知识,追求幸福,开创新世界的愿望——这是《巨人传》的核心意义。
(4)思想内容:A、赞扬人的伟大力量,歌颂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
B、嘲讽经院哲学的经院教育,提出新兴资产阶级新的教育观。
C、表现反对掠夺战争,热爱自由和平的思想。
D、通过巨人帮助约翰教士修建“德廉美”修道院,反应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
(5)、《巨人传》中“狂欢化”的特征:A、滑稽荒诞、流于粗野。
B、以“笑”为武器的精神解放。
C、俗文化品格,狂欢化精神是西方俗文化品格。
D、反讽:主要表现在航海旅行中。
狂欢化精神的最大特点是自由平等,角色互换,反对权威压迫表现的是俗文化品格。
(6)、《巨人传》的艺术特点:A/、第一部长篇系列小说,欧洲散文体长篇小说的开端。
B、继承了法国中世纪那列孤等民间文学的夸张、幽默,讽刺的传统。
C、一粗俗的形式表达严肃,崇高的思想主题,具有崇高于粗鄙之中的审美品格。
(7)不足之处:毕竟是第一部长篇,其结构松散,内容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出现前后不统一的现象。
6、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最大成就就是塑造了一个千古不朽的喜剧形象。
(1)、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个鲜明生动而又复杂矛盾的艺术形象,在这个可敬可爱而又可笑可悲的人物身上,同时存在善良正直,无私无畏,坚持真理,嫉恶如仇,主观武断,迂腐顽固。
A、性格中的矛盾正式处于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
B、是作者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矛盾的反映,是人文主义时代的反映。
C、不畏强暴,,立志扫尽人间不平。
D、清醒时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
E、糊涂时是一个乱冲乱杀的疯子。
(2)堂吉诃德的形象总结:a、滑稽与崇高、喜剧与悲剧的统一体(滑稽的戏剧性表现在:形象,行动,语言,思维方式上。
崇高的悲剧性表现在:理想主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为坚持真理可以不昔生命)b、痴迷的幻想家和清醒的智者的矛盾的结合。
(心灵与现实的脱节)堂吉诃德的精神:A言行一致,锄强扶弱;B、具有崇高的理想;C、对爱情忠贞不渝桑丘——西班牙农民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
(3)、《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A、人物塑造上:努力刻画人物形象性格,着力塑造艺术典型,小说采用了矛盾对照的手法。
B、结构上:它发扬了骑士传奇和流浪汉小说的长处,以堂吉诃德和桑丘的“游侠史”为中心线索,串演了许多人物故事,引出各式各样的人物C、艺术风格:达到悲剧与喜剧,严肃与滑稽的巧妙结合。
D、语言特色:作品运用了三百多句西班牙民间俗语和谚语。
7、莎士比亚(1)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的主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
《奥瑟罗》是一部富于时代气息的爱情悲剧。
《李尔王》是一部社会画面广阔、理想光辉强烈的悲剧。
《麦克白》是一部揭露和鞭挞野心的悲剧。
(2)、《哈姆莱特》○1哈姆莱特形象分析:A 、快乐的王子;B、忧郁的王子;C、延宕的王子;D、复仇的王子;哈姆莱特思想性格的形成于发展,大致经历了“快乐的王子”。
“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复仇的王子”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