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库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库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1.1编制依据1)课程设计宋老师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即设计的相关要求。

2)《油库设计实用手册》提供的成都周边基础资料。

1.2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法规和政策,坚持安全可靠、保护环境的原则,合理确定工艺方案;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根据油品市场实际营销情况,全面分析供求关系,提出合理的建设规模;3)选用技术成熟、经济实用、安全可靠、便于生产管理的工艺技术,系统工程配套完善,以满足油库安全合理运行;4)选择高效、节能动力设备,降低能耗以减少运行费用,确保生产安全、可靠;5)高度重视消防设计,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设置必要的消防安全设施、器具和器材;6)在技术经济合理和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形,平面布置紧凑,区域划分分明,并留有发展余地,满足油库将来发展的需要。

1.3项目建设背景、意义及油库库址的确定1.3.1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该项目投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该油库建成后,对抢占该地区成品油市场、建立健全西南销售公司二级分销网络、树立中国石油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油库库址符合最佳消费半径及配送距离。

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运输发达。

油品市场比较稳定,潜力很大,具有广阔的市场销售前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3)可进一步完善中国石油西南销售公司在山西地区的成品油经营的布局,扩大辐射地区与经营规模,更好地占领与巩固市场,提高竞争能力;4)该油库建成后,对于应对油品市场的波动,特别是跨国石油公司的冲击,保护成品油消费者的利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此在此地建设油库对提高中国石油集团在四川油品市场的竞争力,对实现西南公司的销售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2 油库库址的确定油库位于龙泉驿区。

该处公路、铁路发达。

该处交通方便。

消防用水由自备水源井提供。

用电接自库外10kv高压线路,无不利设施。

库址距铁路专用线较近,有利于降低油库铁路专用线工程投资,也有利于油品的接卸和发送。

符合安全防火、环境保护、方便使用的要求。

1.3.3公司体制概况及油源油库建成后主要经营0#柴油、93#汽油及97#汽油,成品油来源主要由兰成渝输油管道购入。

1.4研究范围1)根据成品油市场及销售的发展情况,确定油库的合理库容;2)结合建设规模,对油库储运设施和相关辅助设施工程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

1.5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1)《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2)《油库设计手册》作者:樊宝德、朱焕勤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03出版3)《油库实用设计手册》作者:马秀让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出版4)《油库设计与管理》作者:张志廉、郭光臣、董文兰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9出版5)《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921.6研究结论1.6.1工程概况1)油库规模油库主要经营汽、柴油,柴汽比为2:1 ,油库总库容30000m3,其中汽油总罐容为20000m3,柴油总罐容为10000m3;设4座5000 m3内浮顶汽油储罐和2座5000 m3拱顶柴油储罐。

拟建油库库区占地面积153088m2。

石油库的等级划分由《油库设计手册》,查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某设计院立式拱顶油罐系列》,5000立方米立式拱顶油罐底圈板直径为23700mm,高度为15143mm。

由《油库设计手册》,查到《国内浮顶油罐技术数据》,5000立方米内浮顶油罐直径为22272mm,高度为16313mm。

2)供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引自市政供水。

消防用水由油库新建水源井供给。

设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对油罐底水及油罐排污等生产含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排入库区外,污油由车运走处理。

库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库区外。

在库区内设置固定式冷却水系统和固定式低倍数泡沫液灭火系统。

(3)供配电油库电源引自距油库约500m的10kV高压线路,油库设1间变配电室,内设高压配电柜、干式变压器、低压配电柜及无功功率补偿柜。

油库电力供应可靠。

(4)供热、采暖与通风建燃煤锅炉房,为油库冬季采暖提供热源。

在油库主要办公室、油库营业室、加油站站房设空调器改善夏季办公环境。

在散发可燃、有害气体的化验室采用机械加自然通风方式。

1.6.2主要工程量油库主要工程量见下表22 食堂m267523 办公室m2240024 车库m285025 警卫m2 252 建厂地区条件和总图运输2.1区域位置油库位于成都市东部龙泉驿区范围内,周围公路、铁路交通方便。

油库与周围村庄、道路的距离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的规定(油库区域布置图见附图2)。

2.2自然条件2.2.1气象该地区地处北温带,季风特征明显,冬季夏季均多偏西北风。

本油库所在地气象参数如下:气温:年平均气温 16.2℃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5.9℃降水:年平均总降水量 759.1—1155.0mm风:主导风向 NE2.3总图运输2.3.1总平面布置以遵循设计规范、生产流程合理、功能区划分明确、并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为原则,结合库区及周围现状,合理布置,节约建设投资。

油库由储油罐区、铁路装卸区、汽车装油区和辅助生产区及行政管理区。

1)储油罐区储油罐区共建6座油罐,其中汽油储罐4座,为内浮顶金属储罐,单罐容积均为5000m3;柴油储罐2座,为拱顶金属储罐,单罐容积均为5000m3。

2)铁路装卸区铁路线进入库区后沿北侧围墙退至东端终点。

汽、柴油卸车栈桥布置于2股道卸车线中间,栈桥总长272m。

卸油泵棚在满足《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的前提下,设置在罐区附近。

2)汽车装油区汽车装油区布置在库区南侧,紧靠公路。

与储油罐区划分鲜明,有利于安全和运输作业。

设有3座发油台及罩棚和营业室。

4) 辅助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建有消防水泵房和配电间、消防水池。

安全距离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要求。

5) 行政管理区行政管理设施设有办公楼、车库、宿舍、浴室、食堂等,布置在库区东南角处,与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分开。

