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模板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模板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模板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XXXXXXXXXXXXXXX颁布日期:XX年X月 XX日公布令《XXXXXX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治理方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指导性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XXXXXX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应急体系、应急功能、应急程序、应急措施和支持附件等内容,是XXXXXX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时,为爱护职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缺失,规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法规性文件,现予公布施行。

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员,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总经理:XXXXX (签字)二〇一六年X月XX 日目录1.1总则 (1)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畴1.4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原则2事故风险分析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3.2指挥机构及职责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4.2信息报告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5.2响应程序5.3处置措施5.4应急终止6信息公布7后期处置8保证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证8.2应急队伍保证8.3应急物资装备保证………………………………………………………………8.4其他保证9应急预案治理9.1培训9.2演习9.3修订9.4备案9.5实施10.附则…………………………………………………………………………………11.附件XXXX专项预案XXXX现场处置方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治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缺失、环境损害和社会阻碍的重要措施。

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本机械加工单位突发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机械制造(加工)单位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条款、《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一、要紧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9年主席令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主席令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9年主席令4号)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治理条例》(国务院令373号)6、《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7、《劳动爱护用品监督治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号)8、《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8号)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治理方法》(安监总局令88号)二、要紧技术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9)2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18-883 《安全标志》GB2894-9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95、《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9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87、《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8、《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条件》GB5091-20189、《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4674-2018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811、《剪切机械安全规程》GB6077-198512、《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8176-201913、《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GB27607-201814、《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GB17120-201915、《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1997三、机械制造单位的相关资料1.3 适用范畴【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机械制造单位内发生的一样机械制造行业突发事故(Ⅳ级),较大机械制造行业突发事故(Ⅲ级)。

1.4 应急预案体系【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形】本机械制造单位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相对较少,因此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

本应急预案,针对机械制造单位内发生的生产伤亡等重大事故制订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1.5 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机械突发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机械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XXX区事故应急办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应急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

(3)充分预备,科学救援。

采纳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采纳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推测和预警工作。

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

2 事故风险描述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要紧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要紧原材料、要紧产品、产量、设备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形。

安全治理情形等。

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要紧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机械行业发生工伤事故在11类左右:1.物体打击、2.车辆损害、3.机械损害、4.起重损害、5.触电、6.灼烫、7.高处坠落、8.火灾、9.坍塌、10.中毒和窒息、11.锅炉爆炸。

依照对XXX区机械制造加工单位固有危险性分析和11类事故发生频率统计确定五类事故(事故危害后果严峻)做为预案目标,具体是:(一)生产死亡事故(事故发生后自动中止,不再扩大蔓延)、(二)火灾事故、(三)爆炸事故、(四)交通事故等。

其危险源和风险分析如下:一、物质的危险危害因素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等,这些物质的要紧危险危害为:1)有毒有害气体(如乙炔、丙烷等)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柴油、油漆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二、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

电气设备有110kV和10kV变配电站的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操纵系统;特种设备有燃气锅炉、空压设备、冷冻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储存设备有储气罐、液氮罐、液氩罐、贮油设备、硫酸罐、氢氧化钠罐等。

其要紧危险因素有:1)火灾爆炸油罐、气瓶库等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治理不善显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2)物理爆炸锅炉、压力容器(蒸发器、冷凝器、储气罐)设备、气瓶等,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

3)触电与电气火灾危险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害、修理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旧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

如显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

4)交通事故厂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本身缺陷,或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误操作可引发交通事故。

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机械制造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队(领导小组):组长:A副组长:B C成员:D E F G H I J k应急领导小组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由抢险抢修组、物资供应组、交通运输组、安全戒备疏散组、医疗抢救组、通讯联络和谐组组成。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依照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能够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1、组长职责: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2、副组长职责: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和谐及信息传递;保证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抢救、通讯、消防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组长的命令。

3、抢险抢修组职责(D E):应急状态下,组织设备修理、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形。

4、物资供应组职责(F、G):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证,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消防泡沫、水泥、防护用品等。

5、交通运输组职责(H):负责交通车辆的保证。

6、安全戒备疏散组职责(I):负责布置安全戒备,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紧急情形下的人员疏散。

7、医疗抢救组职责(J):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抢救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8、通讯联络和谐组职责(k):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和谐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和谐。

4预警及信息报告4.1 预警【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公布程序】4.1预警安全部是预警治理的职能部门,在和各车间主任保持良好信息沟通的前提下,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综合判定生产过程中是否有事故征兆。

4.1.1预警条件a)当监测监控系统数据显现专门,并确认不是因为监测监控系统本身质量问题引起的,发出预警信息。

b)当设备设施治理和现场治理显现倒退,并显现非打算检修或抢修时,发出预警信息。

c)进入生产旺季或遇专门天气状况,结合现场人的行为活动的安全性分析,发出预警信息。

4.1.2预警方式a)监测监控系统发出声光报警。

b)安全部公布预警通告或通知。

4.1.3预警方法依照XXXX生产特点,采纳因素预警和综合预警两种方法。

a)因素预警:当显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治理缺陷时,发出报警。

b)综合预警:当监测监控数据发生变化、治理显现缺陷时,对诸多因素进行考虑,得出综合报警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