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技能人才短缺

高技能人才短缺

——就业大环境:劳动力总量的绝对过剩, 劳动力供给十分丰富;
——大规模的下岗、失业正持续发生,国 有企业有大量的技能工人在下岗,他们急切 地等待再就业;
——大学毕业生等高知识人才的就业都发 生了困难,大专、高职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 仅为40% ~ 50%左右,远低于本科毕业生的 70% ~80%。
6
(2)价值评价错位——短缺的直接原因
高技能人才短缺
与价值评价错位
演讲人:丁大建 2004. 7
1.高技能人才状况
(1)从需求看高技能人才短缺
据有关报道:“深圳一家企业开出6000元的月 薪仍未能如愿找到高级钳工,浙江一家企业用年 薪70万元从日本请来一名高级技工,而2002年上 海市需求高级职业技能人员1.38万人,但供给却 只有3800人。”
(2)积极推进传统劳动人事制度的深层改革
坚决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破除对我国 社会影响很大的“官本位”制度,推行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以职业、岗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与 开发体制,推行能够与外部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相 衔接的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推行以人为 本,注重员工能力建设的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
——改革“成本”(负效应),大批技工 “下岗”给人以技工无用的假象;强调了知识 份子的地位,使人产生工人地位下降错觉。
9
(4)短缺的深层原因 2 ——体制制约
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是一套“轻职业、重 级别”的人事管理制度,其核心是把工人和干部 (包括科技人员)从管理制度上严格地割裂开, 分别管理。在这一管理体制的框架内,通常是把 干部视为人才,工人只是普通劳动者;而在这同 一管理体制框架内,又把绝大多数的高技能人才 (如高级技术工人、技师等)都归入到工人系列, 如企业中技师称工人技师,有别于技术干部队伍 中的技术员和工程师。因此,他们就难以被视为 人才。尽管这一管理体制目前正处于改革过程当 中,但其影响仍很大很深。
只有在全社会,而不是仅仅在少数企业内部 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真正消除干部、工人 的身份差异,才能够彻底消除导致高技能人才价 值错位的制度基础。
13
(3)加快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建设与市场机 制的完善进程,大大提高我国劳动力和人才市 场的市场化程度
只有让市场动起来,让价格(工资)活起来,这 时劳动力和人才的社会价值才能够充分地正确地体现 出来。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高技能人才来 说,只有市场的评价才是其社会价值的正确评价。当 然,我们也知道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也有机制失灵的 时候和领域,政府的适当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 譬如,职业市场上的职业证书和职业准入制度,就是 一项很好的政府调控制度。
14
对策归纳: ——依靠市场的力量,以需求拉动供
给,实现供需的基本平衡; ——依靠政府的力量,加快改革人事
管理制度,建立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 ——依靠社会力量,改变观念、调整
心态。
7
人才价值通常决定于如下四个方面: ——人力资本投资(成本) ——创造性(产出) ——稀缺性 ——供求状况
谁的价值高? 高级技工——部门经理 中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
8
(3)短缺的深层原因 1 ——观念影响
——中国历史上就有轻视“工匠”传统, “唯有读书高”,所以有“重知识,轻技能”;
——知识经济的泡沫成分,许多人误认为, 知识经济时代是只要有知识不用技能,就像那 些比人类先进的“火星人”(大头、软体);
60
占全部技 40 术工人比
例% 20
0 初级技 中级技 高级技
发达国家 15
50
35
中国
60
35
5
3
(2)从供给看高技能人才的短缺
下图是我国1997年以来历年来的中专、技校和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学校数和招生人数的比较:
学校数(万个)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发展比较表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1
3. 对策与建议
(1)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首先开发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尽快 地为市场上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新的供给,缓解 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瓶颈。
其次,还应大力加强正规的职业教育,在继续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把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到我 国正规学历教育系列中来。
12
“据2002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 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缺口很 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竟然高达30%。我国劳动力 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 有关人士将之称为“技工荒”现象。”
2
“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
人只占23%,而发达国家却高达75%,在技术 工人中,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 占50%,初级技工占15%,而我国上述三项数 字仅为5%、35%、60%。许多企业“技工断层” 的现象非常严重。”
10
(5)短缺的深层原因 3 ——市场不完善
我国的劳动力与人才市场建设已取得了很大 进步,但是与商品市场的建设相比较,其还是大 大落后的;与完善的市场经济相比较还有很大差 距;特别是在市场的流动性、价格的灵活性、反 应的敏感性、调节的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 的问题。
因此,目前我国劳动力与人才市场对市场供 求的调节作用还十分有限。我国高技能人才的长 期、严重缺乏,而劳动力与人才市场未能对此做 出及时的反应和有效的调整就证明了这一点。
1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 教育合计
年份
4
招生人数(万人)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比较表
800 600 400 200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 教育合计
年份
5பைடு நூலகம்
2. 为什么会短缺?
(1)高技能人才不应短缺的几个理由
近些年来,我们的社会对人才的价值评价有 着一种“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 能”的倾向,这使许多技能型人才得不到他们 应得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价值回报。这种价值 评价错位导致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得不到 承认,所获得的价值回报偏低,进而造成了该 类人才的流失和后续乏人。以经济学的观点看, 任何投入都是要追求回报的,如果回报太低, 自然没有人愿意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