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短评写作教案

新闻短评写作教案

2010年湖南高考新题型:新闻短评写作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短评的内涵、特点和写作要求;2、把握短评的一般要求,学习写作新闻短评。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短评的主要写法并规范答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合作探究、自主展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新闻无时无处不在。

小到我们学校,今天祁阳二中的老师们来我校指导工作;大到国家,14日7:49分在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

对于这些新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评论,其实高考对这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也有具体要求。

二、考点阐释2010年湖南高考将在“阅读”和“表达”两部分命题提供选择。

阅读方面的命题,以外国小说、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为主,强调个性化的感悟以及多元化的解读、探究等,注重考查考生对有关材料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有个性、有创意的解读。

表达方面的命题,强调语文的实际应用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交流,注重考查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新闻短评是命题的一个重点。

它篇幅短小,通常为千字以内,有的只有三五百字,考试时甚至要求考生控制在百字以内;选材广泛,大至国内外重要事件,小至衣食住行问题。

以新闻短评这样短小的文章样式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对写作技能的要求更高。

三、知识回顾新闻评论被称作是“报纸的心脏”,而短评则被称作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简明扼要的新闻评论文章。

(一)新闻短评的特点第一、观点鲜明。

由于要在极其短小的篇幅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短评的观点态度一定要鲜明。

一般观点放在开头,但也可以在文末或文中提出,但论点一定要明确、有力。

第二、说服力强。

虽然只有短短100个字,但说理论证还是非常重要的,说服力就成了短评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这就决定了短评选取的论据一定要准确,能够真实地反映论点,有力地支持论点,具有典型性、客观性。

第三,语言精炼。

短评的语言要一字千金,表述准确,不能东拉西扯,苍白无力。

第四,脉络清晰。

高考要求短评一般一百字左右,短短一段文字中,要有观点、有论据,有概括、有阐述,只有脉络清晰,才能说清楚、讲明白。

(二)新闻短评的构成要素新闻评论是由叙事、说理、溶情三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三者各司其职,叙事为说理打基础,是说理的论据,说理使叙事深刻,是评论的主体,溶情使短评升华。

叙事:指对新闻报道的引述,旨在诉诸读者的直觉,以事实触动人,同时为评论设置对象,这里需要注意引述不是整篇复述新闻报道,而应以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报道中的新闻事件。

说理:新闻短评,顾名思义,就是要评,要议论,要论述,要讲道理,说理是短评的重头戏,决定着一篇短评的价值高低和分量轻重,要写好说理部分,除了注意议论的三要素和运用各种逻辑推理,关键是要说新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震。

溶情:是指新闻短评中所表达的情感要真切、深切。

真切是要求真情实感,切忌矫情、虚情;深切是要求表达深刻、深厚的感情。

新闻短评的溶情,也必须避免浅白直露,而是应该像盐溶于水一样表现在叙事和说理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感染着、感化着读者。

(三)平时所见新闻短评与考场新闻短评有没有区别?有区别:1、考场短评行文无需再次概括新闻事实,开门见山表明观点;2、篇幅字数有限制。

四、典型题例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如学生会副主席、某某报小记者、某某市三好学生、某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营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材料2: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交换热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敷的35%以上。

•你对中学生使用名片有何看法?请简述。

(100字左右)方法点拨第一步:读懂材料,弄清事实先抽出新闻材料五要素(时,地,人或物,事,因,果)中的核心二要素人或物及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

后“重组”材料: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及以上的,按材料“似”或“异”的组合展开同或异向合并。

如上文材料1、2的“物”分别是名片和名片交换热,“事”分别是中学生分发名片和交换名片成风。

重组信息拟成答案:名片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

第二步:写作短评,评说现象答案示例①中学生使用名片无可非议。

(总说作肯定观)∣(因果)名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能简明而直接地向别人介绍自己。

‖(并列)同时,使用名片既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要求,又是一种时尚的表现。

‖(并列)另外,中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应学会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地表现自己,推荐自己。

(从事件结果角度分说理由)(113个字)答案示例②中学生使用名片为时尚早。

(总说作否定观)∣(因果)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所接触的人多是自己熟悉的,通过名片介绍自己纯属多余。

∣∣(并列)另外,过早地使用名片,虽然时尚,但不符合校园生活要求。

同时,还会助长一些人的虚荣心,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事件必要性和结果角度分说理由)(103个字)小结:1、结构图示:总因果分肯定、否定并列、递进肯否结合正面、反面结合理论上,短论总体结构展开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但从出卷及阅卷实际说,以直接亮出观点的总―分、总—分―总两种结构为宜。

语法层次是因果关系。

受答题时间限制,考生亮出观点应旗帜鲜明,决不含糊。

可“开放性”地作肯定观、否定观、肯定否定兼及的辨证观;应单刀直入,一针见血,不能有废话和太多的曲折。

在分说部分,强调富有逻辑自圆其说地说理,不列举事例;强调发散思维,联系事件的起因、结果、做法等对事理多从横向及纵深“探究性”地挖掘,铺排语法层次以句群和复句中的并列、递进等关系为主。

