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均加读经一科。
(4)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 大学
“无论何种学派, 苟其言之成理,持之 有效,尚不达自然淘 汰之命运,即使彼此 相反,也听他们自由 发展。” ――蔡元培
(5)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我们认定现在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德先生:是指英文democracy,意为民 主。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就是 “各有自主之权”,“自主自由之人格”。
赛先生:是指英文science,意为科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干不了,谢谢。”
……
天啊!我要和你相 爱,一辈子也不断绝 。除非是山没有了丘 陵,长江、黄河都干 枯了,冬天雷声隆隆 ,夏天下起了大雪, 天与地合到一起,我 才敢同您断绝!
1920年,
北洋政府 教育部命 令,小学 教科书改 用白话文。
天為 命 上 地竭 無 邪 合冬 絕 我 乃雷 衰 欲 敢震 山 與 與震 無 君 君夏 陵 相 絕雨 江 知
(4)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利 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材料五新文“化把运我动们局旧的书籍都他扔们到对茅于房现里状”。
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 对于历史,所—谓—坏吴虞
内,新思“想取没消有汉普语及,用英的语就或是法绝语对代的替坏。;”
到工农群众中去。
—所—谓钱好玄的同就、是刘绝半对农
“—汉—字李不时灭岳,中的国好必。亡—!—”毛泽东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 解放潮流
第 16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导入新课
发端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距今已逾百 年。百年后,推开历史的旋转门,百年前的 革新号角仿佛就在耳畔。如今,身处这个大 转型的时代,我们是否有新文化运动之先驱 一代的自觉的意识,反思曾经走过的道路, 总结沉淀下来的文化,以此为根基,通过创 造适于今日之“新的文化”以照进未来!
3.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材料一 “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数千年相传的官 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民有政 治觉悟,而不能寄希望于‘善良政府,贤人政治”。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
材料二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当 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华老栓的儿子华小栓患有
严重的痨病,不去求医,却相
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
。于是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
尽快把人血馒头搞到手,好医
镜头一:辛亥革命
治他儿子的痨病。
后百姓门前的对联
镜头二:鲁迅的《药》
思考:20世纪初中国 人的思想特点是?
愚昧、迷信
镜头三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
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 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 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 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鲁迅
(5)局限: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 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倾向。
(2) 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 想得到空前解放,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 了思想基础;
材料三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 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弘扬了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材料四 该运动(新文化运动)有三个特征使人回 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首先,它发起以民众日常用 语书写的新文学,取代旧式的古典文学。其次…… 最后,说来也奇怪,倡导这一运动的人了解他们的 文化遗产,但试图用现代史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 来重整这一遗产。——1933年胡适芝加哥大学演讲
(4)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蔡元培,北大校长,生肖属兔。 陈独秀,北大文学院院长兼《新青年》 刊主编,比蔡元培小十二岁,属兔。 胡适,北大哲学系教授,比陈独秀小 十二岁,属兔。1917年,三位联手打 破旧传统,人称“改变中国文化的三 只兔子”。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 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6年
胡适
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 建设新鲜、平易、
言文
通俗的新文学
文学革命开始
黄侃
兰花草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胡”适
我从山中来,
“妻丧速归!”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 一望 日花 看开 三早 回。 ,胡 看得花时过。适
思考:材料反映了
20世纪初中国的什 么社会现象?
传统伦理道德束 缚人的思想。
镜头四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
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 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 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思考:你们知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的反差?
文言文影响人 们的阅读。
雪水長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 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 ,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 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自觉的女子》
(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材料二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 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一、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
1.爆发的背景
(1)政治上: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材料二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材料三
1914年袁世凯身穿皇帝礼服
举行祭天仪式。袁世凯上台后
,通令全国“尊崇孔圣”,强
迫国各学校“尊孔读经”,“
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中小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材料三
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符”。
孔子像
—李大钊
【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 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1)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的理论工具。
(2)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为复辟 帝制,尊孔复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