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集锦本文是关于边塞诗集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边塞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边塞诗——《除夜有怀》《除夜有怀》原文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除夜有怀》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
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
边塞诗——《转应曲》《转应曲》原文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转应曲》赏析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在边关征战的兵士的命运如同边草。
边塞诗——《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边塞诗——《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原文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
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
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
几时鸾辂还。
边塞诗——《从军行》《从军行》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边塞诗——《北风行》《北风行》原文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边塞诗——《北风行》《北风行》原文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边塞诗——《阁夜》《阁夜》原文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夜》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
边塞诗——《凉》《凉》原文不拟西风一顿凉,看看凉近木椎香。
人家未得征夫信,蚤有砧声怯雁行。
《凉》作者简介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广平(今河北广平)人。
嘉熙(一二三八―一二四〇)时善画梅花,作梅花喜神谱,后系以诗,识于景定二年(一二六一)。
边塞诗——《兵车行》《兵车行》原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塞诗——《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题解这首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
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边塞诗——《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释1、陇西行:古代歌曲名。
2、貂锦:这里指战士。
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4、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边塞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边塞诗——《关山月》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说明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本篇拟乐府旧题。
这首描写了出征军人在一个十五的圆月的夜晚思念妻子的情景。
边塞诗——《胡笳十八拍》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边塞诗——《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边塞诗——《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⑴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
朔云:北方的云。
⑵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
朔:北方。
边:边境。
西山:指四川省西部的岷山。
边塞诗——《幽州夜饮》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释⑴幽州:古州名。
辖今北京、河北一带,治所在蓟县。
⑵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宴会。
⑶迟暮心:因衰老引起凄凉暗淡的心情。
边塞诗——《送别》《送别》原文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
以我穷途泣,沾君出塞衣。
《送别》译文落叶时聚时散,飞鸟远去不归。
坎坷路上流下伤心泪,沾湿你远行出塞的衣襟。
《送别》鉴赏仕途不顺,友人远离。
边塞诗——《从军行(其一)》《从军行(其一)》原文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一)》赏析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边塞诗——《凉州词》《凉州词》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鉴赏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边塞诗——《从军行》《从军行》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鉴赏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边塞诗——《从军行(其一)》《从军行(其一)》原文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一)》赏析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边塞诗——《从军行》《从军行》原文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鉴赏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
边塞诗——《古从军行》《古从军行》原文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边塞诗——《子夜吴歌·冬歌》《子夜吴歌冬歌》原文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子夜吴歌冬歌》译文明天早上就要出发打仗了,连夜为丈夫缝制征袍。
边塞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鉴赏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
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
边塞诗——《北风行》《北风行》原文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边塞诗——《更愁征戍客》《折杨柳》原文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折杨柳》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dū)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边塞诗——《凉州词》《凉州词》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作者简介王翰(687726),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
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
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
边塞诗——《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边塞诗——《代出自蓟北门行》《代出自蓟北门行》原文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边塞诗——《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渭(wèi)城朝(zhāo)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边塞诗——《古从军行》《古从军行》原文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边塞诗——《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作者简介陈子昂 (约公元661~702)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
边塞诗——《兵车行》《兵车行》原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也作耶娘大众翻译为前),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