2、题型分析从材料多寡看:有单则材料型和多则材料型。

从写作主体看:有单角色型和多角色型。

单角色型:指的是“我”对新闻事件的看法。

多角色型:指的是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的人的身份是不同。

例如:请思考,针对下面叙述的事件发表简短的议论,不同报刊的编辑会怎么写?事件:在上海,一刘姓女硕士因为“顶风撞红灯”且拒受处罚,破天荒被行政拘留10天。

①、《法制报》编辑:(如何营造好的遵纪守法环境,需要市民自觉配合,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城市如何保持一贯的严格管理。

)②、《教育报》编辑:(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和法治观教育。

)③、《市民晚报》编辑:(为了创建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每一个市民都应从自己做起,从文明行路、文明骑车做起。

)3、短评写作中常见的问题:(1)没有观点或者观点含糊其辞。

(2)大量转引原材料,没有分析,说理不透。

(3)条理不清,语无伦次。

(4)字数严重超标。

(5)观点偏激,强词夺理,令人无法接受。

五、牛刀小试阅读下列材料,请自选角度写100左右的新闻短评。

近年来,明星移民,国外产子的现象颇为常见,土生土长的中国著名演员巩俐远嫁新加坡并于上月宣誓加入新加坡国籍。

章子怡早前开心地宣布已与美国富豪男友Vivi Nevo订婚,以及明年结婚;坦言有计划结婚及生育,她强调‚即使下一代是美国人,但她永远都是中国人‛。

同样2006年前乒乓球国手邓亚萍,在巴黎一家医院剖腹产下一男婴。

有人质问邓亚萍:为什么把孩子生在法国?中国之大,就没适合她生孩子的地方吗?分明是想混法国国籍。

消息传出后,引起公众的关注,国内网友们更是掀起激烈的争论。

1、为上面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明星移民,国外产子现象引发争论或明星名人户籍移民引争论2、有人认为这是不爱国的表现,有人认为这与爱国无关,那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答案示例1:不管是国外生子还是移民他乡,这与爱国无关。

巩俐、章子怡加入他国国籍完全是为了爱情。

邓亚萍法国生子又与爱国有何关联,爱不爱国不是拥有哪国的国籍,那是发自心里深处的情感,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就是最好的证明。

再说加入外籍是她们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巩俐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们还是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此类现象。

答案示例2:这是不爱国的表现。

巩俐此举虽属个人权利,却伤害了很多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对于明星加入外国国籍的意图,可能每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但在国内名利双收的时候却放弃滋养自己的祖国,有一点忘记爹娘的感觉。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形时,应当记住做中国的公民是最基本的爱国表现。

六、巩固练习:(一)、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后面两题。

材料1. 2008年8月18日中午,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被视为国人的骄傲的中国选手刘翔因伤退出比赛。

对中国人来说,北京奥运会最值得期待的恐怕就是刘翔的110米跨栏了。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场比赛刘翔就黯然退场了,给数万名正在狂热呼喊‚刘翔加油‛的观众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

刘翔的退赛,引发了热议……材料2. 1994年第17届冬奥会上叶乔波为中国代表队夺得冬奥会上的首枚铜牌。

在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腔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

‚叶乔波精神‛一度是被广泛宣传的,叶乔波成了英雄,成了诠释‚中国精神‛的形象代表。

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甚至不少人还担心她‚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1)仿照下面一句话,续写后半句。

叶乔波的“坚持”让人钦佩,更让人心酸;(刘翔的退出让人惋惜,但更让人欣慰)。

(2)针对上面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刘翔不必成为第二个叶乔波。

竞技体育不是以运动员玩命来来博取观众欢心的斗兽场!。

在可能严重损及健康的情况下,选择了退出是明智而理性的,体育的终极目的是锻炼国人的体魄。

刘翔是真正的英雄,为了满足国人的期望,拼到了最后。

他唯一没有做到的就是把自己整成残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翔的退出和观众对他的理解,标志着我们对体育精神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比叶乔波,刘翔所受的心理压力更大,更何况他的伤痛还不能和当年的叶乔波相比。

如果发扬“叶乔波精神”放手一搏,拿奖牌甚至卫冕金牌也并非全无可能。

退一步说,就算不成功也要成仁,战死疆场也比“做逃兵”英勇悲壮啊!但是刘翔没有,只因为他“并不是为了跨栏而活着”。

在可能严重损及健康的情况下,刘翔选择了退出,选择了独自承受所有的指责与非难。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时代的进步已经使人们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刘翔的放弃,也能够更理性地对待代表“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的金牌了。

)(二)、阅读下面的新闻,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2009年5月5日,山西省繁峙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和反贪局长穆新成被纪检部门实施‚双规‛,记者从可靠渠道获知,其资产肯定超过1亿元。

与5辆各价值100万元以上的汽车一起被查扣的,还有穆新成曾经救助过的贫困者赠送的多面锦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