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并行接口8255

第7章并行接口8255

高,占用处理器较多的时间,或对外设服务 不及时 。 用于对发光二极管 、开关、继电器、电动机 等简单设备操作和状态测试。
并行接口
中断方式 :中断方式是外设主动向处理器申 请服务 。处理器工作效率高,并且能使外设 及时得到服务。(第六章的中断系统)。
DMA方式 :在存储器与外设之间开辟一条高 速数据通道,在传送过程中不需要处理器参与。 大量数据传输时效率高。(第8章)。
信息转换。I/O接口还要实现信息格式变换、 电平转换、码制转换、传送管理以及联络控制 等功能。
接口的基本功能
输入/输出(Input/Output)接口的作用: 接口是完成计算机与外界的数据交换,主
机和外部设备两者之间的同步与协调,速度的 匹配和数据格式转换的逻辑部件。它是计算机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再简单的接口也有地址 问题,CS为片选信号,确定地 址。
图中,一为输出、一为输入, 因此CS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用同一地址)。
每一个373可接8个发光二极管,
每一个245(244)可接8个
开关。
输入输出接口扩展
CPU引脚数有限,(直接带负载能力有限)。 扩大系统的适应能力
只要适合应用目的的芯片都可以用。(注意逻辑 与电平的匹配问题。)
简单I/O输出接口--8282
简单I/O输入接口
缓冲器作为输入接口:必须具有三态输出功能。 74LS244,74 LS245 等 。 与 8286 芯 片 逻 辑 类似。
锁存器作为输入接口:带寄存器。 (74LS373,74LS374)
信号经“缓冲”后,增强驱动能力(可驱动8 个TTL芯片)。74LS244,74LS245。
ALE、IO/M、RD、WR、DT/R、DEN、(CS) (INTR、INTA)
并行接口
对处理器而言,数据传送仍然为输入输出操 作过程。
8086/8088的传送指令MOV和输入输出指 令IN、OUT。 RD、WR、(M/IO)
可有三种工作方式:查询、中断和DMA。 查询方式:处理器询问外设。简单,效率不
组成;
B组,端口B和端口C的下(低)半部分(PC3~PC0) 组成。
8255A的端口操作
PC XT计算机中8255A地址为60H~7FH,共32个 地址,实际用60H~63H四个地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255A的初始化操作
8255A工作方式只需一条指令,即可设置完成。 D7=1 表示设置8255A工作方式, D6、D5为A组工作方式选择,有三种方式。D4 为端口A的方向设定,D3为端口C上半部分方向 设定。其中D4、D3设定还要根据A组的工作方 式确定。
微机接口技术
课程要求: 学习各种类型接口芯片的: • 基本工作原理 • 基本程序设计 • 芯片与CPU连接
电路设计: 将各种芯片按要求的地址空间分配,设
计电路原理图
1、I/O接口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简单I/O接口 3、并行接口电路8255A
3
接口的定义及功能



