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的自然分类及命名
樊金涛
雨花石晶莹剔透,纹奇色丽,意蕴万千,坚硬耐摔,造化天成,被誉为“天赐国宝”、“石中皇后”。
雨花石小巧玲珑,可供手玩、家庭陈列和案头摆放,易于观赏、品鉴、收藏和交流。
雨花石不仅单枚意趣无穷,而且可以多枚共组,构成反映一定题材和意境的组合石,深受中外观赏石、宝玉石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青睐。
“雨花石”一词始见于明末清初,并沿用至今。
雨花石作为观赏石,它并不代表雨花石组的所有砾石,而是“南京雨花台组观赏砾石”的简称,因此,雨花石应是产于南京地区雨花台组中,具有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砾石。
观赏石科学分类和规范命名是观赏石基础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雨花石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审美要素各异,分类多种多样。
本文提出雨花石的自然分类,是根据雨花石的成分、成因等客观特征进行分类。
一、岩石类雨花石
母岩为岩石的雨花石,依岩石成分的不同可分以下几种:
1. 玛瑙雨花石(图1)
母岩以玛瑙为主的雨花石。
玛瑙是条纹、条带、环带状等隐晶质石英岩。
玛瑙有红、黄、蓝、绿、紫、黑、白等颜色,呈透明、半透明状,摩氏硬度为7,相对密度2.6左右,折射率1.53-1.54,玻璃光泽。
按国家标准,它属于天然玉石。
玛瑙是雨花石的主要石种,也是精品雨花石的主要品种。
据《中国雨花石图典》1200余枚精品雨花石统计,属于玛瑙雨花石的占32.54%。
2. 玉髓雨花石(图2)
母岩以玉髓为主的雨花石。
玉髓是隐晶质石英岩。
玉髓呈透明、半透明状,摩氏硬度为7,相对密度2.6左右,折射率1.53-1.54,玻璃光泽、蜡状光泽。
玉髓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红玉髓、黄玉髓、白玉髓等。
玉髓常与玛瑙密切共生,亦是精品雨花石的主要石种之一。
据《中国雨花石图典》统计,属于玉髓雨花石的占23.06%。
按国家标准,玉髓雨花石属于天然玉石。
它与近年来炙手可热的黄龙玉同属一类。
然而,雨花石丰富瑰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纹理,千姿百态的图象和如梦如幻的意境,以及悠久的赏石文化,都是黄龙玉所无法媲美的。
3. 蛋白石雨花石
母岩以蛋白石为主的雨花石。
蛋白石为含水的非晶质二氧化硅凝胶,含水量5%-30%,它会因失去水分而出现裂隙。
有的蛋白石含有微粒状石英,通过折射光线而形成十分漂亮的虹彩(变彩)。
蛋白石一般不透明,摩氏硬度为5-6,蜡状光泽及玻璃光泽。
虹彩蛋白石被称为贵蛋白石,是蛋白石中的上品。
红色、橙色蛋白石被称为火蛋白石。
蛋白石可与玛瑙、玉髓共生。
据《中国雨花石图典》统计,属于蛋白石雨花石的占2.14%。
4. 石英雨花石(图3)
母岩以粒状晶质石英为主的雨花石。
石英的颜色以乳白色为主,半透明,摩氏硬度为7,玻璃光泽。
据《中国雨花石图典》统计,属于石英雨花石的占3.71%。
5. 彩石雨花石(图4)
母岩以彩石为主的雨花石。
中国自古以来把“石有彩色者”当做彩石。
本文的“彩石”包括碧玉岩、燧石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硅化泥质砂岩等。
大多具有隐晶质或晶质结构,
条带状、条纹状或角砾状构造等。
岩石不透明,摩氏硬度为5-7,其相对密度、折射率、光泽度相对于玛瑙和玉髓要低。
其中碧玉可与玛瑙、玉髓等共生。
彩石是雨花石的主要石种之一,也是精品雨花石的主要品种之一。
许多人物雨花石精品,都属于彩石雨花石。
据《中国雨花石图典》统计,属于彩石雨花石的占38%左右。
二、矿物类雨花石
母岩为矿物单晶的雨花石,有水晶雨花石等。
水晶雨花石,为磨圆的石英单晶体。
水晶一般为透明无色,偶见紫色、烟色、浅玫瑰色等。
其摩氏硬度为7,相对密度2.66左右,折射率1.54-1.55,玻璃光泽。
按国家标准,它属于天然宝石。
根据颜色的不同,水晶可分为紫水晶、烟水晶等。
包裹有金红石或电气石等针状或纤维状矿物晶体的水晶,被称为发晶;包裹有水泡的水晶,被称为水胆水晶。
这两种雨花石都可能成为精品石或名石。
据《中国雨花石图典》统计,属于水晶雨花石的占0.49%。
此外,在雨花石中,水晶常以晶簇产出(图5)。
三、化石类雨花石
母岩中含有化石的雨花石,主要有以下几种:叠层石雨花石(图6)、珊瑚雨花石、腕足雨花石、鹦鹉螺雨花石、苔藓虫雨花石、海绵骨针雨花石、海百合茎雨花石、辉木雨花石等。
含化石的岩石有砂岩、灰岩等,均属沉积岩类。
岩石不透明,摩氏硬度为5-6。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骸,是研究地质年龄、远古生态环境的珍贵标本,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并且,部分化石的纹理、色彩、图象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据《中国雨花石图典》统计,属于化石雨花石的占1.90%。
琥珀雨花石:以琥珀组成为主的雨花石。
琥珀是树脂化石,由有机矿物组成,具有红、橙、黄、褐等色彩,以透明、半透明为主,摩氏硬度为2-3,树脂光泽,珍珠光泽。
按国家标准,它属于天然有机宝石。
雨花石中大多为琥珀玉髓石(图7),摩氏硬度达5左右。
自古以来,琥珀一直就是皇家、贵族、富绅争夺的财富。
在宝石界,琥珀常依颜色分为血珀、金珀、蜜珀、蓝珀等。
其中金珀和蓝珀最为珍贵。
含有动物包裹体的琥珀,被称为“虫珀”。
它是研究地质年龄、远古生态环境的珍贵标本,被收藏界视为为数不多的收藏珍品。
琥珀雨花石常有一层不透明的皮膜,需认真鉴别。
四、构造类雨花石
母岩为构造变形岩石的雨花石。
构造变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砾石曾经历冰川作用而发生过变形,形成了马鞍石雨花石、灯盏石雨花石、镶嵌石雨花石等;另一种是雨花石的母体岩石曾在区域地质构造作用下发生了塑性变形,多具紧密褶皱等风景图象。
这两种雨花石都是探讨区域地质条件,研究雨花石物质来源和成因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构造岩石大多为沉积岩,不透明,摩氏硬度为5-6。
此外,还有断裂构造作用形成的角砾岩,多具有人、物等图象。
总之,雨花石是个大家庭,它主要由雨花玉石(玛瑙、玉髓、蛋白石、碧玉等),雨花宝石(水晶、琥珀等),雨花彩石(泥砂岩、火成岩、角砾岩等)和雨花化石组成。
前两类被称为细石,是雨花石中的“阳春白雪”;后两类被称为粗石,是雨花石中的“下里巴人”。
然而,粗石虽不具透、润的特征,但具有质朴的特征,对其中好的图象石同样受到收藏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