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感恩母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母亲,体验母亲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母亲。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母亲、尊敬母亲,从现在开始,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
2、制作相关的课件,(诗朗诵、歌曲、讲故事。
)3、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她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二)悠悠寸草心1 学生交流伟大母亲的故事首先请聆听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地震中的母爱》。
(视频播放《地震中的母爱》)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
为了孩子,母亲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多少令人震撼令人钦佩的母亲。
请看《孟母三迁》的故事。
视频播放《孟母三迁》。
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2 说说自己和妈妈的故事刚才大家看到的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那我们自己与朝夕相处含辛茹苦的妈妈之间都有哪些故事发生呢?让我们伴随著名歌手张强的歌声,共同诠释这世间最美最真的母爱!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全班同学手捧蜡烛大声跟唱。
那么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感谢自己的妈妈呢?学生交流(三)报得三春晖1、制作贺卡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乌鸦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义,我们班的同学们是怎么回报妈妈的爱?让我们制作卡片,写上祝福妈妈的话语,表达你对妈妈深深的爱,等你们回家的时候送给妈妈。
2、分享爱心祝福请将你的爱心卡片的内容念一念,与同学一起分享吧。
还有的妈妈因为在外地工作而不能和你们过母亲节,请妈妈每回家的同学将你的卡片贴到心愿树上,妈妈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祝福。
(四)爱心延续1、给妈妈一份惊喜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妈妈,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妈妈洗洗脚;汇报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一封感谢母亲的信……2、帮母亲做家务放学回家帮助干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3、陪妈妈聊聊天陪妈妈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
听听妈妈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五)真情唱响集体献唱《酒干倘买无》享不尽的浓浓春晖情,诉不完的悠悠寸草心啊!让我们用这首《酒干倘买无》送给在座的所有的妈妈。
(六)结束语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感恩,感恩世界,感恩未来,感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祝母亲们永远青春靓丽!健康幸福!祝普天下的妈妈们平安度春秋!四、效果预期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能引导同学们学会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学习积极与父母沟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2、班会内容丰富,活动多样,同学们表现积极,参与度高。
3、在主题班会之后,倡议每个同学为爸爸妈妈做几件事,能促进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父母,与父母沟通。
四年级《我是文明小学生》主题班会设计一、活动设计说明:在班级活动中,我班学生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小的磕碰,在发生磕碰后,多数学生会因自己的不理智而发生打骂的行为。
本次班会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文明处事,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二、活动目标:通过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文明观念,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促进学生之间和睦相处。
三、活动准备:1、制作礼貌用语卡片。
2、教师准备课件。
四、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一滴露珠能折射出五彩的阳光,一片绿叶能传递出春天的气息;一句随意的话,一个细微的举动,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素质。
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手牵手,心连心,讲文明,树新风,同进步。
礼貌用语在生活中十分重要。
讲文明、懂礼貌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观看情境剧1、两位同学表演在课间一位同学碰了另一位同学,结果他们打了起来。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两个同学做得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3、听了同学们的话,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这两位同学重新表演。
(三)认识文明礼貌用语1、了解礼貌用语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常说哪些礼貌用语?(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不用谢、晚安、再见……)贴出做成苹果形状、用吹塑纸做的卡片。
(学生齐读)。
2、采访:假如别人帮助了你,你会怎么说?(四)学做文明小学生1、教师出事例:事例一:小明在写字时,不小心碰了同桌一下,结果,他的同桌拿笔在他的衣服上划了两三下。
事例二:小红向同位借了笔用完后,好轻轻地放到同位的文具盒里。
2、交流各自对这两个事例的看法3、你在生活中,你是否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由于自己不文明而导致矛盾,或者由于自己的文明而和好了。
(五)活动总结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都要求我们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当我们背起书包,跨进校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育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你看我们的同学做的多好呀!(1)早晨见到同学说:“同学早!”(2)在校园里见到老师说:“老师好!”(鞠躬)(3)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诚恳地说:“谢谢!”(4)打扰了别人,抱歉地说:“对不起!”礼貌用语挂嘴边,团结友爱记心间。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开展“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可耻的。