存储器

CPU
I/O接口
D2、D1、D0为B组工作方式选择,只有方式0 和方式1。
8255A的控制字格式
8255A的工作方式—方式0
基本输入输出方式,无应答式的联络信号 。 A、B、C三个端口都可以工作在方式0。 方式0对输出数据锁存,输入数据不锁存。
8255A的工作方式—方式0
端口C可以分成上、下两个4位端口,分别设置。 因此8255A可看成有四个端口。两个8位端口,两 个四位端口。
设置为工作方式1,端口A和端口B作为数据 端口,并且每个数据端口分别利用端口C指定 的3个引脚作为应答联络信号。
工作方式1,输入、输出的数据都锁存。并且, 端口具有中断请求逻辑和中断允许触发器。
C端口的未被方式1征用的引脚仍可以工作在方 式0。
8255A的工作方式—方式1选通输入方式
8255A的工作方式—方式1选通输入方式
I/O设备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1. 中央处理器如何识别各个设备; 2. 中央处理器如何控制设备的工作、响应设备
的请求和进行数据交换。
接口的基本功能
I/O地址译码与设备选择。所有外设都通过I/O 接口挂接在系统总线上,在同一时刻,总线只 允许一个外设与CPU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只有 通过地址译码选中的I/O接口允许与总线相通, 而未被选中的I/O接口呈现为高阻状态,与总线 隔离。
向数据端口。 8255A只有端口A可以工作于方式2,同时还要用到
端口C的5根信号线。
此时,端口B还可工作于方式1(配合端口C的剩余3个 引脚),也可工作于方式0(端口C的剩余3个引脚也工 作于方式0)。
方式2时,输入和输出数据均进行锁存。并且输出锁 存器满时,数据不出现在端口数据线上,只有ACK信 号有效时,数据才出现在端口上。
关于端口
I/O接口: 将外设连接到总线上的一组逻辑电路的总称 实现外设与主机之间的信息交换
I/O端口: 接口中的寄存器
接口的类型
(1)接口芯片按通用性可以分为两类:专 用接口和通用接口
显示控制器,键盘控制器等属于专用接口; 而通用接口可以供几类外设使用。
接口的类型
(2)接口芯片按与外设数据的传送方式可 以分为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可编程芯片,功能比普通TTL、CMOS等芯片功 能强,有多种工作方式。
根据应用目的专门设计。适合特定的工作领域。 通用可编程芯片:PAL、GAL、CPLD、FPGA。
简单接口实验
LAB6000带的硬件实验3、4。 要求大约每一秒钟采样开关状态一次,并显示开
关状态。 (根据开关状态,改变显示方式:循环左移、循
接口。
CPU与外设之间的连接
端口地址
8 数据
I/O端口1
数据
8088
8 IORQ
I/O端口2
RD I/O端口3
状态 控制
数据 I/O装置
来自 外设
WR
关于端口
在一个外设接口电路中用数据寄存器存放数
据,用状态寄存器来存放状态信息,用控制命令 寄存器存放控制信息。这些寄存器称为I/O端口, 每一个端口有一个端口地址,CPU寻址必须对端 口进行而不能笼统的对某个外设。另外,端口寄 存器往往是8位的,通常一个外设的数据端口也 是8位的,而状态与控制端口往往只用其中的一 位或两位,故不同的外设的状态和控制信息可以 共用一个端口。
INTR:中断请求信号,高电平有效。8255A的输出信号, 可用于向CPU提出中断请求 。(接8259的IR脚)。
注意:要使INTR有效必须置为INTE(对应的C口引脚的 内部寄存器)
8255A的工作方式—方式1选通输出方式
8255A的工作方式—方式1选通输出方式
OBF:输出缓冲(锁存)器满信号,输出,低有 效。表示CPU已将数据输出到指定的端口。它 由CPU的WR信号上升沿(后沿)置有效,由外设 来的ACK信号(取数据)恢复为高。
接口的基本结构
接口电路一般由数据变换、数据缓冲(锁 存),以及控制和反映状态的电路组成。
接口的基本结构
数据口:数据传送。(与系统数据总线连接)。 地址总线+片选信号:片选信号的惟一性。 控制口:用来完成对接口电路的操作。 状态口:保存外设的工作状态。由一组寄存器构
成。 有的接口电路本身就带有微处理器,称为智能型
8255A的工作方式—方式2
8255A的工作方式—方式2
CPU对8255A的数据读写用RD和WR,外设对 8255A数据的读写分别用ACK和STB。
信息的输入输出。通过I/O接口,CPU可以从外 部设备输入各种信息,也可将处理结果输出到 外设;CPU可以控制I/O接口的工作(向I/O接口 写入命令),还可以随时监测与管理I/O接口和 外设的工作状态;必要时,I/O口还可以通过接 口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接口的基本功能
命令、数据和状态的缓冲与锁存。因为CPU与 外设之间的时序和速度差异很大,为了能够确 保计算机和外设之间可靠地进行信息传送,要 求接口电路应具有信息缓冲能力。接口不仅应 缓存CPU送给外设的信息,也要缓存外设送给 CPU的信息,以实现CPU与外设之间信息交换的 同步。
数据总线
I/O设备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输入输出设备(I/O,又称外设)是计算机系统的基 本组成部分, 是实现计算机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设备。
常见的外设有键盘,显示器,打印机,鼠标,开关 量输入输出通道和A/D,D/A转换器等等。
接口的定义及功能



存储器

CPU
I/O接口
数据总线
I/O设备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环右移、8位同时闪烁、间隔闪烁……)
并行接口电路8255A
一种通用、可编程、接口电路芯片,(3个8位 并行数据接口)。扩展了CPU端口。
40个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单5V电源,TTL电平; 3种工作方式,可构成各种类型的接口电路。 8255A内部有与外设接口和与处理器接口两部
分组成 。
简单I/O输入接口-- 74ls244
74LS244
分为两组, 每组4位。
单向缓冲器、 三态输出。
控制信号:G
简单I/O双向接口-- 74ls245
74LS245
8位双向缓 冲器、三态 输出。
控制信号: DIR、G
简单I/O双向接口-- 8286
简单接口电路
采用74LS245和74LS373作为 输入输出接口。
I/O接口是建立在CPU与外设之间,使两者动作协 调的一组逻辑控制电路的总称。
即在CPU与外设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解决CPU与 外设之间存在的数据形式、数据的传递方式、以及 传递速率上存在的差异。
I/O接口的功能:对数据传输的控制。
输入输出接口的两个基本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