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理学)
1996 年试卷
名词解释
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法的价值、法律调整机制、调整性法律关系
问答题
1.简述法产生的几种具体形式
2.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如何
3.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如何
4.简述法律关系的内容
1998 年试卷
名词解释
立法体制、法的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特别法、法的概括性、法律文化的结构、法系论述题
1.如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保障机制
2.划分法的部门应注意哪些问题
3.简述法的自由价值
4.试述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方面的作用
5.原始习惯转变为法有哪几种主要方式或途径
6.简要说明法律意识的分类
南京大学1999年法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 法律草案
2 无效解释
3 法的价值
4 法的继承
5 法律文化
6 不成文法
7 强行性规范
二论述题
1 简述法的适用的特征
2 试论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3 什么是法的强制作用?它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 试论关于法的起源的不同学说
5 简述大陆法系的形成,法律分类,法源及其特征
6 法的规范作用有哪些?
南京大学2000年法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 法的起源
2 成文法
3 职业法律意识
4 法的实现。
部门法体系
6 法律责任
7 立法原则
二论述题
1 简述法律文化的结构
2 为什么说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3 略论法的正义价值观
4 试论法的溯及力的概念及适用规则
5 试分析“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中的“事实”和“法律”的含义
6 简述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
2001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8 分)
1,法的渊源2,一般法3,法的预测作用4,立法程序
5,法的规范性6,法的移植7,授权性规范
二、论述题(每题12 分,共72 分)
1,简述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2,略论法的秩序价值
3,简述法的分类
4,简述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式
5,谈谈你如何对“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理解。
6,试述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认定。
2002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8 分)
1,法治
2,法律文化
3,权义复合规则
4,现代型法律意识
5,法律推理
6,法律责任
7,授权立法
二,论述题(每题12 分,共72 分)
1,试论法的移植
2,简论判例法对成文法的意义。
3,简述法的规范性特征
4,试论法律创制的原则
5,试分析法律解释的特征
6,试论法律关系的特征
2003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30 分)
1,法律文化2,法的强制作用3,法律规则4,法的意志5,法律效果6,法律执行
二,问答题(每题20 分,共120 分)
1,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法的创制过程中的“法律移植与本土化”问题?
2,略论现代法治国的的特征?
3,大陆法系特征概述
4,简述权利与义务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关系
5,试从成文法的特点来理解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6,如何理解法律体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2004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30 分)
1,原始习惯2,法的渊源3,法律义务4,法律案的表决5,法律部门6,法律效益
三、问答题(每题20 分,共120 分)
1,辨析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2,如何理解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
3,略论法律与自由
4,试述法律事实与一般事实的区别及其意义
5,试述法律适用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6,试述影响法律效力发生实效的相关因素
2005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30 分)
1,派生性法律关系2,外部法律监督3,法律方法
4,构成性规则5,权义复合规则6,法的效力来源
二,问答题(每题20 分,共120 分)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是社会性和民主性的统一?
2,要建设法治国家,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法制改革?
3,中西法律文化主要存在哪些差异?
4,试述司法、司法权、司法制度三者间的关系。
5,试述执法的正当程序原则
6,试述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
2006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30 分)
1,价值分析方法
2,法律行为
3,法律继承
4,立法解释
5,法的预测作用
6,司法体系
二,问答题(每题20 分,共120 分)
1,权利和义务关系评析
2,结合西方学者的研究,谈谈你对法律责任本质的理解
3,结合法律移植否定论和肯定论理论,谈谈为什么法律移植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4,试述我国立法的民主原则
5,试述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6,试述法律职业思维的特点。
2007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30 分)
1. 法的实效
2. 法律移植
3 实证分析方法
4 司法体系
5 法律职业
6 法的预测作用
二. 问答题(每题20 分)
1, 试论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意义及其不足.
2 .试论法律在起源上与宗教规范的关系.
3 试论法不搠及既往作为法治原则的意义
4 试论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及其国情依据.
5 试述法律监督的构成.
6 评述法律全球化的内容
2008 年
名词解释
1 法律文化
2 法律位阶
3 判例法
4 法系
5 立法体制
6 司法解释
问答
1 试述法律行为的构成
2 试述法律责任的构成
3 试述法律的规范性特点及意义
4 试述法律对人权的保护
5 试述立法的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是立法还是执法?我记得好象是执法,因为立法的原则好象没有合理性的问题,参考书目上详)
6 对关于证据认定的一个司法解释,试述其法理意蕴
2011
一、名词解释
1、构成性规则
2、法律权利
3、判例法
4、法律文化
5、法律论证的外部证成
6、立法体制
二、问答题
1、试述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法。
2、试述法的秩序价值。
3、试评:权力的“法无授权即无权”。
4、试述法律实施监督的功能。
5、如何理解,“一个公正的法官是一个冷冷的中立者”(埃德蒙·伯克语)这句话的。
6、阅读下列名言,阐述其中的法理意蕴。
“一部分人不可能服从或无法依循的法律是无效,并不算是法律,因
为人们不可能服从前后矛盾(的规则)或依其行事。
”
——沃恩法官摘自富勒《法律的道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