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及施工总则 (1)三、排水排污管理人员及管理目标 (1)四、管理人员职责 (2)五、排水排污控制及要求 (2)六、现场主要排水点 (3)七、施工现场的布置 (4)1.桩基施工阶段 (4)2.土方开挖阶段 (4)3.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 (5)4.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5)5.洗车台 (6)6.办公区 (6)八、施工方案 (6)1.排水沟部署 (6)2.地下室施工阶段 (6)3.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7)4.施工现场沉淀池及集水坑的布置 (7)5.施工现场排水泵的设置 (8)九、质量管理措施 (8)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附件:临时排水平面图 (9)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开发区长岭路以北(地块编号:CPPQ-A2-1),施工区域三面环山,东侧为规划路,南侧为永顺大道。
该工程占地面积约6.75万㎡,总建筑面积约22.2万㎡。
本项目由地下车库(-1~-3层)、11栋高层住宅建筑(32层)、13栋别墅建筑以及配套工程组成。
本地块原有一条自然形成的南北贯通整个施工场地的排洪渠,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在施工场地东侧设置一条排洪箱涵,施工场地北侧采用临时预埋内径1.5m涵管的方式把施工场地内的水引入排洪箱涵内,以便把经过施工现场的排洪渠水排入永顺大道的市政排水管网内。
现本项目已经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南区支护桩已施工完成,17#、25#、27#结构已封顶,23#楼处于地下室施工阶段,21#、22#、24#处于土方开挖阶段。
二、编制依据及施工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上海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文明标准化手册;广州市市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严格按广州市市文明施工管理标准要求施工;严格按建筑企业污水排放有关规定施工;严格按广州市施工现场标化管理要求施工。
三、排水排污管理人员及管理目标生产、生活用水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平面布置图等要求,在施工前对临时办公区认真选址,以方便、安全、达标为目标布置。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设置集水井及沉淀池,沉淀后排放到南侧永顺大道的市政排水管网。
项目部还确定: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污水排放管理方案、管理目标,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职责分配,明确岗位,并及时请环保部门检测并整改。
四、管理人员职责项目经理:为污水排放管理第一负责人,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各管理人员职责,协调各管理人员之间关系,组织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检测。
项目总工:负责组织《排污管理方案》的编制、修订、分配、监督各职责人员进行方案的执行实施;组织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学习。
安全员:监督、巡查污水排放情况,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对集水井及沉淀池定期检查。
技术员:协助编制《排污管理方案》,根据方案对实施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并监督执行。
施工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排污管理方案。
定期组织清理沉淀池,并作好记录。
五、排水排污控制及要求施工期间的水污染主要是施工泥浆水、车辆冲洗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雨季地表径流等。
1、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悬浮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400mg/l;废水排入自然水体,悬浮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150mg/l。
2、根据不同施工场地排水网的走向和径流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3、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4、泥浆水产生处设沉淀池,沉淀池的大小根据排水量和所需沉淀时间确定。
5、在季节环保措施中制定有效的雨季排水措施;施工现场配备有效的废浆处理设备。
6、根据施工实际,考虑市降雨特征,制定雨季排水方案,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外溢、堵塞城市下水道等污染事故发生的排水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并在需要时实施。
7、施工现场设置料库,库房地面做防渗漏处理,储存、使用、保管专人负责,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
六、现场主要排水点施工现场主要排水点及流量参数如下:4 冲洗车辆排水土方开挖、雨天不定量无毒无味含少量沙土通过三级沉淀七、施工现场的布置因项目场地桩基工程尚未完成,排水方案现按阶段推进,总体沿用地红线,自北向南沿临时施工道路布置若干条主干排水管沟并设置沉沙集水井,场地内采用集水井+高扬程水泵排地下降水和基坑雨后积水,示意图如下:基坑排水示意图1.桩基施工阶段根据通过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临时道路的修筑,并在临时施工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施工工地的雨水经沉淀池沉淀后通过暗管排至市政管网。
2.土方开挖阶段场地东北侧及西北侧为高边坡,在边坡上、下口、基坑边缘设置断面400×400mm的排水沟。
土方开挖施工中,随开挖施工进度,在基坑一边设置排水沟,并沿排水沟靠临时道路一侧每隔30m~40m设置集水井。
