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类电视专题片中音乐的选配

教育类电视专题片中音乐的选配

教育类电视专题片中音乐的选配
教育类电视专题片(以下简称教育专题片)是电视专题节目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主要指非娱乐性的、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作为学习材料的电视专题片。

音乐是影视作品中经过加工的、要通过演奏、演唱才能形成的声音。

运用音乐包装专题片, 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手段, 有的还创作主题曲, 借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音乐的运用不是服从画面, 而是服从内容, 优美的画面不一定配上优美的音乐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讲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只有根据内容的需要, 恰如其分的使用音乐, 才能起到深化主题、渲染气氛的作用。

教育专题片不仅需要有艺术性、纪实性更需要有教育性, 它的受众是广大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

音乐在教育专题片中使用的重要原则就是能够更好的实现其教育目的。

以下我想从教育专题片的结构上以我们制作的片子《鸟撞》为例来展开论述音乐的运用技巧。

在教育专题片中都是带有解说词的, 。

使用音乐的一个最要的注意事项就是, 在音轨上设置的音量、音色、音高等切不可逾越人声, 以免喧宾夺主。

什么样
的才是合适的呢, 一般我们感觉到音乐若有若如, 解说词听得明白清楚, 加上的音乐不让人感到多余与嘈杂就可以了。

1.片头音乐
片头音乐体现了整个教育专题片的基调, 是具有序曲作用的音乐。

片头音乐以简短明确为宜, 一般不超过一分钟, 少数会稍长些。

音乐通过与画面的相结合, 在较短时间内使人形成整体的视听感受。

我们常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了一半, 那么好的开头音乐的运用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使人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首先, 片头音乐要以整部教育专题片的内容题材为依据进行选择。

如学校宣传教育片, 宜选择抒情优美有历史回想感的音乐, 警示教育片在开头部分多选用低沉、速度中速或稍慢的音乐。

《鸟撞》这个专题片, 描述的是军用机场鸟撞的危害与防治。

片头着重体现鸟撞的危害与严重性,片头音乐选用的是节奏感强, 速度快, 有较大冲击力的音乐。

这样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震撼,意识到鸟撞事件的严重性与防治鸟撞发生的必要性。

其次, 还要注重片头音乐与画面节奏的衔接。

一般情况下教育专题片中都是声音先于画面出现。

我们在做
《鸟撞》这部专题片时,声音只是稍提前一些, 声音渐变时间短, 让人很快进入观看状态。

像一些讲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专题片, 先出现人的喊叫和警笛的声音, 做到先声夺人, 然后再进入画面叙述部分。

2.叙述部分背景音乐是分散在片中各个段落的音乐, 包括同期声音乐和背景音乐。

这里主要讲背景音乐的选择。

选择背景音乐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与影片主题贴切, 能很好地烘托气氛。

它对于全片风格的统一、主题的概括、揭示和深化起着重要作用, 还能起到完好的衔接和转场作用。

背景音乐并不需要贯穿于整个专题片, 要根据内容和情节进行调整。

在段落之间可以不用背景音乐, 给观众一段缓冲时间, 有短暂休息。

在《鸟撞》这个专题片中, 四个一级标题出现时我们就没有使用背景音乐。

在第四部分的介绍驱鸟装备与方法时, 加入了大量的同期声, 这时我们也采用不加背景音乐的方法。


的是使观众的注意点集中在设备性能、使用、操作上, 实现我们这个专题片的教育目的。

还有我们尽量不要选择大众熟悉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当人们听到一首自己熟悉的音乐时,的确会感觉亲切, 但是, 如果用大众熟悉的音乐来做背景音乐,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那便是人们的思维定式。

观众在听
到熟悉的音乐后, 用已有经验来理解画面与主题。

当我们专题片展示的内容和观众的经验有出入时, 观众就
会觉得别扭, 影响观众观看影片的情绪,从而影响专题片教育目的的实现。

3.片尾音乐
片尾音乐与片头音乐相似, 都比较简短。

片头音乐起总起作用, 片尾音乐则起总结作用。

它也有升华主题的作用,但相对来讲作用较弱。

好多专题片片尾音乐形式简单,节奏平缓,但并不是说片尾音乐形式简单就可以“任意处之” , 其选配依然是要根据题材来定的, 其遵照同样的规律: 片尾画面和音乐可以不同时出现, 但不能离得太远, 不然观众会感到突兀不自然片尾音乐可以适当选择节奏缓和的音乐, 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

在《鸟撞》这部教育专题片中, 片尾音乐选用的是《故乡的原风景》, 用轻柔的音乐使观众平静心情,去回味本片中所叙述的要点。

同时片尾音乐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为“字幕”服务。

音乐运用得好,可以吸引更多观众注意到字幕的内容; 反之,观众将不予理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