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全国卷讲解优质课件

高考语文全国卷讲解优质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C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 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错误;从第三段“‘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 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中可见,“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 B项,“‘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表述有误,“古代社会特有的”不准确。根据最后一段“现代社 会中的家庭伦理会突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 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 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 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见,现代社会中,“孝”仍有其家庭伦理意义; C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 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 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故选C。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6. 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 我国对冲疫情影响有效方法; 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 客观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 ③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 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 性的审慎选择。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5.A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 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 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不要死抠字眼。 A项,“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原文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 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 略选择”,可知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 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并非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 变迁的大趋势。 故选A。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4.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 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 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B项,“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原文 “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 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 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 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可知并未提及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 基础设施体系,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B。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
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 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 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 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 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 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 举例子,并列或递进。 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 能张冠李戴。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2.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 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 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 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 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 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 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 故选A。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3.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
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
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C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
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以‘亲亲’为基点,扩大到‘仁民’,
以及于‘爱物’……‘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
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
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而并没有提
到“自觉自愿”。
故选C。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讲解课件 (35张PPT)
实用类文本阅读: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 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 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 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 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 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 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 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 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