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与措施,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
只有坚持现代信息服务技术与传统信息服务手段相结合,积极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才能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了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该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前言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指农业生产中对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信息收集与分析、整理加工与应用的一系列过程。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我国促进农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服务三农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强化农业信息的导向作用,培育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业,增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也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但是农民缺乏相应的市场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科学的引导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由数量型经济向效益型经济进行转变,同时引导个体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去发展特色种植业。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农业信息提供的速度、质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建设完备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非常必要。
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作用上来看,农业信息是农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农业经营的重要依据,因此建设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对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非常必要。
在当前农业产品处于买方市场的前提下,国家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通过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传达至农民手中,这种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效果的好坏。
从农民经营土地的角度上來看,如何高效的经营现有的土地资源,这就需要及时和准确地农业信息作为支持,所以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推动农业产业市场化的重要手段。
从农民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上看,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全面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促进信息的快速传播,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障碍显得非常必要[1]。
2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
2.1 农业信息收集系统不断完善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农业部已经在我国主要农业产区以及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农业信息收集站,从农业产业链上来看,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建设方式,目前全国建立的农业信息服务渠道达到了40条以上,信息采集点也达到了8000个以上;从采集信息时效上来看,各信息采集点均建立了农业信息采集的规章制度,配备了专业人员,很多地区农业信息采集方式已经适应了现代化信息处理的能力。
2.2 农业信息处理与发布系统已经建立和运行
农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需要网络系统以及云技术的支持,国家近些年了对农业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网络支持系统,形成了以县级基层服务站为基点的全国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了多种信息的共享,也有效的推动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从互联网发展上来看,我国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收录了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畜牧发展等各种与农业相关的信息,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地方性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各省市均建立了相应的农业信息网,与国家农业信息网相互结合形成了我国综合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相应数据库的开发工作,同时研发了专业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这使得信息的处理和发布时间差压缩至最短时间[2]。
3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加强信息传播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从我国国家层面上,目前已经将推进经济信息化作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农业信息化也得到了农业部的重视,从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上来看,国家已经将农业信息化列为了未来重要的农业发展方向,而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传输和转化系统建设不断完善,有效推动报纸、网络、广播、电台信息的共享与整合,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做了一定的基础工作,例如相继建立了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信息科技网等国家层面的网络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方式,也促进了农村地区获取信息方式与平台的扩大,但是有些信息仍不能有效传播至农民手中,因此这些信息如何有效的传播至农民手中,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农村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3.2 加強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基层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是保证信息及时有效传播至农民手中的重要基础,也是很多地区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具体操作上,县乡级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是未来的重点工作,也是信息传播的主要环节,建设方式可以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设置事业化单位或者半盈利组织等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宣传队伍之中,以加强信息加工和宣传效果。
从农业信息服务专业化角度上,应当将建设专业的农业信息服务企业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具体操作上可以以县为单位,由财政出资建设专业化信息经营公司,以使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传
播更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并且专业公司的建立更有利于引进专业人才,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4 结束语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设。
一是加强信息传播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专业队伍建设;三是建立规范科学的信息发布制度。
形成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农业信息市场,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开创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小宁.农户信息需求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以陕西为例[J].中国农学报,2011,27(29):157-161.
[2] 方亮,李旭辉.浅析农村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及优化思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