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健康社会教案新12篇

大班健康社会教案新12篇

换牙了活动目标:1、了解换牙的过程,知道换牙时要注意的问题。

学会正确护理方法,拥有健康度牙齿。

2、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换牙期所带来的成长喜悦和烦恼。

活动准备:镜子、牙刷、牙膏、杯子。

活动过程:一、了解牙齿的形状1、猜谜语引入主题:“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

中午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2、用小镜子照口腔,观察自己牙齿的形状,把它画下来。

3、展示牙齿形状,结合交流,认识门牙、尖牙、磨牙。

4、牙齿除了吃东西,还有什么作用?小结:牙齿的形状是大大小小,有粗有细的,排列得很整齐,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牙齿除了能帮助我们咀嚼食物,还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发音,说话清楚。

二、交流换牙的感受1、请换牙的和没换牙的幼儿张嘴,看看他们的牙齿有什么不一样,引出“换牙”的概念。

2、请换牙或牙齿松动的幼儿说一说换牙的感受。

讨论:为什么要换牙?换牙时该怎么办?到了六岁左右,小朋友的乳牙就会掉,换上恒牙。

乳牙掉了会出少量的血,可以漱漱口。

别舔新长出来的牙,不然牙就长歪了。

换牙时多吃点蔬菜,增加营养。

长双层牙了,赶紧把乳牙拔掉。

小结:小朋友最初换牙时总感到害怕担心。

其实,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换牙的特殊经历,让你们真的长大了!三、探究:刷牙请幼儿探讨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师请一名幼儿示范讲述正确的刷牙过程:用水杯接一杯水,先在牙刷上挤点牙膏,再喝一口清水漱口,然后开始刷牙,将牙膏泡沫吐出来,最后喝水将嘴漱干净。

小结:换牙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小朋友记住正确的刷牙方法,还希望你们每次刷牙后都用小镜子检查检查,让镜子成为你护牙的小帮手。

教学反思:警察叔叔您好活动目标:1、产生尊敬叔叔的感情和向警察叔叔学习的愿望。

2、能用“假如我是警察,我要……”的句式进行想象讲述,提高语言表达恩呢管理和想象能力。

3、初步了解警这个职业的基本情况,热爱警察,尊重警察,懂得从小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活动准备:活动前收集与警察有关的资料,幼儿事先准备问题。

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

教师介绍民警这个行业,鼓励幼儿提问:平时,大家都很喜欢模仿警察叔叔,有的小朋友长大以后还想当警察。

你们最想问什么问题呢?2、提问:警察叔叔都有哪些本领?打开书看图画。

有警察叔叔帮小朋友找妈妈;警察叔叔抓坏人;警察叔叔救被困的儿童。

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提出问题,了解警察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情况。

关于警察叔叔的工作,你们有些什么问题呢?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提问,幼儿了解警察的种类,警察的工作特点,重点介绍交警和110民警的工作。

3、想象讲述:“假如我是警察,我要……”。

通过了解警察的工作,引导幼儿进行讲述,并运用规定的格式“假如我是警察,我要.....”进行想象讲述。

幼儿在集体中讲述,教师巡回倾听。

其他幼儿点评。

4、游戏、表演节目。

教学反思:小手拉小手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关注身边弱小的人,主动帮助他们。

2、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

活动准备:1、帮助小朋友的故事。

2、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1、介绍乐意助人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主动帮助他们的教育。

2、讲一讲主动帮助小朋友的故事。

(1)、打开书,让孩子们讲一讲关注身边弱小的人,主动帮助弱小儿童的故事。

奇奇给小朋友讲故事、奇奇保护滑滑梯的小弟弟、丽丽帮小妹妹穿衣服、丽丽扶起跌倒的小弟弟、奇奇领小朋友下楼梯。

(2)、请幼儿介绍身边主动帮助小弟弟、小妹妹的事。

3、学习儿歌《我们手拉手》1、教师朗诵,幼儿倾听,初步感受儿歌的内容,从教师的表情和声调中体会情感的表达。

2、提问:儿歌里说了些什么?3、教师配合身体动作帮助幼儿学习儿歌。

4、幼儿朗读儿歌(1)、鼓励幼儿说一说听了儿歌后的感受,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朗朗儿歌。

(2)、幼儿有表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反思:给老师的爱活动目标:1、教师节到了,让孩子送给老师一份爱。

2、初步了老师这个职业的基本情况,热爱老师,尊重老师。

活动准备:收集老师关心学生,学生热爱老师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

教师介绍老师这个行业,鼓励幼儿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吗?你们最想问什么问题呢?2、打开书看图画。

提问:老师生病了,乐乐、奇奇、欢欢是怎么做的呢?老师嗓子哑了,乐乐、奇奇、欢欢是怎么做的呢?是谁给老师送的梨?小结:看,他们多爱老师呀!小朋友,你是怎么爱老师的?3、讲述老师关心学生,学生热爱老师的小故事。

4、说一说你应该怎样热爱老师,尊重老师。

幼儿在集体中讲述,教师巡回倾听。

其他幼儿点评。

5、教师节到了让孩子送给老师一份爱。

孩子们有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教学反思:祖国妈妈的怀抱活动目标:1、知道香港、澳门、台湾是我们国家的领土,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名胜、特点。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牢记香港、澳门、台湾的区旗和回归的时间。

3、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期盼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活动准备:课件、香港区旗、澳门区旗、台湾区旗。

