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 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部编版 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 黄河,是当地的名胜。
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 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黄河:世界第六大长 河,中国第二长河, 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
量最多的河流。黄河
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 发源地,中国人称其
为“母亲河”。
我 来 认 生 字
lóu
要想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就必须 付出更多的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学古诗要求五:想象意境 一轮红日伴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 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 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 无穷。 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 登上更高一层楼; 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 大限度地获取成就。
3.用上面提到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方法】
示例:这间屋子很小,像蚂蚁洞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暑假的一天,明明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当他看到长
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不由得 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和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古诗要求三:理解字词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学古诗要求四:理解诗句

想要

全部

看到

目,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 全部景色

就要



楼。
再登上一层楼
调整顺序——“千里 目”就是“目千里”。
这两句诗暗含了什么道理?
guà

音序:G 部首:扌
结构:左右
组词:挂号 挂着 挂念 造句:妈妈十分挂念 在外出差的爸爸。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横 画分:丿 结构:独体
组词:四川 山川 一马平川
造句:祖国的山川非常
书写指导:第一笔撇舒展,中 间的竖宜短在竖中线上。
初读感知 教学目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
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
风姿,表现了自己开阔
的胸襟和超群出俗的精 神面貌。
学古诗要求六:背诵默写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1世纪教育网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 ① )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尺:夸张的写法,尺是一种
长度单位。(3尺等于1米)
疑:怀疑。
银河:天气晴朗的夜晚,在
天空中出现的一条白色光带。
九天:古人以为天有九层,
最高一层称九天。
阅读方法解密:夸张
概念: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 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 辞方法。 效果:增强感染力,烘托气氛。
判断:是否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进行了夸
大或缩小。
学古诗要求四:理解诗句,想象意境
太阳的照射下, 庐山的香炉峰生起 紫色云雾,远远看 去,瀑布像一条大 河挂在山前。瀑布 从云端飞流而下, 真让人怀疑是不是 银河从九重天上落 了下来。
学古诗要求五:感悟情理
诗人发挥丰富的想 象力,运用比喻、夸张
一、《登鹳雀楼》。 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写了诗人所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见。 黄 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了诗人所 想。 4.“千里目”是指 目千里,看得更远 _________________。
造句:弟弟最近学会
了用手机拍照。


音序:L 部首:火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火” 右边的撇 略偏上,捺变点。
组词:香炉 炉子 火炉
造句:整个城市被太阳烤 得就像一个火炉。
yān

音序:Y 部首:火 结构:左右
组词:烟火 烟花 烟雨 造句:夜空中五颜六
书写指导:“火”最后一笔 变点。
色的烟花特别美丽。
A.瀑布刚好有三千尺。
B.瀑布很高,很有气势。
三、古诗比较。 用“√”选一选。 题目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作者
朝代
①王之涣 ②李白 ①王之涣 ②李白 √ √ ①唐 ①唐 √②宋 √ ②宋
修辞手法 ①对偶 ②夸张 √
①对偶 ②夸张 √ 表达情感 ①积极向上,进取 ①积极向上,进取 √ ②热爱祖国河山 ②热爱祖国河山 √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诗人要登什么地方呢?

鹳雀楼
8 古诗二首
ɡuàn què lóu
鹳 雀 楼
——登鹳雀楼
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 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 它位于黄河东岸,结构奇特,气势雄伟。楼一共三

我 来 认 生 字



yān
yao
chuān


布 炉 烟 遥 川
巾 火 火 辶 丿
学古诗要求二:知诗人
李白(701—762)唐 代诗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是屈原之 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称 为“诗仙”。与杜甫 并称为“李杜”,代 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静夜思》《早发白 帝城》等。
①依傍 ②同意 ③按照 . (2)黄河入海流( ② )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 . (3)欲穷千里目( ③ ) ①需要 . ②将要 ②进来或进去 ③收入
③想要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是确切的数字吗? 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不是。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末笔捺宜舒展。
jìn

们。
音序:J 部首:尸 结构:上下 尽头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 左下格。
组词:尽力
造句:午后我常常陪奶奶去散
步,爸爸在小路的尽头等着我
huáng

树叶。
音序:H 部首:黄 结构:独体字
组词:金黄 色

书写指导:上部宽,中部窄。 第二横长;中部上宽下窄。
造句:我捡到了一片金黄的
céng

音序:C 部首:尸
结构:半包围
组词:云层 上层 造句:我坐在飞机里
欣赏美丽的云层。
书写指导:撇舒展,“云”第
一横在横中线上。
学古诗要求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白 黄 欲 更
日 河 穷 上
依 入 千 一
山 海 里 层
尽 流 目 楼
, 。 , 。
学古诗要求二:知诗人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 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 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 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 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

jìn

qióng céng
楼 依 尽 欲 穷 层
木 亻 尸



lóu
音序:L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大楼
钟楼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 短,“女”横长,托住上部。
造句:奶奶住平房, 我和爸爸妈妈住楼房。


音序:Y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依着
依靠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
造句:已经很晚了,老师 依然在批改我们的作业。
一、延伸小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 宋 代诗人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庐山 。(地名) 3.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
学古诗要求六:感悟情理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相反的: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学古诗要求七:背诵默写
白 黄 欲 更
日 河 穷 上
/依 /入 /千 /一
山 海 里 层
/尽 /流 /目 /楼
, 。 , 。
王之涣 有一天,唐代的大诗人___登 鹳雀楼 上了___,他抬头远望,只见太阳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3.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有________和________。
《望庐山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 1.描写庐山瀑布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远远望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 2.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