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信息改造工程机房工程招标需求一、技术规格及售后服务要求(一)技术规格说明预算总金额为232.70万元。
1.医院简介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原川沙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始建于1938年,于1990年12月迁入川沙镇川环南路490号。
医院占地面积47662平方米,建筑面积84382平方米。
医院目前开放床位800张,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8个、职能科室9个。
医院现有职工总人数1380人,其中高级职称109人,中级职称445人。
2014年门急诊量超过185万人次,出院人次近3.2万人次,手术人次数15140。
2.项目简介本项目机房工程包含中心机房和灾备机房建设,中心机房位于浦东人民医院医技楼四楼,灾备机房位于住院大楼裙楼二楼。
机房工程整体面积共约235平米左右,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中的B级标准建设。
本次机房为改造项目,本项目需考虑原有装修、墙体拆除,机房区域相关管道拆除或移位,市电总线等线路改造等;结合计算机场地建设规范的要求以及机房的实际情况。
机房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以及相关系统参数指标的余量设计,使建成后的机房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领先地位,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机房扩容的需要。
供应商需充分考虑该项目实施中所可能发生的一切费用,为完成本项目而配置的各类设备、线缆、附件、配件的品牌、规格、数量、报价均应予以明确填报,设计需完整、准确。
采购文件中所提及的技术规范要求作为本项目参考技术要求,供应商在深化设计方案制作中应注意补充增加,技术方案解释力求完整,完善并进一步深化,采购文件中技术参数的未列项并不表示采购人放弃对此项技术指标的要求。
施工前需进行深化设计并经采购人确认方可进行施工。
3.货物需求一览表4.对供应商的总体要求供应商在上海有本地服务机构,具有一定规模的、固定的专业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队伍、维护人员,且能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5.功能要求本项目中及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的部分,需达到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基本要求。
5.1.机房工程总体要求5.1.1.基本要求机房建设标准为B级。
机房建设工程需实施范围如下:中心机房(位于医技楼四楼),机房建设区域面积约148㎡;灾备机房(位于住院裙楼二楼),机房建设区域面积约87㎡。
5.1.2.建设原则(1)适应多种类型的计算机设备;(2)具有先进性;(3)确保运行安全可靠,便于管理;(4)具有灵活应变的能力;(5)具有阶段性发展的适应能力;(6)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5.1.3.设计依据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市场上通用的规范进行。
基本技术依据的概念,以此为参照和等同(包括特性参数要求标准、特性参数测量方法规范标准、电气设计规范、安全要求等)。
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JGJ 73-91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T 10796-01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DBJ 15-48-2005 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4717-93;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5631-2008 特种火灾探测器标准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5.2.机房装修5.2.1.布局设计机房的设备布置需满足机房管理、人员操作和安全、设备和物料运输、设备散热、安装和维护的要求。
机柜的摆放布置需规范合理。
中心机房(一类区域)规划摆放至少20个机柜,中心机房(二类区域及通讯机房)规划摆放至少9个机柜,灾备机房规划摆放至少12个机柜,机柜为19英寸标准服务器机柜,42U空间,宽度为600mm,深度为1050mm 或以上。
每机房安全出口不得少于两个,且分散布置。
门向疏散方向开启,可自动关闭,并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原有结构图➢中心机房原有结构图➢中心机房一类UPS间原有结构图➢灾备机房原有结构图●规划改造平面图➢中心机房规划改造平面图➢灾备机房规划改造平面图供应商需根据原有结构图及规划改造平面图对应的结构调整,考虑原有装修、墙体拆除,机房区域相关管道拆除或移位,市电总线等线路改造等;5.2.2.装修设计机房装修设计需满足各种设备和管线的安装和维护要求。
围护结构的材料选型需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防潮、少产尘、符合环保等要求,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的材料,不得使用强吸湿性材料及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作为面层。
对需改建的地方根据荷载要求采取加固措施,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对机房内机柜摆放位置进行承重加固,承载重量不得小于800Kg/㎡。
UPS供电区需针对不间断电源系统摆放位置设立地面加固,承载重量不得低于1500Kg/㎡。
