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矛和盾的集合》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练习
a 组基础知识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12 分)j i h e j i nzh a n g w ug u 1
()()()
p a ok o uzh a nch a n g b 1 s ai
()()()
二、汉字小游戏(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分)加()申()
()()
召()至()
()()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16 分)
予()攻()
矛()功()
船()炮()
般()饱()
四、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

(9 分)1.对方的矛如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还是。

2.坦克把盾的、矛的。

12(,在战场上
3.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一身,谁就
会是。

五、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8 分)1.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改为“被”字句)
2.无情的大火把那片树林烧得精光。

(改为反问句)b 组综合能力
六、给句子排排队(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6 分)
()强强种了一棵丝瓜,细长的丝瓜秧上长满了绿
色的XX,不久开出了几朵黄色的小花。

()小丝瓜长得可好了,强强每天都要去看看它们。

()花谢了以后,秧上挂着几个小丝瓜。

七、阅读乐园。

(20 分)
用脑想用心说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持特)别快,一目十行,囤(hu)固吞枣。

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废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像)。

这使得他十分苦(恼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X I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

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读书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

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shu d)i地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而且不能有重点地进行记忆。

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

他每读完一本书,.就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人,有几个主要问题,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二个有学问的人。

1.划去第1自然段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字。

(4 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 分)
疑心——()忠告——()
忽视——()明确——()
3.根据意思写词语(在文中找)。

( 4 分)
(1)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
(2)阅读时,一眼便可看十行字。

比喻看书速度
快。

()
(3)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整个的枣吞下去。

()
(4)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
4.xx之读书记不住的原因是:。

(4 分)
5.xx之成为有学问的人的原因是:
4 分)
c 组智力发散
八、人名填空(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人名,把成语补充完整)
15 分)
1.()好龙2.名落()
3.()移山4.
5.()自荐()失马。

相关主题