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设计说明
徽章设计说明
国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图案均有其象征 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 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 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 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 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 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 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 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 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 富丽。
• 整个徽标简洁、稳重、容易识别。用绿色 (Y100C100)作为标准色,使人联想到南方区域的生 机勃勃与和谐。
• 河南农业大学校徽为正圆形,主色调为绿色, 与学校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和谐统一,象征着 生机勃勃、开拓奋进的发展活力和河南农大人 纯洁、包容的胸怀;校徽中央由金色的麦穗、 白色伸展开的书本和白色三角塔型图案构成, 代表勤奋学习、丰富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书本放 置于左右对称的麦穗根部,寄以植根沃土,用 科学知识推动农业发展,富足人民生活的美好 寓意,书本上被麦穗环绕的三角塔型图案,更 被赋予河南农大人勇攀高峰、积极进取的精神 风貌;中心绿色圆形与校徽边缘绿色圆环间白 色底纹上,河南农业大学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 均匀排布,其间以红色五角星相连,庄重大气, 严肃认真,展现了学校厚重质朴的内在品格。
• 同济大学校徽中:数字“1907”,表明建校年代;前进的龙舟,象征历史沿革的进程;三人划龙舟,昭示三人成众,同舟共济, 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整个校徽传达出的精神是:同心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 民而育人。[1]
• 校徽理念蕴涵编辑 • 名称 • 1、由中国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 • 2、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识。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 • 历史 • 1、在标志中加1907,表明建校年代; • 2、前进的龙舟,象征历史沿革的进程。 • 文化 • 1、标志的文字:以“同济”两字为核心; • 2、标志的图案:三人划龙舟; • 3、昭示着目标:三人成众,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 • 4、昭示着精神: • 同新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 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2]
• 厦门大学校徽图案是陈嘉庚先生创 办厦门大学时确定和沿用的,其特 定的内涵,简要说明如下:徽标圆 环上方为繁体字“厦门大学”,下 方为拉丁语“厦门大学”;盾形上 的三颗五角星图案代表中国传统哲 学中的“三才”,即所谓天然中精 神的、宇宙的、人类的三大元素; 盾形中心的城及城门图案象征着广 纳贤才、开放办学;绶带上的“止 于至善”四字为建校初期校训。[1]
• 校徽的设计者是学校原党委副书记、现珠江学院院长 梁洪深。设计表现的是农业、大学、多科性。这徽标 以英文字母A和U(农业agricultural、大学university) 作为造型基础,混合构成。A字分五条曲线组成,象征 学科的多科性和学校的不断改革发展。U字分以两片绿 叶抽象的造型,并与A字中的中圆点结合,寓意人才培 养、成长成才。2009年百年校庆时,设计者又将数字 “1909”标注其上,表明华南农业大学的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 面,外环为中文校名(繁体)、英文 校名(TSINGHUA UNIVERSITY)和建校 时间,中环为校训字样,中心为五角 星。[1] 外环上下是英文校名;中环左 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 词组,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和"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个词组基本上 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实际上 也就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