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征ppt课件
.
2
.
3
二、更年期综合征特征:
一般症状: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疲乏 。最多见的症状 为潮热、汗出。其症状相关人群的88%两年内出现;64%持续 5年;26%持续6-10年;10%持续11年以上。 精神神经官能症状:烦躁、焦虑、坐立不安、恐惧、忧郁、 情绪低落、哭泣、厌世、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肌肉 抽搐、抖动、梅核气 心血管症状:胸闷 心悸(40%)、呼吸困难 假性心绞痛 (28%)
肾阴阳虚:主证 头昏耳鸣,目眩,腰酸,乏力,四肢欠温时 冷时热,自汗、盗汗。舌红苔薄白,脉沉弦细。治法 温阳壮 水。方药 左归丸合二仙汤加减
.
9
心肾不交:主证 绝经前后的妇女,心烦不宁,失眠多梦,腰 膝酸软,健忘易惊,精神涣散,如痴似呆,月经紊乱。舌红苔 少,脉沉弦或细数。治法 滋阴降火,补肾宁心。方药 坎离既 济丸 肝气郁结:月经先后不定期,量或多或少,或已绝经,胸胁胀 满,全身不适,情绪不稳,急躁易怒,精神抑郁,善太息,咽 喉异物感,舌红,苔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滋水涵木,可 选用逍遥汤加减, 心脾两虚:主证 绝经前后的妇女,自觉心悸气短,健忘失眠, 烘热汗出,怕冷,面色萎黄,脘腹作胀,纳少便溏,舌淡、苔 薄、脉细。治法 补心健脾。方药 归脾汤加减 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以肾精亏虚,天癸衰竭,精血不足,冲 任不通为根本原因;而水不涵木,肝郁木旺则是发病的常见诱 因;痰湿或瘀血阻滞常使病情加重或发展。
.
5
四、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方法: 西方医学界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补充荷尔蒙来改善女性更年 期综合症。由于女性卵巢约在50岁左右开始退化,荷尔蒙分泌 量急剧降低,导致器官与组织功能萎缩、退化,出现骨质疏松 症等症状。补充荷尔蒙疗法有许多方式,除了口服药、注射剂, 还有药用贴布、药膏、阴道栓剂、鼻喷剂等。 荷尔蒙补充疗法曾被看作是治疗女性更年期症状的神奇疗法。 一般认为,荷尔蒙替代疗法还能治疗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据统 计,更年期妇女约有30%左右妇女曾补充荷尔蒙。然而最新研 究发现,它非但效果不明显,而且还有在短期内增加女性心血 管、中风,甚至乳腺癌等疾病的患病机率。
a.增加植物雌激素的摄入: 含异黄酮的“天然雌激素”:大豆、西瓜、甜瓜、木瓜、香蕉、 空心菜、胡萝卜、四季豆 富含木酯素的“天然女性激素”:圆白菜、扁豆、玉米、大麦、 小麦、黑米、茴香、洋葱 雌激素前体“核酸食物”:鱼、虾、乌骨鸡、排骨、蘑菇、木耳、 大蒜、
甜菜、核桃、松子 多吃圆白菜促进人体女性激素分泌:含有类似女性动情素物质; 排毒养颜,调经活血 b.补血调经中药: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增加雌激素代谢,如: 当归 大枣 人参 枸杞 茯苓 黄芪 党参 首乌
更年期综合征
浦东东明医院 焦亚丽
.
1
一、更年期综合征定义:
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简称CLS),系指由于更年 期精神心理、神经由分泌和代谢变化 ,所引起的各种器官系统的 症状和体征综合症候群。更年期的妇女有的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的 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 。但许多妇女则可能出现更 年期综合症。根据WHO调查认为 ,约有80%妇女被CLS所困扰。诸多 学者研究表明 :更年期的最早变化是卵巢组成的生殖功能调节轴 (hypothalamus - pituitary - overian auis,简称H-P-O)功能 衰退,排卵停止,雌激素匮缺所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三、更年期综合征的原因和发病率
1.生理原因:a.卵巢中的卵泡减少,排卵少甚至不排卵,雌激 素分泌不足甚至消失。B.初潮提前,古代女性初潮年龄19岁, 现代女性初潮年龄12.5岁。C.生育减少,实行计划生育,怀孕、 哺乳期不排卵。 2.社会原因:生活、工作压力大,垂体对原始卵细胞敏感性下 降,闭锁卵细胞增加,成熟卵细胞减少。 3.发病率:更年期是人类寿命延长的结果,哺乳动物没有更年 期,原始社会妇女只有四十岁,延长寿命所付出的代价。人类 生命的1/3将在更年期度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更年期 出现提前的趋势(隐性更年期),其中白领居多,其发病率: 北京、上海地区较20年前提前2年,上海地区30-40岁的知识女 性27%有隐性更年期症状,绝经后心血管发病率是绝经前的2.7 倍
.
6
.
7
中医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相应 病名为“绝经前后诸证”。由于本病直接影响妇女的身心健 康,且发病率高、范围广泛,影响面大而引起医学界广泛注 意。
中医认为肾虚是发病的基本原因,因五脏相关,可累及心、 肝、脾,致使脏腑阴阳不平衡,气血不调而发病。用于更年 期综合征本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又各学者接触面不同, 因而形成中医临床治疗上的思想活跃,方法多样。从原来的 从肾论治,进而心肾论治、肝肾论治、脾肾论治、心肝论治 及肝胆论治等。尽管其治法多种多样,但补肾为治疗本病基 础。临证时可椐其兼症不同而作相应的调治。
中医治疗本病虽然情景灿烂,但亦存在许多问题,如目前仍以临 床疗效总结较多;观察病历尚缺乏一定数量;临床疗效统计学处 理的少;缺少严格的双盲对照,临床实验研究较少等,但应看到 中医对本病研究开展时间尚短,许多研究工作都是在初期阶段。 目前已有如此好的成绩,将来势必有更大的发展。
.
11
4.其他治疗方法
.
10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本病的传统方法,临床运用广泛,具有特有 的优越性,但临床各家辨证分型方法太多,各型内涵亦均不相同, 且用药加减太多,难以重复验证,不利于治疗的规范化。而在大 量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专方验方,日益受到医者的重视。 辨病论治即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使用不同的治法,此为中医 治疗规范化打下基础。
.
8
肾阴虚:主证 绝经前后的妇女,烘热出汗潮热面红,五心烦 热,头昏耳鸣,记忆力下降,小便黄,大便燥结,月经紊乱。 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 滋养肝肾,育阴潜阳。方药 一贯 煎加味
肾阳虚:主证 绝经前后的妇女,面色灰暗,精神萎靡,形 寒肢冷,浮肿便溏,小便清长,夜尿多,月经紊乱。舌红苔白, 脉沉迟弱。治法 温肾壮阳。方药 左归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