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烧结厂管理制度.

烧结厂管理制度.

目录第一章管理制度第二章岗位责任制第三章安全操作规程烧结厂安全生产制度为切实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化小安全管理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一岗双责、层层负责”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实现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的安全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1、安全生产挂牌制度1.1烧结厂安全生产挂牌负责人1.2安全挂牌负责人职责1.2.1总负责人全面负责车间当班期间安全工作,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1.2.2工段负责人全面负责班组生产期间安全工作,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1.2.3烧结厂值班人员全面负责值班期间烧结安全生产工作。

1.2.4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排除安全隐患,杜绝违章指挥及违章操作。

1.2.5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公司规相关定处理。

1.2.6定期组织车间班组员工开展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1.3安全挂牌负责的形式烧结厂值班人员、安全员当班期间全天挂牌,各车间值班主任、工段安全负责人实行轮流挂牌制。

1.4挂牌责任人工作考核厂办负责安全挂牌制度的落实考核工作,安全员负责监督各区域每天按时进行挂牌。

各安全挂牌负责人要认真履职、严格监管,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将对事故车间安全挂牌责任人按照集团公司《工伤事故管理办法》中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理。

2、安全检查制度2.1检查内容2.1.1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2.1.2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否符合规定。

2.1.3查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穿戴、使用是否符合规定。

2.1.4查厂纪和劳动纪律执行情况。

2.1.5查应急救援预案完善演练情况。

2.1.6查隐患整改情况。

2.1.7查安全标志设置是否符合规定。

2.1.8查设备、环境防护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1.9查消防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2安全检查形式烧结厂安全领导小组:厂长、副厂长、安全员、主任、副主任、工长组成检查小组,负责进行检查,每月一次。

2.3整改2.3.1对综合检查所查处的隐患和问题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

2.3.2现场及时整改的,立即整改,现场不能立即整改的要确定专人负责,确定整改时间,限期整改,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公司上级主管部门。

2.3.3对物质技术条件暂时不具备整改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应急防范措施。

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2.3.4检查所提出的问题要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记录,分别签字、汇总并存档。

3、安全教育制度3.1新入职员工安全教育凡入厂的新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3.1.1厂级教育内容包括:1)、本公司的生产特点及有关安全通则、安全规章制度;2)、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消防常识等;3)、典型事故及其教训。

3.1.2车间级教育内容包括:1)、本车间的生产特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2)、职业危险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等;3)、结合本车间特点的安全知识和事故教训;3.1.3班组级教育内容包括:1)、本岗位的生产流程及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2)、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本岗位设备、工具的性能和安全装置的作用、防护用品和保管方法;4)、岗位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等;5)、本岗位地理环境及紧急疏散路线。

3.2日常员工安全教育3.2.1烧结厂每周四为职工安全教育日,由各车间、工段组织员工学习安全事故案例,通过剖析案例,防止重复性事故发生。

3.2.2利用班前会议讲安全,讲防护。

3.2.3通过安全标语、橱窗、宣传画、事故通报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3.3特殊情况员工安全教育3.3.1离开操作岗位15天以上者,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和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3.3.2对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工种)的安全教育及安全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3.3.3对特殊工种工人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换证工作。

3.4厂部每年分期分批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组织全员安全考试,参考率必须达98%以上。

4、安全互保制度4.1烧结厂根据岗位分布情况规定互保对子双方,员工严格执行。

(附件1)4.2互相督促对方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上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4.3互相督促提醒对方案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按操作规程作业。

4.4发现不安全隐患应互相提醒,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4.5互相检查包机设备及其防护信号装置和所用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6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发现对方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异常,应及时提醒,防止发生意外。

4.7共同协助搞好交接班工作,如互保一方因事不在,另一方要和其他同志形成自然保护。

4.8凡发生事故,互保对子应负连带责任。

根据情节,给予应有处罚。

5、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5.1不论大修、中修、小修,都必须集中指挥、统筹安排、统一调度、严格纪律。

5.2检修中,听从现场指挥人员及安全员的指导,不得无故离岗、逗闹嬉笑、任意抛物。

5.3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两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检查佩带好安全带。

5.4检修负责人应在班前开碰头会布置安全检维修事项。

5.5如在检维修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加强联系,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继续检修,不得擅自处理。

5.6禁止对下列机械设备进行检修5.6.1正在运行的机械设备。

5.6.2没有卸压的设备、容器、管道。

5.6.3没有彻底切断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

5.6.4没有彻底有效切断电源的设备、容器。

5.6.5没有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的检修项目。

5.6.6没有进行安全交底的设备、容器、管道。

5.7检修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可燃可爆气体浓度,不得超过如下规定:5.7.1一氧化碳小于30mg/m3,氨气小于20 mg/m3,硫化氢小于10 mg/m3,其他可燃气体:甲烷小于0.5%。