活动过程:一、香港香港有一个美丽的称呼,叫东方之珠,通过这个称呼我们就能知道它有多么的美丽与富饶了。

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着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好玩的迪斯尼乐园等等。

总之香港是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1、认识香港的区旗(紫荆花),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区旗,留下深刻印象。

2、香港什么时候回归的?1997年7月1日。

3、香港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迪斯尼乐园、太平山顶、海洋公园、浅水湾等。

二、澳门澳门是全球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是一座休闲娱乐的城市,更有意思的是澳门人他们平日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

1、认识澳门的区旗(莲花)2、澳门什么时候回归的?1999年12月日3、澳门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妈祖娘娘、北港妈祖庙、大三巴牌坊、谭公庙等。

三、台湾台湾是一座宝岛,上面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物产,有水果之乡,蝴蝶王国,旅游胜地的美名。

1、认识台湾的区旗(梅花)2、台湾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台南赤嵌楼、日月潭、阳明山、国父纪念馆等。

刚才我们去了香港、澳门、台湾,你们觉得高兴吗?可是,现在的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回家吧。

刚才我们是坐飞机去的,现在我们乘火车回来,准备好,我们开车了。

教学反思:中华大家庭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

2、培养幼儿对我国民族的热爱。

活动准备:关于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课件及少数民族图片活动形式:集体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我们是什么民族呢?在我们中国都是汉族人吗?2、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他人数较少,所以叫少数民族。

请幼儿观看蒙古族课件。

看问一次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大胆发言。

老师对蒙古族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做简单的小结。

请幼儿观看课件。

看问一次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大胆发言。

老师对维吾尔族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做简单的小结。

3、提供图片,辨认民族小朋友看一看,是哪个民族的呢?请幼儿根据他们的服饰特点来说出是哪个民族的?4、小结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只认识了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民族呢?请小朋友收集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来幼儿园介绍给老师小朋友。

教学反思:坐火车活动目标:1、乘火车要先买票,检票后上车,上车时不能迟到,要在站台处接送人。

2、培养幼儿的公德意识的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活动准备:课件(含火车的图片、音乐“火车快飞”、火车票的图片)、火车票(老师自制)、创设环境(买票处、候车室、检票处、用凳子排成的火车)。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念儿歌:小朋友懂礼貌,见到人,微微笑,你微笑,他微笑,这世界真美好。

老师带幼儿进入场地,跟客人打招呼。

2、猜谜语:长长一条铁巨龙,走起路来轰隆隆,遇到河水过铁桥,遇到高山钻隧洞,脚下钢轮力气大,日行千里真威风。

(打一交通工具)二、具体活动:1、看一看,说一说:教师出示火车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火车有什么特点。

2、学一学:教师带幼儿一起学火车的声音:咔嚓呜、咔嚓呜3、情境表演:老师扮演游客坐火车去北京,幼儿观看表演。

(1)请小朋友看一看,游客坐火车做了哪些事?(买火车票,到候车室等车,检票上车)(2)讨论:在候车室应该注意什么?(要安静,不吵闹,不乱跑)。

检票时要注意什么?(要排队,不拥挤)上车后,是不是随便找个位子坐?(要按票上的座位号坐)(3)教师小结,念礼仪儿歌:乘火车,提前到,候车室,等检票,不乱跑,不吵闹,车进站,票拿好。

4、认识火车票:出示火车票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火车票。

三、游戏:1、教师选一名卖票员,一名检票员。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3、幼儿进入区角进行游戏,教师指导。

4、放音乐“火车快飞”,教师带幼儿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律动。

5、教师小结: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四、结束活动:我们在乘火车时,要预先买好车票,提前到车站,在进入候车时,要安静,然后排队检票,持票上车。

小朋友定要跟着大人,不能乱跑。

教学反思:家乡的变化活动目标:1、积极调查今昔家乡人们生活的变化与差异,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2、懂得要好好学本领,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活动准备:幼儿作调查,并完成《和爷爷奶奶比童年》的调查记录。

活动过程:一、讲述调查表,通过比童年初步了解家乡的变化。

1、你知道爷爷奶奶小时侯的生活是怎样的?2、你知道爸爸妈妈小时侯的生活是怎样的?3、你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4、利用投影仪放大幼儿的记录表,师生共同小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侯和小朋友现在的生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主要差异。

5、你喜欢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还是你现在的生活?为什么?二、看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图片,进一步感受家乡的变化。

打开书,让幼儿仔细看图,教师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以前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以前的路和现在的路有什么不同?以前的街道和现在的街道有什么不同?还有什么不同?2、你喜欢以前的家乡还是现在的家乡?为什么?三、教育幼儿珍惜今天的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

1、不要吃的东西随手乱扔,吃了一点就剩下来。

讨论:应该怎样做?2、不要穿这件衣服,要妈妈买新衣服。

讨论:这样做哪里不对?为什么?3、玩具不要了就扔掉。

讨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教师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简要小结,教育幼儿珍惜今天的生活,懂得勤俭节约等。

4、引导幼儿说说怎样让家乡变得更美丽。

四、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节约,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教学反思:铁棒磨成针活动目标:1、了解诗人李白的成长故事,知道成语“磨杵成针”的来历和意思。

2、知道做事要有恒心,懂得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道理。

活动准备:投影仪、图书。

活动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小朋友,你们知道大诗人李白吗?还能知道哪些他写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李白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写了很多诗,可是他小时侯可是个不爱学习的“皮孩子”,那么他后来怎么会变得很勤奋的呢?老师今天就给大家来讲李白小时侯的故事,听完就有答案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