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专业:院系:学号:实验一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层析法一、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法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开的一种方法,又叫做分子筛层析法,排阻层析法。

凝胶本身是一种分子筛,它可以把分子按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如同过筛可以把大颗粒与小颗粒分开一样。

但这种“过筛”与普通的过筛不一样。

将凝胶颗粒放在适宜溶剂中浸泡,使其充分戏液膨胀,然后装入层析柱中,加入欲分离的混合物后,再以同一溶剂洗脱,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沿凝胶颗粒间的缝隙最先流出柱外,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柱外,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得到分离。

凝胶是由胶体溶液凝结而成的固体物质,无论是天然凝胶还是人工凝胶,它们的内部都具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

凝胶层析法常用的天然凝胶是琼脂糖凝胶,人工合成的凝胶是聚丙烯酰胺凝胶和葡聚糖凝胶,后者的商品名为Sephadex型的各种交联葡聚糖凝胶,它具有不同孔隙度的立体网状结构的凝胶,不溶于水。

这种聚合物的立体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有相应的数量级。

在凝胶充分溶胀后,交联度高的,孔隙小,只有相应的小分子可以通过,适于分离小分子物质。

相反,交联度低得孔隙大,适于分离大分子物质。

利用这种性质可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物质。

以下进一步来说明凝胶层析的原理。

将凝胶装载柱后,柱床总体积称为“总体积”,以Vt表示。

实质上Vt是由Vo,Vi与Vg三部分组成,即Vt=Vi+Vg+Vo。

Vo称为“孔隙体积”或“外体积”又称“外水体积”,即存在于柱床内凝胶颗粒外面孔隙之间的水相体积,相应于一般层析柱法中内流动相体积;Vi为内体积,即凝胶颗粒内部所含水相的体积,Vg为凝胶本身的体积,因此Vt-Vo等于Vi+Vg。

洗脱体积与Vo及Vi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e=Vo+KdVi式中Ve为洗脱体积,自加入样品时算起,到组分最大浓度(峰)出现时所流出的体积;Kd为样品组分在二相间的分配系数,也可以说Kd是分子量不同的溶质在凝胶内部和外部的分配系数。

它只与被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和凝胶颗粒孔隙的大小分布有关,而与柱的长短粗细无光,也就是说它对每一物质为常数,与柱的物理条件无关。

Kd 可通过实验求得,上式可改写成:Kd=(Ve-Vo)/Vi上式中Ve为实际测得的洗脱体积;Vo可用不被凝胶滞留的大分子物质的溶液通过实际测量求出;Vi可由g.Wr求得。

因此,对一层析柱凝胶床来说,只要通过实际实验得知某一物质的洗脱体积Ve就可算出它的Kd值。

Vo表示外体积;Vi内体积;Ve II、Ve III分别代表组分II和III的洗脱体积。

Kd可以有下列几种情况:1、当Kd=0时,则Ve=Vo。

即对于根本不能进入凝胶内部的大分子物质,洗脱体积等于空隙体积。

2、当Kd=1时,Ve=Vo+Vi。

即小分子可完全渗入凝胶内部时,洗脱体积应为空隙体积与内体积之和。

可以看出,对某一凝胶介质,两种全排出的分子即等于零,虽然分子大小有差别,但不能有分离效果。

同样两种分子如都能进入内部空隙,即Kd等于1,它们即使分子大小有不同,也没有分离效果。

因此不同型号的凝胶介质,有它一定的使用范围。

3、当0<Kd<1时,Ve=Vo+KdVi。

表示内体积只有一部分可被组分利用,扩散渗入,Vo即在Vo与Vo+Vi之间变化。

4、有时Kd>1时,表示凝胶对组分有吸附作用,此时Ve>Vo+Vi。

例如一些芳香化合物的洗脱体积远超过理论计算的最大值,这些化合物的Kd>1。

如苯丙氨酸,络氨酸和色氨酸在Sephadex G-25中的Kd 值分别为1.2,1.4和2.2。

在实际工作中,对小分子物质也得不到Kd=1的数值,特别是交联度大的凝胶差别更大,如用G-10型得Kd值0.75左右,用G-25型得0.8左右。

这是由于一部分水相与凝胶结合牢固,称为凝胶本身的一部分,因而不起作用,小分子不能扩散入内所致。

此时Vi即不能以g.W R计算,此为也常有直接用小分子物质D2O,NaCl等通过凝胶柱而由实验计算出Vi值的。

另一个解决的办法是不使用Vi与Kd,而用Kav代替Kd,其定义如下:已知 Kd=(Ve-Vo)/Vi,Vt-Vo代替Vi,则:Kav=(Ve-Vo)/(Vt-Vo)即 Va=Vo+Kav(Vt-Vo)在这里实际上将原来以水作为固定相(Vi)改为水与凝胶颗粒Vt-Vo 作为固定相,,而洗脱剂(Ve-Vo)作为流动相。

Kav与Kd对交联的凝胶差别较小,而对交联度大的凝胶差别大。

Ve与分子量的关系:对同一类型的化合物,洗脱特性与组分的分子量有关,流过凝胶柱时,按分子量大小顺序流出,分子量大的走在前面。

Ve与分子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e=K1-K2logMK1和K2为常数,M为分子量,Ve也可用Ve-Vo,Ve/Vo相对保留体积,Ve/Vt或Kav代替,与分子量的关系同上式,只是常数不同,通常多以Kav对分子量的对数作图得一曲线,,称为“选择曲线”。

曲线的斜率是说明凝胶性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曲线逾陡,则分级逾好,而工作范围逾窄。

