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诚信知识竞赛题(总).pptx
诚信知识竞赛题(总).pptx
5
学海无涯
A. 我国的考生都缺乏诚信 B.有利于营造诚信的考试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C.可以杜绝考试中的作弊等不诚信的现象 D.有了承诺 书,就可以实行免监考 52.对于别人托我办的事,下列行为选择正确的是( A) A 如果感到办不到,我将婉言谢绝 B.我会先答应下来,能不能 办到,到时再说 C.看能不能为自己带来好处,有则办、无则不办 D .一口回绝 53.下列行为违背诚信要求的是( D) A.做老实人 ,办老实事 B.一诺千金,一言九鼎 C 言必信,行 必果 D.背信弃义 54. 好朋友做了错事,企业向你了解情况,对此你应该( C ) A.替朋友保守秘密,不向家长和老师说出实情 B.如果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可以想家长和老师说出部分实情 C.说出实情,以便家长和老师了。解情况,更好地帮助朋友改正错误 D.问到就说,问不到就不说 55.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A )的基本道德规范。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 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C.爱 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互助、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D.爱国 守法、明理守信、团结互助、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6.关于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就不能尊重自己的隐私 B.不能过问别人的事 C.实际上是尊 重他人人格的表现 D.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权 57、电视台员工将自己单位一些主持人的婚恋状况在网上贴出来,对此我们 认识正确的是( B ) A.著名节目主持人的婚恋状况不属于隐私,在网上公布无可非议 B.这是侵犯他人隐私,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
A、诚信缺失危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B、诚信缺失助长社会不公,影响社会稳定 C、诚信缺失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阻碍市场化进程 18、《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主义(B )建设的重点 内容,说明了诚信在公民个人的道德品性养成和整个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
A、社会信用 B、公民道德 C、精神文明 D、法制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制度的特征不包括?( A ) A、以政府为主导 B、以产权为基础 C、以法律为保 20、个人不良信用信息的保留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几年?( A ) A、7 年 B、6 年 C、5 年 2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出自于( A ) A、莎士比亚 B、高尔基 C、大仲马 22、中国古代最早有关征信的说法“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源自 C 。 A、《道德经》 B、《论语》 C、《左传》 D、《春秋》
A、赊销 B、诚信 C、信用 14、诚信原则不仅是基本法律原则,也是最基本的( C ),它要求人们
在相互交往中保持诚实、善意和信用。
A、内容 B、法则 C、道德规范 15、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拥有良好的( B )的市场经济是健康有序 的市场经济,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运行成本降低、社会关系和谐
A、人际关系 B、诚信资源 C、文化内涵 16、信用评级的运作原则是:独立、公正、( A )和科学 A、客观 B、严格 C、互惠 17、诚信 缺失的危害主要有( A )
2
学海无涯
23、信用报告被人们喻为 B 。 A、经济快车 B、经济身份证 C、经济名牌 D、以上都是 24、征信就是 C 为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企业和 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报告的一种活动。 A、金融机构 B、担保公司 C、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25、 个人信用可以表现为个人消费信用和个人(A )两种形式。 A、经 营信用 B、经济信用 C、生活信用 26、世界上第一家征信机构于 1830 年在()成立。 A、法国 B、中国 C、英国 27、征信机构制作个人信用报告,应道客观反映个人(C)信息,不得进行 推断和评估。 A、经济 B、社会 C、信用 28、根据被征信主体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征信活动分为(C)和企业征信。 A、政府征信 B、国家征信 C、个人征信 29、征信机构提供的是(C)和个人信用评估。 A、个人信用报告 B、个人信用证书 C、个人信用调查 30、信用评估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履约状况、(A)的评价。 A 、守信程度 B、健康程度 C、诚实程度 31、中国最早的专职征信机构――(B)创办于 1932 年 6 月 6 日,后于 1949 年 5 月解散。 A、中国征信所 B、中华征信所 C、人民征信所 32、“ 君 子 一 言 , 驷 马 难 追 ” 的 典 故 出 自 于 ( B )。 A.《老子》 B.《论语》 C.《史记》 33、全国最早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的城市是(A)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34、从法律角度而言,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A)。 A. 被 征 信 对 象 不 同 B. 征 信 活 动 内 容 不 同 C.对被征信对 象的保护标准不一样 35、个人信用历史越长,过去信用行为的记录越丰富,越能说明个人的 (B)
A、现代化 B、体系化 C、公开化
8、我国诚信日为(C)
A、3 月 19 日 B、6 月 19 日 C、9 月 19 日
