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训)室规划建设方案篇一:实验室建设规划(模板)成都五月花计算机专业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实训室建设发展规划一、实验室建设现状:包括: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情况、实验室设置、实验室设备拥有量、资金额、基本实验开出情况、组数、创新性实验开出率、现有实验用房面积、实验人员队伍现状等。
二、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三、XX-2019年的建设目标四、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与规划论证 1.规划依据(必要性) 2.各实验室的具体发展规划:(1)基础实验室目标定位、新增哪些实验?完善哪些实验?实验室名称、主要实验科目、规划建设金额。
(2)专业实验室目标定位、新增哪些实验?完善哪些实验?特色实验事例;创造什么品牌;实验室名称、主要实验科目、规划建设金额。
五、实验室规划建设附表1. 实验室的教学服务功能规划表篇二:土木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及方案土木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及方案土木工程实验室现状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室有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力学实验中心、建筑结构实验室、建筑综合实训室、预算软件实训室、建筑测量实训室、建筑成品及模型展示室、建筑施工实训室、项目管理沙盘实训室。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专业课程是由实践发展而来的,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概预算等课程都是与实践密不可分的,这些课程中很多理论都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修正得来的,修正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由于缺少实际认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这些影响因素不了解,因此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进行修正,对一些专业性的设备或部件的认识只能靠任课老师课堂上放的图片或视频中获得,缺少真实感,每次上课都固定在相同的教室里也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没有新意,如此下来导致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越来越低,最后使得大部分学生不来上课,学生学不到应有的知识,老师也逐渐丧失了上课积极性。
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生源趋向好,学院重视本专业的发展,给予较大的发展优势。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情况:根据现有的学生人数,目前土木工程实验室资源是远远不够。
实验教学部门,主要负责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运行管理工作,以及土木工程科普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为科研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工作。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已有的实验室:建筑测量实训室,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新增一些设备,目前实验室面积相对较小。
建议申请较大面积的实验室。
力学实验中心,经过整合,力学实验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力学实验中心共有3部万能实验机能使用,且有些较落后,为保证正常实验教学建议新增五部万能实验机。
共有2部手动式扭转试验机和1部电动式扭转实验机,仪器设备较少难以满足各系部的力学实验教学,建议新增五部较先进的扭转实验仪器或者新增五部带有扭转实验的万能实验机。
为了满足教师科研要求,建议购买一部较先进的动态应变仪。
建筑材料实验室目前较少进行沥青三大技术性质的测定、沥青牌号的评定实验。
建议购买相关实验仪器,例如沥青标准粘度仪、沥青自动抽提仪等。
建筑成品及模型展示室需要继续增加新的模型,展示室的面积也需要扩大。
建筑施工实训室是我院土木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实训室,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建造能力。
申请建设成为可完成如下实验实训项目:搅拌砂浆、砌砖实操、墙体批挡实操、地面批挡实操、贴墙裙砖实操、贴外墙砖实操、贴地板砖实操、钢筋制作实操、钢筋安装实操、模板制作实操、模板安装实操。
应具有如下实训设备:砂浆机、弹线工具、砌刀、红砖、灰砂砖、水泥、砂、墙裙砖、外墙砖、地板砖、钢筋压弯机、锯子、钢筋、木块、锤子、钢钉。
木工类:认识学习木工工程中的结构处理、木工制作饰品架实训、木工制作背景墙实训、木工制作包柱(方柱)实训、木工制作栊骨吊顶和轻钢吊顶实训。
应具有如下实训设备:木工切割机、射钉枪、直钉枪、孖钉枪、蚊钉枪、气泵木工修边机、铁锤、钳子、手锯、细水管、手工刨、细杆刨、墨线盒、线锤、卷尺、直角尺、射钉、直钉、孖钉、蚊钉、铁钉、螺丝。
涂料类:墙面双飞粉施工实训、墙面浮雕施工实训、墙面涂料施工实训、油漆饰面施工实训、特殊效果墙面施工实训、墙纸铺贴施工工类:认识学习木工工程中的结构处理、木工制作饰品架实训、木工制作背景墙实训、木工制作包柱(方柱)实训、木工制作栊骨吊顶和轻钢吊顶实训。
应具有如下实训设备:涂料喷枪、油漆喷枪、气泵、海绵滚子、刷子、砂纸、口罩。
水工类:墙面抹灰实训、地面抹灰实训、瓷砖铺贴施工实训、复合木地板铺设施工实训。
应具有如下实训设备:灰刀、铁抹子、木抹子、灰桶、线盒、电锯、瓷砖切割机。
建筑结构实验室目前利用率较低,建议充分利用实验资源。
实验室的主要大型试验设备除了现有电液伺服试验系统,还应配套的设备如5000kN长柱试验机,1000kN疲劳试验机,10000kN刚性试验机(在建),2.8m×3m单向地震模拟振动台、高性能数据采集设备、静动态电阻应变仪、振动信号测试设备、高性能传感器和用于结构非破损试验的多种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还应配备了各种加载系统和反力刚架。
实验室承担了《建筑结构试验》、《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道路与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工程地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理论与技术》、《工程结构》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承担本科生各类学科竞赛实验项目以及大学生实践创新型实验项目等。
以建筑结构实验室为依托,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结构创新竞赛(模型类)、“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省级(含省级)以上竞赛,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及科研实践项目提高实验基础。
需新建的实验室:桥梁试验室,专门从事桥梁监测、检测、试验和评估的科研、教学与应用工作。
桥梁试验主要有应变、位移和振动的测试。
桥梁试验用的设备可分为机械式测试仪器,电测仪器和光测仪器三大类。
桥梁常使用的机械式测试仪器,主要有应变计、位移计和振动仪等三大类。
电测仪器一般由传感器、电子测量仪器(主机)和指示记录装置组成。
光测法利用光的准直性对测量参数放大、转换、实现连续记录,阻尼小、响应快(如光线示波记录仪),也可利用光敏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力学特性在偏振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学效应,测定应力场(如光弹仪),简便、可靠、直观性好。
建筑结构仿真模拟实验室,利用仿真软件做结构仿真计算。
