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结构的掌握,学会分析与运动、行为有关的实际问题。

2、阐述动物的行为对生物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

二、重难点
1、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三、重难点突破:
通过例题的形式,对本单元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突破,达到掌握的目的。

专题体系整合: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特征 运动的协调社会行为
信息交流
四、典题分析:
1、下图是人体某部分的关节和肌肉图,请分析回答: (1)构成一块骨骼肌的主要部分是[ ]_________,
并且骨骼肌的特性是 。

(2)②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 。

(细胞、组织、器官)水平,它可绕过关节连 在 上。

(3)图中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是肘关节,
基本结构包括 三部分。

(4)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放在肩甲骨上,准备投掷时,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肱二头肌 ,③ 。

(5)当两手下垂时,屈肌群和伸肌群所处的状态是 。

(6)根据图示,概述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关系。

2、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

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 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

(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种行为比前一种行为更能 。

(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分析“资料一”,并说出其中动物通过运动完成自己行为的两个实例:① ,② 。

五、练习题:
1、将骨骼肌连结在骨上的结构是
A 、关节囊
B 、韧带
C 、肌腱
D 、 肌腹 2、下面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块骨上
B.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C 、肌肉受到刺激后能收缩 D. 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
3.当你在体育课上,双手抓住单杠,身体下垂时,你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D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4、下列能完成屈肘动作的是
A.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5、下列各种现象,不是动物“语言”的是
A 、老虎通过啸声赶走入侵者
B 、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
C 、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找到食物
D 、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 6、下列各种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 B 、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 C 、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 D 、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 7、“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A.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 防御行为,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防御行为
8、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

其中属于先天下行为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9、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说明动物通过来传递信息。

()
A. 视觉
B. 气味
C. 分泌物
D. 声音
10、“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说明蚯蚓具有的行为是()
A. 学习
B. 防御
C. 攻击
D. 逃跑
11、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望梅止渴
B. 老马识途
C. 杯弓蛇影
D. 受烟熏而流泪
12、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这种行为对它来说()
A. 属于防御行为
B. 有利于逃避敌害
C. 有利于捕食
D. 前三项都有意义
13、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
14、人体的下列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是()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髋关节
15、下列关于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越高等
B、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C、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大脑越发达
D、社会行为是学习行为中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
16、裁判员判断竞走运动员动作是否犯规的依据是()
A、双臂是否前后摆动
B、两脚是否同时离地
C、两脚是否交替运动
D、身体是否平衡
17、下面是一些有关运动的实际问题,请你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人体的长骨适于人体在陆地上的运动,在人体的结构中,最容易发生骨折的是_____。

假若学校组织同学们外出郊游、登山,为防骨折,你认为应重点保护的关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校运动会上因激烈拼搏,不幸伤了脚部的肌键,致使其不能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救治后,又恢复了运动的能力。

这一事实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

(3)某人因控制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致使肌肉瘫痪和萎缩。

这一事实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大白菜、卷心菜、小油菜等蔬菜的叶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这就是菜青虫。

菜青虫是危害蔬菜的重要害虫。

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下面我们通过食量来探究一下。

[材料]敞口的玻璃缸(大烧杯)2个、蔬菜、天平[实验]①用天平称取新鲜的同样质量(a克)的菜叶,分别放入A、B两个玻璃缸。

②A缸放置菜青虫3只+蔬菜,B缸只放蔬菜叶。

③一天后,将两缸的菜叶取出分别称重:A缸菜叶的质量为b克,B缸菜叶的质量为c克。

④计算:a-b/3克即为一只菜青虫一天的食量。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菜青虫属于哪种动物的幼虫?。

它属于哪一类动物?
(2)一天后,B缸中的菜叶称重为c克,请你推测a、c二者的关系是(用字母和“>”“=”“<”表示),判断的理由是:。

(3)“a-b/3克即为一只菜青虫一天的食量”,你认为是否科学严密?如果不科学,请说明理由。

(4)实验中B缸的装置是否可有可无?。

它有什么作用?。

(5)菜青虫总是取食科植物的蔬菜,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
的所决定的。

19、阅读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①用线掉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掉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回答问题:
⑴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

⑵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

⑶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

⑷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