中心机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隔墙上的门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需为非燃烧体。
机房外窗需全部密封,内墙壁采用彩钢板饰面,板面厚度不得小于13.0mm,钢板厚度不低于0.6mm,且表层做防尘、防潮、防静电处理及保温隔热处理;顶棚做防尘、防水、防静电处理及保温隔热处理。
踢脚板采用光面不锈钢板,厚度不小于1.0mm。
机房地面设计首先需满足使用功能要求,铺设600*600*35mm全钢无边防静电活动地板。
防静电地板承载能力应达到均匀载荷大于1000kg/m²,防静电地板上任何部位的集中载荷应大于300kg,在直径为6cm的加载点上承重300kg的载荷时,挠曲量应小于2mm,并无永久性变形。
可调支撑应能承受1000kg以上的垂直负荷,且板面应有一定的耐磨擦性。
防静电地板在温度为21±1.5℃,相对湿度为30%时,防静电地板的静电电压应低于2500V,表面电阻值应为105Ω-108Ω。
活动地板的高度根据电缆布线和空调送风要求确定,不小于400mm;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采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材料;楼板做防尘、防潮、防静电处理及保温隔热处理。
为保证地面的洁净度,地坪作平整清洁处理后,刷环氧树脂地坪漆三遍以上。
为防止机房楼板产生结露现象,地坪采用防火保温棉进行保温。
空调机布局要考虑使气流流动顺畅、阻力小,布局要均匀、合理,保证机房内温、湿度达到BG50174规定的B级机房标准。
空调的送风、回风不应有短路、旁路现象。
5.3.机房电气系统中心机房的一类UPS间位于一类机房垂直下方一楼。
中心机房市电总进电位置位于医技楼一楼,中标供应商需负责除市电总进电外的全部的机房供配电电缆、设备及设施建设。
机房信息设备的配电需采用专用配电柜,机房市电输入功率不小于机房设计满载总功率使用要求并考虑充分冗余,信息设备的电源连接点及其他辅助设备的电源连接点需严格区别,并有明显标识;配电线路的中性线截面积不小于相线截面积,单相负荷需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需为机房配置双路市电自动切换设备。
供配电系统负载容量设计时需为机房系统的可扩展性预留备用容量,实际输出功率应大于后端负载的1.5倍。
供配电系统采用交流50HZ,380V/220V,接地系统采用TN-S方式,零线和地线分开设置,及大楼接地网作有效连接。
配电柜均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控制,并设过负荷、短路保护等,并安装电流、电压的检测液晶指示仪表;配电柜应具有火警联动、断电保护功能装置,并具备及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接口能力;配电柜内预留备用供电回路,以便增容和维护使用。
机房动力和辅助设备用电配电柜和UPS配电柜需单独设置。
机房采用双路市电供电,总配电柜需配ATS自动切换开关。
低压配电线路需采用阻燃铜芯电缆,电缆沿线槽、桥架或局部穿管敷设;配电电缆桥架及通信缆线桥架尽量避免并列或交叉敷设,如有交叉敷设点,配电电缆桥架应敷设在通信缆线桥架的下方;活动地板下作为空调静压箱时,电缆桥架的布置不得阻断气流通路。
机房每个机柜下安装UPS供电防雷插座2个,插座安装总数按机房远期最大可安装机柜数目计算,全部采用防脱扣的工业连接器;UPS供电回路安装机房专用12口C13、C19接口的PDU;每个机柜至少配置两个PDU;PDU额定值:10A/250VAC。
机房配置模块化UPS电源系统为设备供电,机房所有供配电柜的设计需考虑机房将来再增加UPS电源模块,因此,机房的供配电系统从输入到输出都应该为将来的平滑升级做远期的预留设计,包括配电设施、空开、线缆和桥架路由等。
机房照明要求:主要照明光源采用高效节能灯,机房照度不低于500流明,其他辅助间不低于300流明;工作区域内一般照明的照明均匀度不小于0.7;照明灯具供电采用单独支路或专用配电柜供电,照明供电线路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各个分区分组控制的控制照明灯具。
5.4.防雷接地系统机房接地包括计算机专用直流接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防雷保护1)在市电配电柜、UPS输入、输出柜处各加相应型号的防雷浪涌吸收装置。
防雷系统应采取三级防雷措施。
2)服务器、网络机柜等重要设备使用防雷插座;光纤金属护套等外部接入的网络通讯线路需进行防雷处理;所有信息线路架设均需用金属线槽屏蔽接地;抗静电地板、金属墙板、金属吊顶板、玻璃隔断金属框架及设备机架机柜等均应做安全可靠的接地。
3)部分对功能性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线的机房信息设备,接地线应及其他接地线绝缘;供电线路及接地线应同路径敷设。
4)机房设置等电位联结网格,网格四周设置等电位联结带,并通过等电位联结导体将等电位联结带就近及接地汇流排、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进行连接。
每台电子信息设备(机柜)采用等电位联结导体就近及等电位联结网格连接。
5)等电位联结网格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²的铜带或裸铜线,并在防静电活动地板下构建。
6)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R≤1Ω;零地电位差≤1V。
静电保护机房防静电地板或地面需有静电泄放措施和接地构造,机房和辅助区内的工作台面需使用导静电或静电耗散材料,地板及工作台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值需在2.5×104~1.0×109Ω间,且具有防火、环保、耐污耐磨性能。
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需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接地的连接线需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采用焊接或压接连接。
部分位置使用导电胶及接地导体粘接,其接触面积不得小于20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