3、通过展示自己的劳动才能,品味劳动的愉悦感、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1、学生和家长一起如实填写学生平时劳动情况调查表。
2、观察、收集身边辛勤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3、每个人选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扫地等),并在家练习,提高劳动技能。
4、准备两个录象片段:镜头1:校园里高年级的同学正在打扫校园,一会儿整个校园一尘不染,晨会上这几个同学站到了学校的领奖台上。
镜头2: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在家里帮妈妈收拾屋子,妈妈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爸爸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录象的片段后)主持人问:刚才的录象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为什么受到了学校的表扬?那个小朋友的爸爸为什么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学生讨论后交流。
(二)公布调查,了解劳动情况1、公布班上学生平时劳动情况的调查:项目自己穿衣整理书包洗脸洗脚收拾房子主动学习人数2、学生发表看法:从这份调查表的统计中说明我们班上的劳动情况是怎么样的?(总结: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知道,我们的小朋友能自己主动地去劳动的实在是太少了,大多数同学是依赖父母,他们过着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
大家说这样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呢?)(三)讲述故事,认识劳动价值1、教师读书信——《一个少年罪犯的悔恨书》。
(故事梗概:小朋友张亮从小在家里不喜欢自己做事情,任何事情都要求父母做,久而久之养成了不劳而获的坏习惯,终究有一天因为不劳动而偷走别人的东西被警察逮捕入狱。
)学生说听书信后的感受。
(不爱劳动只顾贪玩的想法是可能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
看来“不劳动”的危害真大,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2、教师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梗概:建国后,中共中央副书记、中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虽然整天忙着国家大事,但他从没有放弃教育子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一次,上小学的儿子源源把换下来的衣服、袜子往床上一扔叫保姆洗,后来,刘少奇知道了,耐心的想源源讲清了道理,又向班主任写信要求要让小孩养成斤毫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后来,源源养成了习惯,时常将家里收拾的赶干净净。
)3、学生说自己身边爱劳动的典型事例。
(四)劳动竞赛,养成劳动习惯1、准备:每小组选5名参加整理书包、系鞋带、穿衣服、系红领巾比赛的代表2、比赛活动展开并评选各种劳动能手,3、推选3——4名最能干的选手介绍经验。
4、其他的学生谈感受。
(五)激情唱响,歌颂劳动光荣唱儿歌《劳动最光荣》(七)课堂总结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人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就从现在起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吧,让我们举起双手为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喝彩——因为劳动是最光荣的!心中有“规则”主题班会一、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培养收集资料、获取信息、修正自我、约束自我的能力。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从而树立起规则在心中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努力做到遵守规则。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严以律己。
二、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收集SARS期间的一些关于规则的故事。
2、报道SARS期间的各方面人物的电视短片或图片。
3、收集有关社会中不守规则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一)听故事,感悟规则魅力。
1、阅读故事:《写在矿工帽上的遗书》。
(1)什么规则是聂清文至死不渝的?(2)我们再去读一读这个了不起的矿工的故事吧!想一想,这个叫聂清文的汉子,何以在临死前,还能够做到这一点?(3)你读了这则故事,有什么感触吗?可以说说吗?(4)不只是这一些,千百年来,还有许多规则,也长驻在我们心中,比如说……(学生自由发言)2、阅读故事:《德国人心中的规则》。
你怎么看待这位理发师的行为?(交流讨论)我们的留学生做的一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德国人大事小事,事事讲规则)(二)活动体验,认识规则作用1、现在请大家到教室外面去排队。
(教师计算一下时间)2、现在,假设我们遇到了危险,必须马上撤离这里,越快越好,快走!(教师同样计算时间,不要求排队,等人全部离开教室,时间截止)3、公布两次所花的时间,一起分析一下原因。
(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第一次所花的时间多,说明尽管第二次的无组织,但因为大家心中有规则,因而无组织但并不无序。
二是第二次所花的时间多,说明每个人的心中只想到了自己,忘记了规则的存在,反而使危险系数增加)4、通过刚才的两个小实验;你想说些什么呢?(四)角色扮演,指导学生行为1、“记者”随行(教师扮演记者)(1)下面,我们来个现场“实话实说”,请对下面的问题实话实说,并解释一下自己这样做的理由。
如果采访到哪位同学,希望合作。
也欢迎“观众朋友们”参与发言,并提出补充问题。
(2)过街时,遇到红灯,但很多人都在走,你会跟着走吗?2、新闻报道大家谈(1)请小记者报道一则新闻:《“小上帝”不让老人》。
(2)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如果你在现场,该怎样做?你会像刚才说的这样做吗?针对这件事,这两位“小上帝”的心中还应该再有一条怎样的规则呢?(三)联系自我,遵守规则1、想想我自己(1)你心中有规则吗?(2)哪些规则是你时时都能遵守的?哪些规则有时能遵守,有时不能遵守,为什么?(3)你敢于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吗?把你写下的自己读一读!(4)谁来说说你自己?为什么有些还做不到呢?2、怎样做到心中有规则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规则?(讨论)(四)课堂总结规则使我们的生活社会更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