9、早在我国什么时代,“诚信”就已成为我们民族先人的重要道德规范(A)
A、殷周 B、春秋 C、战国
10、古人认为,一个人要自立于社会,必须有三种精神,就是(A)
A、“信、知、勇”
B、“仁、义、智”
3
学海无涯
A.现金状况 B.信用状况 C.社会状况 36、党的(A)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 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A、十六届三中 B、十六届四中 C、十六届五中 37、“以(A)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 辱观的重要内容。 A、诚实守信 B、遵纪守法 C、崇尚科学 38、(A),即信用规模与 GDP 之比,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 程度和信用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A、经济信用化率 B、国民信用化率 C、企业信用化率 39、诚信建设中,要把企业、个人的诚信表现与其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形成 (C)的利益导向。 A、“守信者得利” B、“失信者受罚” C、“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 40、市 场 经 济 的 本 质 就 是 契 约 经 济 ,而 契 约 经 济 的 核 心 和 灵 魂 就 是( C )。 A.法 律 B.道 德 C.信 用 41、 国 务 院 赋 予 (A) 管 理 征 信 业 ,推 动 建 立 社 会 信 用 体 系 ”的 职责。
7
学海无涯
A.前提 B.基础 C.条件 D.根本 66.晋商的发展首要的是以诚信为本,这是其经营的(A )理念。诚信铸就了 晋 商百年的基业。
A.基本 B.核心 C.重要 D.成功 67. 在民法中,诚信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原则,常常被称为民法特别是债权法的 ( D)原则或“帝王规则”。 A.必须遵守 B.根本 C.不可抗力 D.最高指导 68.职业道德评价是指人们根据符合一定社会、阶段、群体或集团礼仪的职业道 德标准,对职业劳动者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职业行为所做的善或恶的( D)判断。 A.标准 B.取向 C.法律 D.价值 69.团队诚信文化是团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被(C )普遍认同的以诚信为核 心 的道德观念和工作作风的总和。 A.大家 B.营销员 C.成员 D.群体 70.诚实 信用原则也是我国民商法的(A )。 A.基本原则 B.重要组成 C.法理 D.基础 71. 中国最早将“道德”作为一个概念提出的思想家是战国末期的(A ), 他 在《劝学》中提到“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A.荀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孟子 72、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起码道德准则,先哲(C )曰“自古皆有死,民无 信不立”。 A.孟子 B.韩非子 C.孔子 D.老子 73.关于严 守国家机密,不正确的是(C) A.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B.是我们每个公民热爱祖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基本要求 C.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义务,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D.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74.小信诚则大信立——(A) A.韩非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75.虚 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C)
学海无涯
诚信知识竞赛题
1、诚信表达的内涵是( C )。 A、忠诚可靠 B、大公无私 C、守诺、践约、无欺 2、(C)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为之人的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A、教育 B、科学 C、诚信
3、稳定可靠的( C )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A、个人信用体系 B、企业信用体系 C、社会信用体系
6
学海无涯
C.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D.这只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 58. 关于诚实与谎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讲 诚实就不能说谎 B.诚实的人任何时候都绝对不可以 说谎 C.说谎次数越少,越是诚实的人 D. 善意的谎言有时也是需要的 59.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诚实就是有什么说什么 B. 诚实就是要公开自己的全部秘密 C.善意的谎言一定会使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 D.做诚实的人,说老实话,并不是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要说出事实的真相 60.下列对诚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精神财富 B.诚信就是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 C.诚信就是遵守信用、履行诺言 D.诚信是道德的要求,与法律无关 61.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先秦法家创始人( A)曾将“诚”与“信”连用。 A.管仲 B.李斯 C.商殃 D.孔子 6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出自( C)。 A.《论语》 B.《春秋》 C.《大学》 D.《左传》 63. 诚信环境的形成取决于每个人对诚信所持的态度和所做的( B)。 A.努力 B.行动 C.表现 D.事情 64.塑造诚信的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 济秩序的( C)。 A.需要 B.途径 C.客观要求 D.基础 65. 健 全高效的制度是诚信的(B )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