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一一、知识填空1.王禹偁是宋初文学创作成绩最为突出的人物,其自编文集名(《》)。
2.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西昆体,代表人物为:()、()和刘筠。
3.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年又号()。
4.“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5.李清照,号(),其词被称为()。
6.中兴四大诗人是指:()、()、范成大、尤袤。
7.元好问字裕之,号(),编有金代历史文化文献总集(《》)。
8.马致远号东篱,被称为“曲状元”。
现存杂剧七种,以历史剧(《》)为代表。
9.王实甫(《》)的基本故事情节本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但多有发展。
体制长达五本二十一折。
10.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认为()的杂剧成就“当为元人第一”。
11.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
12.()被称为“梅妻鹤子”,他的代表作是(《》)。
13.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
14.苏轼字(),号(),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15.陈师道的诗歌被称为(“”),与黄庭坚的(“”)并称,是典型的宋诗。
16.辛弃疾字(),号(),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17.元好问28岁时作的(《》),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
18.白朴的《墙头马上》的主人公是()和()的故事19.王实甫现存杂剧三种:(《》)、(《》)、(《》)。
20.《窦娥冤》全名(《》),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21.()、()父子当时称“大小晏”或称“二晏”。
22.苏轼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
23.秦观其词集名()。
24.张炎有词集()八卷及论集《词源》二卷行世。
25.曾巩,字子固,著作今传()50卷。
26.诸宫调:产生于(),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
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为主的文艺样式。
27.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有()、()、()等十三种。
28.《西厢记》的主要人物是()、()、29.元中期著名作家有()、()、()、()等,号称“元代诗歌四大家”。
30.被誉为“南戏之祖”的是高明的()。
31.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其得名原因是创始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
32.王安石的()以金陵为描写对象,感怀六朝盛衰兴亡,是怀古词的名作。
33.苏洵的文集名(),散文长于议论,代表作有()等。
34.()是江西诗派的宗主,他的诗被称为()。
35.宋代女词人()的作品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因其号为“易安”,故称()。
36.(),又被称为《弦索西厢》或《西厢掐弹词》。
37.《西厢记》全名为(),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全剧共()本二十一折。
38.散曲是在()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
39.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话用了什么典故?()。
40.南戏主要的代表人物为()。
41.苏洵散文代表作有()、()等。
42.苏轼的散文代表作有()、()等。
43.贺铸诗集有()、()等。
44.姜夔号(),著有()等。
45.吴文英有()有三百四十余首。
46.“历城二安”、或“济南二安”是指()和()。
47.(),是王实甫《西厢记》以前写崔莺莺与张生爱情故事的最完美的作品。
48.关汉卿号(),()人。
曾任太医院尹。
49.小山乐府的作者是()。
在散曲的发展史上,小山的地位足与马致远相提并论。
50.康进之杂剧代表作品是()。
51.苏辙的文集名(),代表作有()等。
52.苏轼的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有()和()等。
53.()、()、张耒、晁补之均出苏轼门下,称“苏门四学士”。
54.江西诗派之名起于()的()。
55.()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56.()的词被称为“稼轩体”。
57.前期元杂剧以()为中心,代表作家有()和58.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根据()作有剧本《中国孤儿》。
59.()被称为“小汉卿”,他的《双献功》和康进之的()都以李逵为描写对象,是著名的水浒戏。
60.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单刀会》,全名()。
它与另外一部历史剧(),都是写关羽的。
61.在柳开之后,对宋代文风有更大影响的是宋初文学家是()。
62.欧阳修散文的代表作主要有()和()等。
63.提出诗歌要“有为而作”即能有补于世道的诗学主张的是()。
64.张炎《词源》拈出“清空”作为()词的总评。
65.陆游的绝笔诗为()。
66.“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
67.辽代出现了两位著名女诗人,她们是()和()。
68.白朴的历史剧《梧桐雨》描写的是()和()的爱情悲剧故事。
69.郑光祖的杂剧代表作是()。
70.南戏发源于(),原来是一种地方剧种,所以又称为()或()。
71.宋初诗歌“三体”是指:()、()、()。
72.范仲淹的词代表作为()。
73.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三宗”指()、()和陈与义。
74.李清照的()是宋代词坛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理论专论。
75.柳永雅词的代表作是()和()等。
76.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尤袤。
77.清雅词派崛起于南宋中后期,开山人物为()。
78.白朴的杂剧仅存()和()两种,都取材于白居易的诗歌。
79.尚仲贤的()与李好古的()被认为是元代神话剧的双璧。