各楼栋基坑顶应设置安全护栏和截水沟。
基坑开挖施工阶段沿基坑底设置临时集水井,基坑开挖到底后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沟,每隔30m~40m设置一口集水井,采用潜水泵将集水井抽至基坑顶集水井排出。
3.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土方开挖施工完成后沿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并根据单体楼栋基坑占地面积设置一定数量的集水井,集水井与排水沟连成一整体,形成流通的排水系统。
雨季、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单体地下室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能满足现场排水要求数量的污水泵将水排至临时道路边的排水沟内。
排水沟大样集水井大样4.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当各施工区域内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及时回填土并进行硬化,对于消防通道采取底部加固措施,顶部回填土方、硬化作为施工临时道路,并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把水引流至原施工道路两侧的主干排水沟,形成一个流通的排水渠道。
5.洗车台洗车台设置在工地出入口内侧,配备自动洗轮机,并按要求设置沉淀池。
所有离开施工现场的车辆必须将泥浆冲洗干净,泥水经过三级沉淀池充分沉淀后至排水沟内。
如下图所示:洗车台6.办公区办公区内设置排水沟,与洗车台的沉淀连通,雨水经过排水沟排至洗车台的沉淀池。
办公区设置化粪池,通过埋管的方式把生活污水排至化粪池,化粪池内的生活污水必须处理达标,且达标后的积水排往指定的市政管网。
八、施工方案1.排水沟部署阶段施工临时道路及排水沟设置见附图。
2.地下室施工阶段2.1桩基施工阶段在支护桩外采用混凝土硬化施工道路作为施工主要施工道路,并沿靠近施工主要方向一侧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避免地面水流入基坑内,排水沟断面尺寸为400×400mm,坡度根据地势设置。
集水井采用不小于0.7m×0.7m×1.0m长方体深坑,采用垫层100mm厚C15混凝土浇筑,MU10混凝土砖砌筑,内抹10mm防水砂浆。
排水沟定标高与自然地面齐平,保持雨水自然流入,通过沉淀池充分沉淀后集中排放至永顺大道市政管网内。
2.2土方开挖阶段1)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顺序,开挖单体基础土方时,始终保持在基坑一侧设置排水沟,并在排水沟方向靠近临时道路处设置一定数量的集水井,并保持集水井的位置低于其他部位都低,有效排除开挖面的雨水及土体渗水至基坑上部的循环水。
2)基坑开挖完成后,根据基础的布置形式,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并设置满足排水要求数量的排污泵抽取集水井内的水至施工道路的排水沟内。
3.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土方回填完成后,建筑物四周均进行混凝土硬化,施工现场排水则采用明沟排水的方式排除场地内的雨水及其他污水。
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沿各施工区域修筑临时道路,并设置排水沟,与施工主干道的排水沟连通。
排水沟断面尺寸为250×250mm,采用100厚C20混凝土垫层,侧墙采用240×115×53的M10水泥砖砌筑,1:2水泥砂浆粉刷,通道口处盖板采用钢筋网,在排水沟下游设置沉淀池,沉淀池与排水沟内泥浆必须定期清理,排水畅通。
4.施工现场沉淀池、集水坑及化粪池的布置4.1沉淀池设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南侧洗车台边设置砖砌6.0m×3.5m×1.35m的三级沉淀池,保证现场水经过充分沉淀达标后经过φ250的硬塑波纹埋管排入市政管网内。
4.2集水井的设置每条排水系统均设置集水井,集水井每间隔40~50m设置1个,地面集水井采用砖砌0.7m×0.7m×1.0m并抹灰,底部采用C20混凝土封底。
4.3化粪池的设置化粪池布置在办公区东侧,采用成品8m3化粪池埋入地下,化粪池进出口均采用φ250的硬塑波纹埋管,处理达标后通过埋管排往指定的市政污水管网。
5.施工现场排水泵的设置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抽水设备和输水管,对不可预见的自然出水现象及施工时的意外导致漏水等进行抢修作业,确保施工现场能保证正常施工,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九、质量管理措施1、排水管道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
2、排水管道的坡度应做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排水应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
3、按排水检查井分段试验,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加lm。
时间不少于30min。
4、管道包封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包封到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以免由于振动引起开裂。
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基坑及沟槽开挖的土方按要求及时由自卸车弃运至指定地点,在清挖和运输途中,不污染施工区周边环境,做好便民、不扰民。
2、每天组织专人在进出道口及周边地区清除垃圾,清扫道面,美化、优化、净化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期间,现场设立固定的保洁工,对材料运输机械漏洒的材料及时清扫,保持现场经常性的整洁。
及时将施工及生活废弃物运至指定的地点弃置。
3、工程完建后,施工人员在退场前,将拆除一切必须拆除的临时设施和其它设施,做好施工区周遍环境的清理,给周围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4、工程项目部与进场人员订立治安有关制度:遵守操作规程,禁止野蛮施工;爱护现场设施和设备,保持现场整洁;施工操作人员都要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
附件:临时排水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