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风险四色图指导意见(初稿)

煤矿安全风险四色图指导意见(初稿)

关于对煤矿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初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着力构建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按照《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现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实施安全风险管控“四色图”管理,强化煤矿安全分类分级监管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科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对煤矿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监管,强化煤矿安全监管执法,防范化解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筑牢风险防控防线,提升煤矿安全水平,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基本原则
——以煤矿为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

将单个矿井(坑)作为评估对象,将不同煤矿划分为重大风险煤矿、较大风险煤矿、一般风险煤矿和低风险煤矿四级,分别用红、橙、黄、
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等级。

——以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为主体实施分级监管。

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根据煤矿安全风险等级评定结果,实施分级监管工作。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分级基础。

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结果作为划分不同风险等级煤矿的基础,并充分考虑灾害程度、安全状况、人员素质、安全诚信、机械化程度、井下作业人数等因素,综合确定煤矿风险等级。

——以筑牢风险防控防线为目标。

通过对煤矿实施分级监管,强化重大灾害治理,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效防控安全风险,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二、煤矿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三)煤矿风险分级标准。

煤矿风险评估初始分值100分,安全风险评估得分体现煤矿安全风险等级,分值越低、风险等级越高。

其中:
1.重大风险煤矿:煤矿风险评估得分<60分;
2.较大风险煤矿:60≤煤矿风险评估得分<75分;
3.一般风险煤矿:75≤煤矿风险评估得分<90分;
4.低风险煤矿:煤矿风险评估得分≥90分。

(四)煤矿风险评估方法。

在对煤矿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时,参照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对下列指标进行评估:——安全生产标准化:划分为一、二、三级标准化等级
和不达标四级;
——灾害程度:包括瓦斯等级、水文地质类型、煤层自燃倾向性、冲击地压危险性等;
——安全状况:近3年来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包括重特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重大涉嫌事故等。

——人员素质: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学历、工作经历、安全培训考核满足《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要求的情况。

——安全诚信:煤矿非法违法生产、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仍然组织生产、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对象、拒不执行监管执法指令等情况。

——机械化程度:是否存在炮采工作面的情况。

——井下作业人数:矿井正常工作时是否存在单班入井人数是否超过1000人(含,下同)的情况、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不含)以下的矿井单班入井人数是否存在超过100人的情况。

对煤矿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时,对该矿的各项指标逐项进行评估打分,在满分100分基础上扣减计算煤矿总得分,对照煤矿风险分级标准确定煤矿的安全风险等级。

具体评分方法见附件1。

(五)煤矿风险评估公告制度。

各级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监管制度,落实煤矿安全
风险属地监管责任,根据安全监管执法实际需要,以辖区内单个煤矿为对象,每年组织对每处煤矿的安全风险整体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建设煤矿转入正常生产的,煤矿作业环境、生产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的,也要及时组织进行评估。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煤矿安全风险等级公示公告制度,及时将风险等级评定结果在部门网站等媒体上公布。

对于高风险煤矿集中的地区,要及时向地区党委和政府通报评定结果以及风险等级“四色图”,加大监督指导力度。

三、分级监督管理
(六)绘制风险分布“四色图”。

各级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根据安全风险等级评定结果,将辖区内煤矿按照安全风险等级高低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在煤矿分布地理坐标图中标注,形成体现本地煤矿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的“四色图”。

煤矿安全风险等级“四色图”中要附有相对应的煤矿及安全风险等级评定相关信息表格,主要包括:煤矿名称和负责人、安全标准化等级和安全风险评定等级和产能产量、重大灾害情况、近三年以来事故以及重大事故隐患情况、安全监管责任单位和人员等内容。

(七)实施风险等级动态化管理。

各级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安全风险等级情况开展动态抽查。

煤矿采掘工艺、灾害情况等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发
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以及出现重大事故隐患的煤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重新组织评估此类煤矿的安全风险等级、更新“四色图”,强化动态监管。

各地应充分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绘制煤矿安全风险等级“四色图”,建立煤矿安全风险等级信息数据库,实现风险等级信息和“四色图”的数字化管理。

(八)实施分级监管。

各级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结合煤矿安全风险等级“四色图”,确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管重点、检查执法内容和检查频次,“一矿一案”,实施差异化、精准化分级监管。

按照煤矿蓝、黄、橙、红风险等级,依次增加检查频次,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九)强化源头管控。

对于安全风险等级为红色和橙色的煤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督促煤矿企业采取划定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或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从源头上消除或控制重大安全风险。

(十)推动“四化”水平提升。

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煤矿,要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措施,有针对性的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大力督促推动红色、橙色风险煤矿和企业加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科技装备水平,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推动煤矿进一步提升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四化”水平,减少作业人数,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辖区内产煤市县开展煤矿安全风险等级评定工作,根据煤矿安全风险等级评定结果,绘制本地区煤矿安全风险分布“四色图”,并逐级上报,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四色图”管理的工作机制,指导辖区内产煤市县根据本意见,依据“四色图”对不同风险煤矿开展分级监管。

(十二)严格关口准入。

强化安全准入重大风险“一票否决”,对红色、橙色风险等级煤矿集中地区的新建项目,严格煤矿新建项目核准和生产能力核定;经论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投产运行后难以保证安全生产的,一律不予核准。

对安全风险等级为红色、橙色的煤矿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时,应严格换证登记及民用爆炸物品审批和管理,同时,加强煤矿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资质监管。

(十三)推动安全达标提升。

持续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生产系统、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对于安全风险等级为红色和橙色的煤矿,要积极组织开展煤矿安全风险管控技术服务进矿区等活动,加强安全风险人防、物防、技防,督促达到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切实增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十四)优化应急资源配置。

根据“四色图”中红色、橙色等级煤矿的分布情况,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煤矿的应急资源配置,积极推进重点地区专业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重点企业应设立矿山救护队。

(十五)制定配套细则。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依据本风险评级结果,开展监察执法工作。

对于建设煤矿的风险管控“四色图”管理工作,可参照本意见执行,风险评估方法见附件2。

附件1
生产煤矿安全风险评级表煤矿名称:
注:补充项为扣分项,不存在该项所列问题的不扣分,也不得分
附件2
建设煤矿安全风险评级表煤矿名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