凝胶层析主要决定于溶质分子的大小,每一类型的化合物如球蛋白类,右旋糖酐类等都有自己得特殊的选择曲线,可用以测定未知的分子量,测定时以便用曲线的直线部分为宜。

用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方法简单,技术易掌握,样品用量少,而且有时不需要纯物质,用一粗制品即可。

例如在一粗酶制剂中,为了测定某一酶的分子量,只要测定洗脱液中具有该酶最大活性的部分,然后测定其洗脱体积,即可从标准曲线中查出其分子量。

凝胶层析法测定分子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PH6-8的范围内,线性关系比较好,但在极端PH时,一般蛋白质有可能因变性而偏离。

糖蛋白在含糖量超过5%时,测得分子量比真实的要大,铁蛋白则与此相反,测得的分子量比真实的要小。

有一些酶底物是糖,如淀粉酶,溶菌酶等会与葡聚糖胶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与酶-底物络合物相似,因此在葡聚糖凝胶上层析时表现异常。

用凝胶层析法所测得分子量的结果,要和其他方法测定相对照,由此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

凝胶层析技术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周期短,重复性能好,而且条件温和,一般不引起生物活性的变化,目前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可用于脱盐,浓缩高分子物质的溶液,生化物质的分离提纯,去除热源动物以及用于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

二、实验步骤1、将实现准备好的凝胶缓慢的注入层析柱中,注意连续加入凝胶不要使凝胶柱出现断层,凝胶柱中不能出现气泡;2、待层析柱中凝胶注满后,计算每分钟层析柱下滴液体的滴数,调节液滴下滴速度,再计算液滴滴满2ml时所用的时间,记下该时间;3、加样。

用胶头滴管吸取0.8ml样品(蓝色葡聚糖酶,牛血清酶,胃蛋白酶,细胞色素C)缓慢的滴入层析柱内凝胶的表面,上面用洗脱液灌满,同时打开蛋白质核酸层析仪,设定好收集满2ml液滴所用时间。

记下依次加入样品时所收集的洗脱液的体积。

4、测定收集的洗脱液在280nm时的吸光值5、以洗脱体积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选择曲线。

三、实验结果1、吸光度测定结果表 1 第一次加样第二次加样第三次加样第四次加样编号吸光度编号吸光度编号吸光度编号吸光度编号吸光度编号吸光度1 0.043 7 0.195 13 0.051 19 0.07 25 0.039 31 0.0682 0.053 8 0.446 14 0.114 20 0.049 26 0.049 32 0.0493 0.059 9 0.134 15 0.121 21 0.041 27 0.099 33 0.0374 0.064 10 0.063 16 0.067 22 0.039 28 0.1895 0.06 11 0.064 17 0.067 23 0.04 29 0.2016 0.065 12 0.055 18 0.151 24 0.037 30 0.1282、绘制洗脱曲线以洗脱体积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绘制洗脱曲线如下。

图13、绘制标准曲线表2Ve OD M lgM4 个峰值16 0.446 200 2.30103 30 0.121 67 1.826075 36 0.151 36 1.556303 58 0.201 13.7 1.136721以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lgM为横坐标,Ve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下。

图2四、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过程中加样是很关键的步骤,加样太快容易造成重叠峰。

2、洗脱曲线四个峰值明显,表明四种蛋白质样品被有效的分开。

3、A样和B样,C样和D样之间洗脱体积差异不太大,有可能是后一个样加样时间提早了得缘故,致使两峰值之间的间距较小,会有分离不出,两峰重叠的可能。

4、根据蛋白质摩尔质量的对数和洗脱体积所作的标准曲线不是一条直线,可能是洗脱体积的误差。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收集洗脱液时出现气泡,会严重影响洗脱体积的计算,造成洗脱体积的计算不准确,从而造成误差。

蛋白质分析仪也有可能造成机械误差。

5、从标准曲线看出,蛋白质的分子量所对应的洗脱体积偏小,最有可能造成的误差就是在洗脱蛋白质时出现气泡。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多测量几次洗脱体积,取品均值后再作图案,可以减小误差。

实验二小麦种子储藏蛋白—HMW-GS的分离(SDS-PAGE)一、实验目的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研究小麦种子储藏蛋白C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结构。

此外,SDS-PAGE也是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质量的常用方法。

通过本实验,掌握SDS-PAGE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还原剂(巯基乙醇或二流苏糖醇)热处理蛋白质样品,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被还原,解离的亚基与SDS发生定量结合后使得蛋白质亚基带上大量负电荷,从而掩盖了蛋白质各种亚基间原有的电荷差异。

亚基的构象均呈长棒状,各种蛋白质亚基- SDS复合物表现出相等的电荷密度,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仅与分子量有关。

因此,SDS-PAGE可以用来分离蛋白质亚基并测定其分子质量。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1.仪器电泳仪、垂直板电泳槽、台式高速离心机、脱色摇床、加样枪、烧杯50ml 2个,移液管2.试剂和材料70%乙醇、50%正丙醇(含2%β-巯基乙醇)250ml、样品提取缓冲液、样品提取液、30%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分离胶缓冲液(Tris-HCl)pH8.8、浓缩胶缓冲液(Tris-HCl)pH6.8、10%AP溶液、染色液、漂洗液四、操作步骤1、样品的提取(1)取一粒种子研磨粉碎,加入70%乙醇1000ul,10分钟后,12000转离心8分钟;弃乙醇晾干。

(2)加50%正丙醇(含2%β-巯基乙醇)250ul混匀后,50℃水浴1.5小时,中途需震荡,12000转离心8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