当所研究的对象造价昂贵、实验的危险性大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了解系统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后果时,仿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研究手段。
仿真的重要工具是计算机。
仿真与数值计算、求解方法的区别在于它首先是一种实验技术。
需要配置较好的工作站和仿真软件(如ABAQUS)。
篇三: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十二五材料工程学院“十二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材料工程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促进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1、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实验室于1979建立,是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材料应用开发和材料工程测试的教学与研究的实验室。
目前实验室拥有一支从事实验教学、材料研究和开发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实验教师7人,兼职实验教师2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讲师13人,助教6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19人。
2、实验室建设状况实验室主要由材料物理与力学性能、材料化学、材料工程测试、材料高温制备、非晶态材料、水泥及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交通工程、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等教学研究型实验室10个,实验室现有实验室面积2444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1038台套,设备总价891.7万元,配有国内外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20多台套,实验室建设现状见附件一。
3、实验教学情况实验室目前承担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等专业的21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主要开设实验课程有:开出107个实验项目(其中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项目28个),每年开出的实验人时数达5万多,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
4、实验室承担科研及教学研究情况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淤泥节能烧结砖与自保温墙体建筑体系的开发研究、陶瓷纤维摩擦材料及摩擦机理研究、江苏省盐城环保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部省市级科研项目25项,还承担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项目、江苏省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等教学研究和改革课题20多项。
5、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是XX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盐城工学院承担建设的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设低负荷环境材料、功能环境材料和特色资源化材料三个研究室,一个现代测试中心。
是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1)低环境负荷材料;(2)环境功能材料;(3)沿海资源的综合利用。
实验室紧紧围绕确定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跟踪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抓住重点,开展生态环境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应用开发研究,力求在某些生态环境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性的成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材料方面的新产品。
实验室以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及沿海资源为基础,在研究与开发优良环境功能的建筑材料方向上形成优势和特色。
二、建设目标认真落实学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重点完成材料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示范中心、生态环境材料创新平台实验室的建设任务,通过建设,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实验教学需要,成为江苏省高校实验示范中心,同时满足材料学科科学研究及大学生创新的发展要求,建成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积极创造条件,基本达到硕士人才培养对实验条件的要求。
三、建设基本思路1、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地方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本科合格人才。
2、围绕材料学科建设及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加强玻璃及陶瓷工艺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训基地、现代水泥及混凝土制备、现代材料制备技术、高分子光固化材料、高分子合成、磨擦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新能源材料、低环境负荷材料等实验室的建设。
3、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了材料、金属材料、交通工程已有专业实验室的改造,服务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专业、金属材料专业、交通工程、材料物理等专业,满足课程实验教学和校内实习基地的要求,用五年的时间将实验室建设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的需要。
四、建设内容1、实验室队伍建设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工作的主体,他们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实验室开放,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只有具有创新观念的人才能领导和策划实验室的一切工作,实验室建设重要的是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队伍,将采取加强原有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选送一些实验技术人员到实验技术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学习、将学历层次高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从理论教学一线充实到实验教学工作岗位,引进高学历人才不断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工作,促进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计划到XX年实验技术人员总数达50人,其中专职人员:12人;兼职人员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