5.7.2在有毒有害可燃可爆气体场所工作的检修人员,应与生产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5.7.3作业场所应备有良好的有效防毒用具和消防器材。

5.7.4检修人员应派专人监护联系,并规定联系信号,发生意外立即撤离现场。

5.7.5检修临时用的行灯,应采用小于36伏的安全行灯。

进入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工作,应采用12伏安全行灯,要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并要进行接地。

5.8起重设备只准由合格的起重人员操作。

5.9检修结束后,经过三方确认检查无误后方可试车投产。

6、禁火区动火制度6.1凡生产、储存、使用下列物资的仓库、液压站、润滑站、设备罐体、管道及周围10米的区域列为禁火区:6.2凡在动火区域内动明火或进行容易产生火花的作业,必须先办动火许可证。

6.3每次动火前,动火负责人必须对动火执行人员交代清楚安全注意事项。

7、消防器材管理制度7.1消防器材实行“定人、定位、定岗、定责”和入箱管理。

由安全员负责定期检查,监督维护、和保养,保持清洁有效。

7.2消防器材用于火灾扑救后,应及时更换。

8、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8.1各类劳动护品由公司统一购买,由安全员负责按时统一发放,建立劳保台账。

8.2严格按照公司指定的劳动护品配备标准和时间发放。

8.3生产岗位必须严格按要求合理使用劳动护品,不得变卖或将劳动护品变为家庭福利。

发现者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8.4针对特殊岗位,发放相应防尘、防水等劳保防护用品。

8.5员工离职必须办好各项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厂。

9、工伤事故管理制度9.1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工伤事故调查及处理规定》。

(附件2)9.2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安全责任人立即电话向厂领导、调度室、安全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

9.3发生恶性安全事故,厂部领导要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查清事实,分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措施,并于事故发生后5-7日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集团公司安全部门。

9.4发生轻伤工伤事故,安全责任人立即报告部门领导和公司安全部门,事故责任单位须在事故发生的24小时内填报“职工工伤事故报告表”送交集团公司安全部门。

9.5发生重大险情事故,事故单位必须如实填写“重大险情事故登记表”报公司安全部门备查。

9.6发生工伤事故和险情必须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认真查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严肃处理肇事者。

附件1:烧结厂安全互保岗位附件2:工伤事故管理、事故调查及处理管理规第一章总则1、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使工伤事故的处理有章可循,特制订本管理办法:第二章工伤事故等级鉴定2、微伤:未使肢体造成残疾、身体某些部位造成损伤,医疗费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损失工作日在8—15日以内。

3、轻伤:造成职工肢体某些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医疗费在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含10000元),损失工作日在16—60日以内。

4、重伤:造成职工肢体或视觉、听觉等肢体受到严重损伤,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全部医疗费在1—3万元(含出院后的后续治疗费用),损失工作日在61—120日以内。

5、特重大伤害:造成职工肢体残疾,无法正常工作,全部医疗费在3万元以上,损失工作日在120日以上。

以上等级标准中任何一项超出标准,均按超出标准等级对应事故类型。

6、工伤死亡:6.1在工作岗位上造成的伤害亡故;6.2在上下班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按正常速度行驶,时间、路线均能与住家和公司路途相吻合发生的交通事故可在统计之内,否则不按工伤计算。

7、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执行GB—T16180—2006标准,并享受与该标准对应的伤残待遇。

第三章事故报告制度8、发生微伤、轻伤事故,各事故单位应在8小时内报分公司、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

9、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各事故单位必须立即报告分公司领导、集团公司和各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人力资源部。

10、各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对职工人身伤害事故及时向市工伤保险部门进行申报,并对医疗事故后的医疗费和保险部门即时结算和返还。

1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职工工伤事故进行登记、调查、处理备案。

12、对事故瞒报一经发现和查出后,按照处罚标准对事故责任人按2—3倍进行处罚。

13、工伤事故处理及申报流程:第四章事故调查14、微、轻、重伤事故由事故单位负责调查,3日内将《工伤事故调查报告书》送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

15、特重大伤害以上事故由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组织事故单位安全、监察、人事部门进行调查,并形成《工伤事故调查报告书》送创业集团公司主管领导阅知,并及时下发处理决定。

16、调查报告的内容:16.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人员伤害的程度以及经济损失等。

16.2确定事故责任者。

16.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17、事故处理:17.1事故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

17.2生产核算单位发生重伤以下工伤事故(含重伤),工伤保险报销后的差额部分全部由责任单位承担;发生特重大以上工伤事故,工伤保险理赔后的差额部分由责任单位承担50%,公司承担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