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如此关键,好父母有爱,更要有智慧》读后感
10篇- 读后感
、小贴士和给家长的话三部份组成。
正文的实例触动了父母的心,小贴士里是专业的解释,给家长的话是对父母的谆谆提醒。
书中提到了一些心理辅导的方法像角色扮演、森田疗法,作文指导、正性强化法等,日常中也可以一试。
感觉本书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在潜移默化中点拨父母们要不断反省和思考自身,这一点对父母们来说太重要了。
希望作者能达成所愿,天下的父母都能用智慧的爱伴孩子顺利走过青春期
《青春期如此关键,好父母有爱,更要有智慧》读后感(五):让我们为叛逆者护航
当我作为一名教师首次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自己的学生就是一帮青春期的孩子们。
他们很可爱、很纯真、很向上,但也很叛逆。
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本以为自己曾从这个叛逆的时代走过,便自以对这班叛逆的学生相当了解。
可是实际上,由于与时俱尽的因素存在,自己的那些经历,自己的那一套全都过了时,这班孩子的叛逆与自己当年的叛逆已经是截然不同,叛逆也在与时俱尽了。
在没有读本书之前,我一直为此感到困惑。
有学生告诉我,我已经OUT了。
的确,我虽然长得面嫩,但是思想保守,的确很容易OUT。
再加上三年一道沟,我早已与这些学生们相隔万水千山,自然是互相不能理解。
OUT的现实我承认,代沟的存在我也清楚,但是这些为何发生,缘何而起,却是我不得而知了。
不过读了本书,我大受启迪,虽然仍旧无法洞透其中原委,但也明白了大多数。
拿到本书,第一眼就看到了“吴斯达”三字。
我并不知道吴斯达是谁,之所以对其敏感,是因为自己看成了“吴孟达”。
这仅是个玩笑,拿起吴老师的书翻阅之后,这才明白,自己的这个同行真的是不简单,不愧为人大代表的称号,真的是有水平。
与时俱尽的第一个要素恐怕就是网络了。
自己叛逆的时候别说网络,就连电脑也不常见。
我初中的学校是市里的重点校,开设有微机课。
但那时候的电脑还不如小霸王游戏机好玩,别说颜色,就连声音都没有。
那时候的电脑不像现在,对我们没有半点儿的吸引力。
虽然曾几何时我还对BASIC语言相当精通,但那却是比英语还要痛苦的一种存在。
现在的叛逆者可幸福了,他们可以找到的娱乐要远比学习多。
除了看电视、电影、课外书之外,还有电脑、手机、MP
(4)、IPAD等各种NB的存在。
与他们相比,曾经叛逆期的我们就是土包子,我们那会儿找到的最好消遣无非是跑到街上的游戏机厅花掉一个大钱,痛快地玩上半天。
可是对于他们,街机已经成为一种小游戏,若不是我们这伙儿老八零后们还需要用它们来寻找失去的回忆,恐怕街机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网络是好东西。
我第一次上网是在两千年。
当时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要花和玩游戏同样的钱来干这么没有意义的事情。
后来上了大学,上网才变得普遍起来,自己也有了第N个Q号。
再后来则是联网游戏(不是网络游戏),我甚至成为了CS的职业玩家,若不是找到了教师的工作,恐怕我早已成为游戏界的一个名星了(小小YY一把)。
对于我,网络游戏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这类玩物的确吸引到了更多人的注意,使更多的人坠落。
这里不说网络游戏,只说咱们的叛逆者。
与成年人相比,这群叛逆者的控制力要弱得多,他们更容易被网游吸引,更容易走上歪路,更容易坠落。
网游虽然为国家提供了很多税收,但是也毁了相当一部分人,其中有很多都是青春期的孩子们。
这个东西怎么办,怎么让孩子处理,书中给了详细的讲解。
虽然不见得对每个孩子都有用处,但至少可以值得借鉴,可以让父母、老师们不再束手无策。
毕竟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网游只是书中的一个例子,书里还有很多很多种叛逆者的“疾病”,吴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治病的方法,绝大多数都相当地实用。
正如吴老师所说,好父母有爱,更要有智慧。
我也想说一句,好教师不仅仅要有爱,也要有智慧。
虽然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看的,但为人师者亦同为人母,也应该好好读一读,从中吸收有用的部分,用来教育自己的学生。
这是本好书,让我这名教师受益匪浅。
但是读这本书也相当地沉重。
如果孩子们无法安全地渡过青春期,对他们来讲,这个损失也太巨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