2.3.2竖向布置库区场地平坦,采用平坡式竖向布置。

不需场地平土工程,余缺土就地平衡。

场地雨水采用明沟排水系统,排入库区外。

2.3.3库区道路库区道路为公路型,呈环形布置,满足消防要求。

汽车槽车装车场地采用贯通式布置,场地宽阔,车行方便。

汽车槽车装车场地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

2.3.4 罐区地面罐区地面用矿渣铺设。

2.3.5 绿化为了美化库容,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按库区功能分区的不同进行相应绿化。

绿化系数不低于15%。

2.3.6运输1) 铁路运输油库储备的汽柴油全部由铁路运入。

油库储备油品也可以通过铁路外运。

2) 汽车运输油库的汽、柴油由汽车槽车装车外运。

设有相应规模的汽车装车台及加油站场地。

表2.3-6 主要工程量表3油库工艺3.1主要工艺参数3.1.1油库规模油库主要经营柴油和汽油两种油品,油库容量为30000m3,其中柴油10000 m3(5000m3拱顶油罐2座),汽油20000 m3(5000 m3内浮顶汽油罐4座)。

3.2工艺流程3.2.1工艺流程设计原则1)根据油库的功能,满足油库作业的需求,保证油库生产安全可靠。

2)根据油库作业内容,尽量简化工艺流程,做到流程顺畅,避免管线往返交叉,确保工艺流程先进、合理,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3)积极采用高效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4)根据油品的性质,管线和设备采用单线单用,使工艺流程操作方便,避免油品互串。

3.2.2工艺流程1)卸车火车卸车系统由输油系统、扫舱系统组成。

油品进库由火车槽车运进站内,油品进库计量采用油槽车检尺计量方式。

卸油区设置2套扫舱系统,作用是收净油槽车的底油,其流程为:扫舱系统流程:火车槽车底油—滑片泵—缓冲罐(储油罐),再由缓冲罐-滑片泵(装卸油泵)--储油罐。

2)倒罐采用倒罐流程时,同一油品各罐之间的倒罐作业由卸油泵完成。

3)外运油库油品批发销售靠汽车和火车外运。

汽车外销油品采用定量装车控制。

储罐内的油品,通过装车泵升压,经流量计计量后,装汽车外运。

火车外销油品采用火车装车泵(同时作为火车卸油泵)升压装车,油品出站经油槽车检尺计量后,装火车外运。

3.2.3工艺流程特点本设计采用的流程可实现成品油装卸火车,油品的储存及汽车装油作业,并且具有倒罐功能。

汽车装油设置单泵单鹤管,避免了油品相互污染,保证产品质量,汽车装油设施还具有给加油站埋地卧式油罐供油并计量的功能。

该油库工艺流程功能齐全,满足安全、可靠的装卸车作业要求。

3.3防腐3.3.1油罐防腐油罐外壁防腐采用氯化橡胶涂料防腐。

油罐内壁防腐只做距罐底1.5m以下的内壁及罐底的防腐,采用导静电防腐涂料。

3.3.2管线防腐地面管线的防腐采用BSS型氯化橡胶涂料防腐。

埋地管线外壁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加强级防腐。

4 辅助生产设施4.1给排水包括库区内的生产、生活给排水及消防。

内容包括:1)库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2)污水排放系统。

3)库区消防系统。

新建库区距离市区较近,有市政供水管网;该地区周围村民均采用打水井的方式解决用水问题。

库区内生产、生活用水引自市政供水管网,再打1口水源井作为油库消防用水水源。

工程用水量油库给水水量分为四部分,一是生活用水量,二是绿地及浇洒道路用水,三是生产用水量,主要为清洁用水,四是消防补充水量。

给水统计表本油库储存、销售汽油及柴油均为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油库内储油罐区、铁路卸车栈桥、卸车油泵棚、汽车装车台均为爆炸及火灾危险场所。

为及早发现火情,防患于未然,本油库设置一套小型火灾报警系统,以组成就地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在油库门卫室内设置1台壁挂式HZQ-5800/32DB小容量火灾报警控制器。

在储油罐区设置4只防爆手动火灾报警开关,铁路卸车栈桥设置3只防爆手动火灾报警开关,卸车油泵棚设置1只防爆手动火灾报警开关,汽车装车台设置1只防爆手动火灾报警开关。

变配电室设置2只感烟探测器,消防泵房设置3只感温探测器。

综合楼内控制室、财务室及存放贵重物品或仪器的房间均设置感烟探测器。

4.3采暖与通风4.3.1热工本油库为新建油库,为满足油库内建筑物冬季采暖的需要,建锅炉房1座。

估算供暖热负荷300 kW。

锅炉房内设1台CLSX—0.65型采暖热水锅炉(0.65MW),以煤为燃料,年耗煤量约100t。

锅炉自带鼓、引风机及水处理等设备。

室外供暖主干线DN80,采用直埋式敷设,保温材料采用聚氨脂泡沫塑料。

4.3.2通风化验室内设2台BT35-11 4#型防爆轴流风机,安装在化验室油气较为集中的部位。

污水处理间底部安装2台BT35-11 4#型防爆轴流风机。

新建食堂采用1台T35-11 4#型通风机为操作间通风。

其它建筑物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4.3.3空调为改善管理、技术人员的夏季办公条件,在营业室、综合办公楼各主要办公室及加油站站房内设分体空调,夏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25—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