80.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有()、()等十三种。
81.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年又号()。
82.刘克庄词集名(),又名《后村别调》。
83.王安石的散文代表作有()、()等。
84.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因其号为(),故称()。
85.姜夔号(),著有()等。
86.元代前期散曲代表作家有:()、()、()等人。
87.王实甫曾写了十四种杂剧,有()、()等。
88.元代后期散曲代表作家有:()()()等。
89.()被王国维称为“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90.被称为“荆白拜杀”或“四大传奇”南戏作品是的()、()、()、()。
91.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西昆体,代表人物为:()、()和刘筠。
92.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
93.秦观其词集名()。
94.()是江西诗派的宗主,他的诗被称为()。
95.吴文英有()有三百四十余首。
96.()的词被称为“稼轩体”。
97.辽代出现了两位著名女诗人,她们是()和()。
98.白朴的杂剧仅存()和()两种,都取材于白居易的诗歌。
99.()被称为“小汉卿”,他的《双献功》和康进之的()都以李逵为描写对象,是著名的水浒戏。
100.南戏主要的代表人物为()。
二、名句识记1.横看成岭侧成峰,()。
2.(),两山排闼送青来。
3.青山遮不住,()。
4.绿杨烟外晓寒轻,()。
5.(),暗香浮动月黄昏。
6.欲把西湖比西子,()。
7.千金纵买相如赋,()。
8.(),铁马冰河入梦来。
9.这也不是江水,()!10.不要人夸颜色好,()。
11.残雪压枝犹有桔,()。
12.落木千山天远大,()。
13.两情若是久长时,()。
1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
15.(),乱红飞过秋千去。
16.残雪压枝犹有桔,()。
17.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18.此生谁料,()。
19.自胡马窥江去后,()。
20.(),似曾相识燕归来。
21.孤臣霜发三千丈,()。
22.日长睡起无情思,()。
23.(),柳暗花明又一村。
24.(),身世飘摇雨打萍。
25.碧云天,黄叶地,()。
26试问闲愁都几许?(,,)。
27.平芜尽处是春山,()。
28.大江东去,(,)。
29.二十四桥仍在,(,)。
30.(),在乎山水之间也。
31.(),明月何时照我还。
32.小楼一夜听春雨,()。
33.纵使相逢应不识,()。
34.可堪孤馆闭春寒,()。
35.朱门沉沉按歌舞,()。
36.()铁马秋风大散关。
37.山河破碎风抛絮,()。
38.(),听取蛙声一片。
39.纵使相逢应不识,(,)。
40.(),逸豫可以亡身。
41.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42.叶上初阳干宿雨,()。
43.今宵酒醒何处,()。
44.(),有当时纤手香凝。
45.()。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6.欲把西湖比西子,()。
47.落木千山天远大,()。
48.此生谁料,()。
49.二十四桥仍在,(,)。
50.朱门沉沉按歌舞,()。
三、问题简答1.简论欧阳修《戏答元珍》的抒情特点。
2.简论《兰陵王》分析本词开端“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的特点。
3.简论王冕《墨梅》诗画和人是怎样结合起来的?4.简论《兰陵王》分析本词开端“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的特点。
5.结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简论稼轩词的风格。
6.谈谈《西厢记诸宫调》的卓越成就。
7.简论欧阳修《画眉鸟》诗中表现的哲学思考。
8.苏轼《江城子•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描写内容。
9.简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末三句写愁的比兴手法。
10.结合作品简论欧阳修词的特征。
11.简论秦观《鹊踏枝》(纤云弄巧)的主题。
12.马致远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优美意境。
13.简论欧阳修《戏答元珍》的抒情特点。
14.简论南戏《陈州粜米》的艺术特色15.简论王冕《墨梅》诗画和人是怎样结合起来的?16.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17.分析晏几道《鹧鸪天》的构思特点。
18.《西厢记诸宫调》的卓越成就。
19.简论《兰陵王》分析本词开端“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的特点。
20.结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简论稼轩词的风格。
21.分析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的主题及其意义。
22.简要说明欧阳修散文所表现出的所谓“六一风神”。
23.黄庭坚《登快阁》诗中“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写景之妙处何在?24.简论陆游词的题材。
25.结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简论稼轩词的风格。
26.陆游诗《关山月》的写作背景及内容。
27.分析《兰陵王》(登临望故国)词开端的特点。
28.简要说明欧阳修散文所表现出的所谓“六一风神”。
29.苏轼《江城子•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描写内容。
30.马致远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优美意境。
四、艺术析论1.论析《雨霖铃》主要写法。
2.分析辛弃疾《摸鱼儿》比兴手法的运用。
3.论析《西厢记》的莺莺形象。
4.分析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所抒发的感情。
5.为什么说《[越调天净沙](秋思)》具有唐代绝句的绝妙佳境?6.关汉卿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的艺术特色。
7.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的对比艺术。
8.为什么说《[越调天净沙](秋思)》具有唐代绝句的绝妙佳境?9.结合作品谈谈宋元话本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